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mRNA疫苗從來不會由美國輝瑞供港 BioNTech在中國區已和復星合作 香港疫苗歐洲生產

博客文章

mRNA疫苗從來不會由美國輝瑞供港 BioNTech在中國區已和復星合作 香港疫苗歐洲生產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mRNA疫苗從來不會由美國輝瑞供港 BioNTech在中國區已和復星合作 香港疫苗歐洲生產

2020年12月13日 12:37 最後更新:12:41

特首林鄭月娥周五(12月11日)公布,將會有兩款疫苗於明年初最快供港,一款是中國科興公司的滅活疫苖,另一款是「復星醫藥/德國藥廠BioNTech/輝瑞藥廠(Pfizer)」的mRNA核酸疫苗。

有市民質疑港府購買的mRNA疫苗是否由內地公司復星醫藥生產。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昨早在電台解釋,指政府主要是與復星醫藥商討疫苗協議,而復星的合作伙伴是BioNTech。她稱該款疫苗是由復星、BioNTech、輝瑞共同研發,而生產地是歐洲。

到昨晚政府的新聞稿再指該款疫苗由復星與BioNTech合作研發,輝瑞只是香港以外地區的合作夥伴。

政府的說法有點混亂,復星醫藥就指即將供港的疫苗由BioNTech在歐洲生産,直接運抵香港。

政府說得如此混亂,主要是開始時沒有搞清美國輝瑞、德國BioNTech及中國復星醫藥在產銷mRNA核酸疫苗的關係。

按藥廠公開的說法 ,mRNA疫苗是由美國輝瑞和德國醫藥公司BioNTech合作研發。但其基礎技術來自德國公司BioNTech。BioNTech 公司在2008年成立,是新一代免疫治療公司,致力於開創性研發癌症和其他重症的新型治療藥物。公司探索了大量的計算類研發與治療藥物平台,以快速研發新的生物製藥產品。其廣泛的腫瘤候選產品包括個體化的和基於mRNA 的現成治療藥物、創新的嵌合抗原受體T 細胞、雙特異性檢查點的免疫調節劑、靶向癌症抗體和小分子藥物。

撒辛和圖勒奇夫妻領導德國BioNTech的醫療團隊。

撒辛和圖勒奇夫妻領導德國BioNTech的醫療團隊。

BioNTech的CEO是55歲的撒辛(Ugur Sahin),父親是土耳其移民,汽車工廠工人,從小在艱困環境中成長。

撒辛的妻子,53歲的圖勒奇(Öezlem Türeci)領導BioNTech的醫藥研究,她的父親也來自土耳其,是一名醫生。

夫妻兩人2008年創建BioNTech,今次開發了對抗新冠的mRNA核酸疫苗,取得重大成功。BioNTech和輝瑞將會共同把mRNA核酸疫苗在全球各地推出市場,但不包括中國、香港及澳⾨,因為BioNTech一開始已和復星醫藥合作,於中國進行BNT162疫苗計劃的臨床研發和商業推廣。

所以政府初時講是mRNA核酸疫苗講訂購了「復星醫藥/德國藥廠BioNTech/輝瑞藥廠(Pfizer)」的mRNA核酸疫苗。犯了一個小小的技術錯誤,因為在中國地區,輝瑞並無參與。

當然BioNTech及中國復星醫藥在中國合作,不等如疫苖在中國生產,供港的mRNA核酸疫苗就是產自歐洲廠房。




Ariel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新一屆區議會上任一年多以來,屢屢以實際行動展現貼地形象,不僅協助政府收集民意完善施政,更致力解決民生難題與應對突發事件。民政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趁住復活節假期,在社交媒體分享暖心事例。

麥局長話,過去一年湧現不少暖心事例,其中一位「經常穿著白色運動衫和藍色馬甲」的深水埗區議員,於颱風夜化解停電危機的經歷尤其令佢印象深刻。

麥局長憶述,去年有一次颱風襲港,深水埗區議員深夜接獲居民求助,指大廈突發斷電。議員們立即組織起來行動,與民政專員冒雨趕赴現場視察。在發現停電源於大樓電力裝置零件損壞,具工會背景的議員隨即聯繫機電業工會尋求支援,不僅找到緊急零件,工會主席更親自頂著八號風球趕赴現場搶修,最終在當夜成功恢復供電。

李詠民經常穿著白色運動衫和藍色馬甲在社區服務。

李詠民經常穿著白色運動衫和藍色馬甲在社區服務。

翻查資料,去年超強颱風摩羯襲港期間,深水埗一棟三無大廈突然停電,當區議員李詠民、陳偉明第一時間聯絡電力工會工程師義務緊急搶修,最終深夜恢復供電,居民免於撤離至南昌社區會堂的臨時庇護中心。

八號風球下深水埗有三無大廈突停電,區議員DO搵埋工會搶修。

八號風球下深水埗有三無大廈突停電,區議員DO搵埋工會搶修。

麥局長讚好話,這位議員作風低調務實,平日經常穿著白色運動衫和藍色馬甲在社區服務,協助居民處理舊樓管理問題,幫助三無大廈成立法團,近日又協助緊急清埋一座三無大廈的垃圾。

委任議員串聯地區與工會力量,緊急搶修,讓居民免於撤離至臨時庇護中心。

委任議員串聯地區與工會力量,緊急搶修,讓居民免於撤離至臨時庇護中心。

她特別提到,該議員在危機中更憑藉委任議員的專業優勢,串聯地區與工會力量,讓居民不用摸黑渡過颱風夜或要搬遷至緊急庇護中心,得以在風雨夜安守家中。行動勝過千言萬語,「做實事、做到野」才是好議員。

麥局長又預告,未來將繼續分享一些地區工作點滴,俾大家更了解更多鮮為人知的地區故事。

高人話,這個暖心案例反映出區議會的參與多元化,能夠激發、串連更多地區不同力量,發揮積極作用,展現地區治理「做實事、做到野」的新氣象。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