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與新加坡已就建立雙邊「航空旅遊氣泡」達成原則性協議。未來新港兩地旅客往來不設任何限制,而「航空旅遊氣泡」旅客須接受兩地互認的2019冠狀病毒病聚合酶連鎖反應測試,並呈陰性結果;「航空旅遊氣泡」旅客抵埗後,無須接受強制檢疫或履行居家通知,行程亦不受限制;但這些旅客將須乘搭特定航班,即該些航班只會接載「航空旅遊氣泡」旅客,並不會載有任何轉機乘客或非「航空旅遊氣泡」旅客。
新港兩地的「旅遊氣泡」意味著久未出外旅遊的香港人可以去新加坡旅遊,不止到達時不用在當地隔離14日,回程時抵港後也不用隔離14日。現時部份外國入境也不用14日隔離,港人可以去當地旅遊,但回港也要隔離14日。但在新港「旅遊氣泡」下,來回也不用隔離。
新加坡疫情平緩。
香港人都關心新加坡的控疫情況,當地近日疫情平緩,和香港情況接近。
以本周三(10月14日)為例,新加坡衛生部公布,新增5宗新冠肺炎確診個案,新增個案中有2宗社區感染病例,另有3宗輸入個案。
香港疫情和新加坡接近,近日感染個案不算多。
香港昨天沒有新增個案,但今天有12宗新增個案。
新加坡4月外勞宿舍出事時,單日新增個案曾上過近1500宗的高峰,但近日沒有爆發。6月底7月初時新港兩地曾緊密商議設立「旅遊氣泡」,但後來香港爆疫,整件事就拖下來,直至近日香港疫情較平伏才可以成事。
Ariel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新一屆區議會上任一年多以來,屢屢以實際行動展現貼地形象,不僅協助政府收集民意完善施政,更致力解決民生難題與應對突發事件。民政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趁住復活節假期,在社交媒體分享暖心事例。
麥局長話,過去一年湧現不少暖心事例,其中一位「經常穿著白色運動衫和藍色馬甲」的深水埗區議員,於颱風夜化解停電危機的經歷尤其令佢印象深刻。
麥局長憶述,去年有一次颱風襲港,深水埗區議員深夜接獲居民求助,指大廈突發斷電。議員們立即組織起來行動,與民政專員冒雨趕赴現場視察。在發現停電源於大樓電力裝置零件損壞,具工會背景的議員隨即聯繫機電業工會尋求支援,不僅找到緊急零件,工會主席更親自頂著八號風球趕赴現場搶修,最終在當夜成功恢復供電。
李詠民經常穿著白色運動衫和藍色馬甲在社區服務。
翻查資料,去年超強颱風摩羯襲港期間,深水埗一棟三無大廈突然停電,當區議員李詠民、陳偉明第一時間聯絡電力工會工程師義務緊急搶修,最終深夜恢復供電,居民免於撤離至南昌社區會堂的臨時庇護中心。
八號風球下深水埗有三無大廈突停電,區議員DO搵埋工會搶修。
麥局長讚好話,這位議員作風低調務實,平日經常穿著白色運動衫和藍色馬甲在社區服務,協助居民處理舊樓管理問題,幫助三無大廈成立法團,近日又協助緊急清埋一座三無大廈的垃圾。
委任議員串聯地區與工會力量,緊急搶修,讓居民免於撤離至臨時庇護中心。
她特別提到,該議員在危機中更憑藉委任議員的專業優勢,串聯地區與工會力量,讓居民不用摸黑渡過颱風夜或要搬遷至緊急庇護中心,得以在風雨夜安守家中。行動勝過千言萬語,「做實事、做到野」才是好議員。
麥局長又預告,未來將繼續分享一些地區工作點滴,俾大家更了解更多鮮為人知的地區故事。
高人話,這個暖心案例反映出區議會的參與多元化,能夠激發、串連更多地區不同力量,發揮積極作用,展現地區治理「做實事、做到野」的新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