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選委會界末位當選林智遠只勝12票 吳宏偉飲恨

博客文章

選委會界末位當選林智遠只勝12票 吳宏偉飲恨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選委會界末位當選林智遠只勝12票 吳宏偉飲恨

2021年12月20日 08:21 最後更新:13:28

完善選舉制度後,首場的立法會選舉順利完成。其中由選委會選出的40席立法會議員,吸引51人參選,傳聞的祝福名單並無出現,Ariel已預測過,這一組別競爭會非常激烈。

從得票結果來看,有幾個特色,1. 爭取連任的立法會議員或較高知名度的人,有較大優勢,贏得比較輕鬆。2. 有政黨或團體背景的候選人,亦較容易令選委留下印象。3. 當然也有一些候選人,雖然有政團支持,但參政經驗不足,未能得到多數選委的支持。

林智遠只勝12票 。

林智遠只勝12票 。

得票最後的三位可以入局的分別是,香港島各界聯合會理事長蘇長榮得1013票、勞聯主席得林振昇1002票、會計師林智遠 970票當選。而得票排41位的科大(廣州)副校長吳宏偉得958票、42位全國港澳研究會成員黃梓謙 956 票、43位蘭桂坊之父盛智文 955 票,他們6位之間相差票數只不足60票,林智遠比吳宏偉更只是多了12票當選,戰果排常接近。

吳宏偉飲恨。

吳宏偉飲恨。

有趣的是從幾位爭逐末位的候選人背景來看,都各有特色,亦熱心於公共事務,林振昇是勞聯主席,林智遠是唯一參選的會計師、蘇長榮則是社團的代表,盛智文則是商界代表,以香港為家的老外,吳宏偉是學術界精英、兼科大(廣州)副校長,在他們各自領域都是代表性人物,相對地在政壇的知名度未必足夠,拼到最後就是能否通過近百場的見面會中的表現,令選委們投下支持的一票。而林智遠多一個組別支持,就可以左右大局。

 選委會選舉結果:
1 陸頌雄 1178
2 馬逢國 1234
3 黃國 1192
4 陳凱欣 1292
5 鄧飛 1339
6 盧維思 454*
7 謝偉俊 1283
8 刁勝洪 342*
9 曾瀞漪 919*
10 林智遠 970
11 管浩鳴 1102
12 林筱魯 1026
13 周文港 1060
14 江玉歡 1032
15 馮煒光 708*
16 陳月明 1187
17 李浩然 1308
18 陳家珮 1284
19 黃梓謙 956*
20 陳曼琪 1331
21 蘇長荣 1013
22 孫東 1124
23 屠海鳴 834*
24 譚岳衡 1245
25 吳傑莊 1239
26 陳紹雄 1239
27 洪雯 1142
28 林順潮 1157
29 陳仲尼 1297
30 容海恩 1313
31 陳沛良 1205
32 劉智鵬 1214
33 簡慧敏 1291
34 林琳 1181
35 陸瀚民 1059
36 葛珮帆 1322
37 郭玲麗 1122
38 黎棟國 1237
39 梁美芬 1348
40 何君堯 1263
41 陳凱榮 921*
42 麥美娟 1326
43 孫偉勇 891*
44 黃元山 1305
45 李鎮強 1060
46 張國鈞 1342
47 梁毓偉 1160
48 盛智文 955*
49 林振昇 1002
50 吳宏偉 958*
51 蔡永強 818*
*落選者




Ariel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新一屆區議會上任一年多以來,屢屢以實際行動展現貼地形象,不僅協助政府收集民意完善施政,更致力解決民生難題與應對突發事件。民政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趁住復活節假期,在社交媒體分享暖心事例。

麥局長話,過去一年湧現不少暖心事例,其中一位「經常穿著白色運動衫和藍色馬甲」的深水埗區議員,於颱風夜化解停電危機的經歷尤其令佢印象深刻。

麥局長憶述,去年有一次颱風襲港,深水埗區議員深夜接獲居民求助,指大廈突發斷電。議員們立即組織起來行動,與民政專員冒雨趕赴現場視察。在發現停電源於大樓電力裝置零件損壞,具工會背景的議員隨即聯繫機電業工會尋求支援,不僅找到緊急零件,工會主席更親自頂著八號風球趕赴現場搶修,最終在當夜成功恢復供電。

李詠民經常穿著白色運動衫和藍色馬甲在社區服務。

李詠民經常穿著白色運動衫和藍色馬甲在社區服務。

翻查資料,去年超強颱風摩羯襲港期間,深水埗一棟三無大廈突然停電,當區議員李詠民、陳偉明第一時間聯絡電力工會工程師義務緊急搶修,最終深夜恢復供電,居民免於撤離至南昌社區會堂的臨時庇護中心。

八號風球下深水埗有三無大廈突停電,區議員DO搵埋工會搶修。

八號風球下深水埗有三無大廈突停電,區議員DO搵埋工會搶修。

麥局長讚好話,這位議員作風低調務實,平日經常穿著白色運動衫和藍色馬甲在社區服務,協助居民處理舊樓管理問題,幫助三無大廈成立法團,近日又協助緊急清埋一座三無大廈的垃圾。

委任議員串聯地區與工會力量,緊急搶修,讓居民免於撤離至臨時庇護中心。

委任議員串聯地區與工會力量,緊急搶修,讓居民免於撤離至臨時庇護中心。

她特別提到,該議員在危機中更憑藉委任議員的專業優勢,串聯地區與工會力量,讓居民不用摸黑渡過颱風夜或要搬遷至緊急庇護中心,得以在風雨夜安守家中。行動勝過千言萬語,「做實事、做到野」才是好議員。

麥局長又預告,未來將繼續分享一些地區工作點滴,俾大家更了解更多鮮為人知的地區故事。

高人話,這個暖心案例反映出區議會的參與多元化,能夠激發、串連更多地區不同力量,發揮積極作用,展現地區治理「做實事、做到野」的新氣象。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