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埃空軍再牽手 大漠切磋戰術 解碼「文明之鷹」聯合訓練看點

博客文章

埃空軍再牽手 大漠切磋戰術 解碼「文明之鷹」聯合訓練看點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埃空軍再牽手 大漠切磋戰術 解碼「文明之鷹」聯合訓練看點

2025年04月24日 16:06 最後更新:16:11

短短9個月內,中國空軍再次遠赴埃及,展開代號「文明之鷹-2025」的聯合訓練。國防部將今次的聯合訓練定性為有「重要意義」,寥寥數語,信息量卻頗為豐富。

根據國防部發布的消息,4月中旬至5月上旬,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應邀派遣分隊前往埃及,與埃及空軍開展代號為「文明之鷹-2025」的聯合訓練。值得注意的是,這已是中國空軍在不到一年時間內第二次訪問埃及。

中國空軍殲-10C與埃及米格-29戰機協同訓練。

中國空軍殲-10C與埃及米格-29戰機協同訓練。

去年8月底至9月初,中國空軍曾應埃及空軍邀請,派出八一飛行表演隊攜7架殲-10表演機和1架運-20運輸機參加首屆埃及航展,並完成了飛越金字塔的壯舉,為兩國友誼留下珍貴的歷史印記。

此次再赴埃及具有里程碑意義,國防部強調:「中埃兩國空軍首次開展聯合訓練,旨在提高雙方參訓部隊技戰術水平,對推動兩軍務實合作、增進兩軍友誼互信具有重要意義。」

專家分析指出,軍事聯演聯訓作為國際關係中的高級合作形式,能達成這樣的合作表明兩國已建立起高度戰略互信。

中國空軍殲-10C與埃及米格-29戰機協同訓練。

中國空軍殲-10C與埃及米格-29戰機協同訓練。

回顧中埃建交69年的歷程,雙方關係一直發展順利。2014年12月,兩國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2020年1月,更決定共同構建中埃命運共同體。中國空軍兩赴埃及,正是這一關係不斷走實、走深的生動寫照。

軍事專家傅前哨回顧說,1979年中國首次出口戰機就是向埃及提供的一批殲-6。埃及空軍作為中東北非地區頂級空中力量之一,不僅擁有東西方融合的先進裝備,還積累了豐富的訓練和實戰經驗。

對中國空軍而言,與埃方交流切磋是難得的學習機會。在埃及特殊的熱帶沙漠環境下,中國軍機性能也將接受全方位檢驗,這有助於提高中國空軍的戰訓保障能力。

中埃部分參演官兵合影留念。

中埃部分參演官兵合影留念。

軍事專家張學鋒認為,在兩國戰略互信基礎上,雙方可能會相互參觀戰機,甚至安排飛行員體驗對方戰機性能。

聯訓代號「文明之鷹」本身就寓意深遠。去年底,外交部長王毅曾表示,中埃同為文明古國,都為人類進步發展做出過傑出貢獻。再加上人們經常將戰機與雄鷹相比擬,聯訓「文明之鷹」的美譽恰如其分、實至名歸。

參加中埃聯合訓練的飛行員進行技術交流。

參加中埃聯合訓練的飛行員進行技術交流。

不同於去年的表演性質,此次中方派出的是一支實戰化編組的空中力量,包括殲-10C單座版、殲-10S雙座版、運油-20加油機、空警-500預警機和多型直升機。這支分隊編組專業、體系完整,既有空戰主力,又有後勤保障,特別是被稱為「空中帥府」的空警-500的加入,顯著提升了整個分隊的實戰能力。

這樣一支裝備精良的空中分隊不僅展示了中國空軍裝備發展的最新成果,也彰顯了中國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決心與實力。

土耳其《新黎明報》評論認為,「長距離機動」是此次聯訓的重要亮點。據「中國軍號」,為確保高效投送,中方採用「空轉+空運」混合模式,途經多個國家,航程近6000公里,於4月15日完成全員全裝抵達。這意味著往返總航程約1.2萬公里,跨越6個時區。

而官方報道中透露的另一細節,也值得關注。據「中國軍號」,中方分隊15日抵達後迅速完成裝備卸載和飛行準備,16日即開始技術交流,19日上午就展開首個訓練日,中國殲-10C與埃及米格-29並肩飛翔於埃及上空。

