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屆立法會任重道遠,外界期待議員能行事果斷、勇於擔當,共同為良政善治而努力。由於議席增至九十個,內部聯絡統籌將比上一屆困雜,立法會內部亦流傳一份建制派「班長制」名單。

第七屆立法會。
據知,商界第二的廖長江繼續「連任」全體大班長,民建聯李慧琼出任全體副班長,其他界別設正副班長,當中地區班長是民建聯陳克勤、無黨派楊永杰任副班長;功能組別則由金融界陳振英做班長、副班長是批發及零售界邵家輝。選委會界別除班長馬逢國和副班長工聯會麥美娟之外,下面再設四「行長」,包括新民黨黎棟國、民建聯葛珮帆、經民聯梁美芬和華潤李浩然。
有議員透露,有關安排主要是方便對內聯絡溝通,提升效率,例如開會、出席活動等,亦會發放消息,「可經班長發布至不同組別的班長,再發送至不同議員,確保人人都清晰收到」。

商界第二廖長江「連任」全體大班長。
有人更預期實際操作會近似人大或政協般運作,當中全體正副班長和三個界別正副班長會組成類似「人大常委會」的「大佬會」,取代上一屆建制五個政黨與G6派代表開會商討的模式。「大佬會」或會恒常召開會議,日後最終協議亦會由「大佬會」代表八十九名建制議員坐低商討作決定。

民建聯李慧琼出任全體副班長。
消息又指,除設立班長、副班長和行長等「工作架構」外,建制派近日開始協調各會的主席人選。綜合消息指,由於新人需時熟習議會程序及規則,建制派傾向由舊人擔任各委員會主席,以求新制度下的立法會穩妥開鑼。建制派初步傾向內會、財委會、人事編制小組和議事規則委員會繼續分別由李慧琼、陳健波、葉劉淑儀和謝偉俊擔任,經民聯盧偉國料任工務小組主席。至於18個事務委員會,就初步至少有8個委員會的傾向人選,例如保安、司法及法律、政制、教育和資訊科技及廣播等5個事務委員會,分別由上屆主席陳克勤、張國鈞、周浩鼎、梁美芬和何君堯連任,建測規園界謝偉銓擔任發展事務委員會主席,而房屋和民政事務委員會則分別由麥美娟和鄭泳舜出任主席。

選委會或由馬逢國擔任班長。
至於人稱「1:89」的惟一非建制派議員狄志遠昨天就「打開口牌」,想擔任福利事務委員會副主席,有建制派表示,雖然狄志遠曾任立法局議員,但年代久遠,《議事規則》已多番修改,按同樣原則,不會讓「新人」擔任委員會主席,但就未有討論他能否擔任副主席。
狄志遠回應稱,會以平常心對待,不會強求,只是希望來自社福界的他能透過加入該委員會副主席發揮其代表性以及對界別的認知。

新思維狄志遠。
另外,今屆立法會實行已修改的《議事規則》,事務委員會、小組委員會的委員人數上限為20。由於加入委員會有新機制,有議員認為要合組名單,再分配席位數目,估計「5人才能確保1席」,因此不少無政黨的議員開始合組板塊。
然而,有部分無政黨議員會保留單頭定位,如前食衞局政治助理陳凱欣、港區人代林順潮、律師江玉歡和何君堯等,但不排除與其他議員以不同形式合作。有選委會界別議員批評,加入委員會的機制奇怪,認為若某議員有與事務委員會相關的背景,無理由因為沒組名單而被排擠;又反問若不會排擠單頭議員,要組名單入委員會的意義何在。
Ariel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