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接種疫苗的情況,陷入一種有人好遲疑,但又有人想打都無得打的局面。負責接種疫苗計劃的三耳局長聶德權,就推動政府決定,大大降低接種疫苗的年齡到30歲至59歲人士,令很多想快快打疫苗的中青年人,可以有得打啦。

負責接種疫苗計劃的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
本來外界猜測政府只會略降打疫苗年齡到50歲,結果政府決策更進取,一下子降到30歲,令大多數打工仔都包括入內,亦順便解決上一階段擴大接種疫苗行業時遇到的身份證明問題。當日其中一個擴大的組別是街市工作人士,但他們難有工作證明。接種年齡組別降低後,市民只要身份證明文件顯示是30歲或以上,便不用再另行提供行業工作證明,對市民來說簡單方便,相關行業在行政上也較為便利。

今次擴展接種範圍的詳情。
今次擴大接種範圍還包括兩個組別1. 在外國讀書的16歲或以上香港學生,2. 家庭傭工,這兩類人未夠30歲也可以接種。擴大範圍後,優先接種組別人口將超過550萬人,佔16歲或以上人口超過80%。
擴大接種範圍後,合資格市民想接種疫苗,有兩個方法,第一,向政府預約接種。現時當局每日可額外提供約23,000個疫苗接種名額,以上新增人士明日(3月16日)上午9時起,可以到疫苗接種計劃專題網站(www.covidvaccine.gov.hk)系統預約接種。向政府預約可以選擇BioNTech復必泰疫苗或科興疫苗。明日起共有19間BioNTech復必泰社區疫苗接種中心正式投入運作,提供科興疫苗接種的有8間;市民亦可到18間醫管局普通科門診診所接種疫苗。
第二,自行向私家醫生預約接種科興疫苗,約有2,000間私家醫生診所預約接種科興疫苗,而BioNTech復必泰疫苗由於需要超低溫冷藏,所以不能在私家醫生處接種。
三耳局長特別提出,能在香港使用的疫苗都經過一眾醫學專家嚴格審批,才能作認可緊急使用。每宗嚴重異常事作,臨床事件評估專家委員會都會詳細研究與接種疫苗的關係。事實上,有關缺血性中風及心肌梗塞情況,香港去年全年便分別有10,300 宗及7,300宗入院個案;平均每日有10人和8人死於缺血性心臟病及腦血管病。
他說,明白到部份市民的憂慮及擔心,但我們要相信科學,正確認識疫苗的保護作用和可能出現的副作用,正確認識若一旦染疫對自己和家人帶來的嚴重風險。越多人接種疫苗,防疫成效會越大,他呼籲市民珍惜接種疫苗的機會,盡早接種,護己護人,令大家重回正常生活。大家都不想見到「一波未平, 一波又起」的循環不斷出現。
Ariel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