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師指出,當身體出現8大症狀時建議要重視,可能是猝死前兆,建議及早就醫檢查。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帖子
猝死前身體可能出現的8大症狀
猝死往往來得毫無預警,許多看似健康的人,可能因為無及時察覺身體異常而突然離世,讓人措手不及。近年來,年輕族群猝死案例愈來愈多,令人不免感到擔憂。實際上,身體發生重大健康問題前,通常會釋放出警訊,若能及早察覺並積極應對,或許可降低突發風險。中山醫健管北醫健康管理師「@jiarongtseng」就在Instagram上發佈影片分享了猝死前可能出現的8大症狀,幫助大眾提高警覺:

示意圖。設計圖片
猝死前8大警訊
1. 胸悶胸痛
感覺胸口被壓住,甚至疼痛延伸至背部或手臂,這可能是心臟缺氧的警訊。
2. 呼吸困難
無明顯原因卻感覺喘不過氣、心悸、心跳加速,或需費力呼吸,應特別留意。
3. 異常疲勞
未做劇烈運動卻經常感到極度疲倦,休息之後仍無法恢復,這可能與心臟、循環系統問題有關。
4. 大量盜汗
在靜止狀態下無故出現大量出汗,特別是夜間盜汗,可能與心血管問題相關。
5. 頭暈或暈厥
頭部突然出現劇烈頭痛、暈眩,甚至短暫失去意識,可能是腦部供血異常的警示。

Getty示意圖
6. 眼前發黑
突然出現視線模糊、眼前發黑或四肢麻木的狀況,可能是血流受阻導致的缺氧現象。
7. 不明原因疼痛
身體無故出現疼痛,尤其是脖子、下巴、肩膀、手臂等部位,可能與心血管問題有關。
8. 無症狀猝死
最危險的狀況是不出現明顯徵兆,突發猝死,因此日常健康管理至關重要。
如何預防猝死? 4大關鍵降低風險
1. 定期健康檢查
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糖尿病等都是猝死的高風險因子,建議每年進行心血管健康檢查,如血壓、心電圖、心臟超聲波等。

高血壓是常見慢性病之一。Unsplash設計圖片
2. 養成健康生活習慣
規律運動、保持均衡飲食、控制體重、避免過度熬夜以及釋放壓力等,有助維持良好心血管健康。
3. 關注身體警訊
若經常出現上述症狀,切勿忽視或自行判斷,建議儘早就醫檢查。
4. 學習急救技能
熟悉CPR(心肺復甦術)及AED(自動體外心臟去顫器)操作,關鍵時刻或可挽救生命。
猝死常有發生,當身體發出以上警告時,建議及時關注並就醫檢查,避免憾事發生。

Getty示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