參演中國空軍運油-20起飛。

參演中國空軍運油-20起飛。

能否具備跨洲際的快速反應和遠程投送能力,被視為衡量戰略空軍水平的關鍵指標。從這次聯訓來看,中國空軍已具備戰略空軍的基本條件,正以開放自信的姿態,向世界一流空軍目標穩步邁進。




止戈堂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以B-2轟炸機、F-14雄貓式戰鬥機聞名、正研發美國B-21隱形轟炸機的「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Northrop Grumman),最近發佈最近財務報告顯示,該公司在B-21項目上遭遇巨額虧損,達4.77億美元,除因為生產流程改變,還與宏觀經濟對原材料價格的影響有關。在特朗普關稅政策下,原材料價格還會持續上漲,甚至「有錢也買不到」,未來美國空軍的隱形轟炸機計畫恐更不樂觀。

《環球時報》旗下「樞密院十號」官方帳號引述美國《防務新聞》24日報道指,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在今年首季財務報告顯示,相較於去年同期收益下降了4.98億美元,虧損幾乎全部都來自B-21項目上的損失,達4.77億美元。該公司執行長凱西沃登(Kathy Warden)承認,巨額虧損來自製造這種隱形轟炸機的技術改進和原材料成本的上漲。

報道又稱,該公司在2022年12月正式公佈B-21隱形轟炸機項目後,2023年11月進行首次飛行,將取代美國空軍現役B-1B和B-2轟炸機。相較於「哨兵」洲際飛彈、「星座」級護衛艦、「哥倫比亞」級核潛艦等美軍其他新武器項目,B-21因為罕見地沒出現進度嚴重拖延和成本上漲而受到五角大樓的稱讚,但如今美夢破碎了…

美媒指,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在B-21項目上巨額虧損主要與製造成本增加有關。

美媒指,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在B-21項目上巨額虧損主要與製造成本增加有關。

美國「動力」網站「戰區」頻道稱,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在B-21項目上巨額虧損主要與製造成本增加有關,包括為推進更高生產速度而進行的技術改進,以及「宏觀經濟對材料價格的影響」。沃登承認,他們低估了轟炸機對先進材料的消費量,以及材料價格的上漲。

目前美國空軍計畫採購100架B-21轟炸機,預計整個項目成本約2,030億美元,其中250億美元用於研發,640億美元用於生產,1,140億美元用於30年內壽命週期內的保養維修運作。

報道稱,美國空軍和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都沒透露B-21轟炸機的採購單價,但此前雙方簽署的協議,合約上是採用固定價格,成本超支部分由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自行承擔。早在2023年該公司就已警告,B-21項目會造成巨額虧損,金額可能高達12億美元。報告稱,2024年1月,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宣布該項目虧損達15.6億美元,若再加上今年新虧損,預計總損失現已逾20億美元。

特朗普政府向全球發動關稅戰,將導致原物料價格進一步上漲,甚至「有錢也買不到」,因為中方限制稀土元素出口,令B-21項目更不樂觀。

特朗普政府向全球發動關稅戰,將導致原物料價格進一步上漲,甚至「有錢也買不到」,因為中方限制稀土元素出口,令B-21項目更不樂觀。

值得注意的是,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原預計,隨着B-21進入快速生產期,該項目獲利情況將大幅改善,惟預計太樂觀,現時特朗普政府向全球發動關稅戰,導致美國先進武器的原物料價格不單進一步上漲,還會出現「有錢也買不到」的困境。

美國《新聞週刊》網站稱,隱形飛機需依賴釹、鐠、鏑、鋱等稀土元素來製造高性能磁鐵和雷達系統,還需要鈦、鎢和鈮等金屬來增強結構強度、耐熱性和隱形塗層,但因中國已宣布對對釤、釓、鋱、鏑、鑥、鈧、釔等7類中重稀土實施出口管制,直接擊中美國新型武器裝備要害。

中國生產的重稀土金屬佔全球供應量的99%,其中少量來自越南的一間精煉廠,但由於稅收糾紛已關閉。中國生產了全球約90%的精煉稀土,日本、德國也生產少量稀土磁體,但原料都依賴中國。換言之,至少在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美國國防工業的後續生產只能靠庫存的稀土製品,惟只能滿足幾個月的需求。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