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花18億買6艘布雷艇,結果連門都開不了?面對兩岸軍力的巨大差距,台灣當局「以武拒統」的希望,想必要落空。
台媒報道。
台灣《自由時報》3日稱,台灣海軍第三次啓動採購6艘布雷艇的計劃,作為遲滯解放軍登陸艦隊的「不對稱戰力」。至於為何是「第三次啓動」,台媒無奈地承認,這是因為台灣參加投標的合格廠商只有兩家,無法滿足島內法律規定的「至少3家廠商參與投標」要求。更諷刺的是,這種被台海軍寄予厚望的布雷艇,此前還被曝出「仍然在使用百年前研製的水雷」。
報道稱,為強化台灣海軍水面艦隊防禦性拒止能力,阻滯解放軍兩棲艦隊實施登陸作戰,台海軍2025年開始編列18.06億元(新台幣)經費,準備在3年內採購6艘「快速布雷艇」建構「不對稱戰力」。「若加上現役4艘同級艇,台海軍192艦隊布雷作業大隊3年後將可運用10艘快速布雷艇,滿足台海布雷任務需求。」
據介紹,台軍準備建造的快速布雷艇結構簡單,排水量僅376噸,裝備1門T-75型20毫米機炮和2挺7.62毫米機槍。它的主要特點是安裝有「自動布雷系統」,可在短時間內將32枚至64枚各型水雷,投放於關鍵海域、要港。
台軍於去年12月18日、今年2月5日二度公開招商,皆以未能開標收場。據瞭解,這二次招標皆無法決標的主因,在於台灣相關法律規定,公開招標須3家以上合格廠商投標才得以開標,以第二次招標為例,僅有2家島內廠商投標,不符開標、決標要求。同時參與投標的台灣廠商認為台灣軍方預算過少,時間要求太緊,但台灣軍方尚無調整標案金額的規劃。
《自由時報》稱,如今第三次招標公告中特別注明「不受3家(含)以上合格投標廠商之限制」,也就是說,本次招標只要有一家合格廠商投標,全案即可順利決標,進入下一階段。
台軍演習中出現的老式「百年水雷」。
台軍布雷艇部隊面臨的麻煩還不止於此。島內媒體披露,台軍此前在布雷演練中使用的水雷竟然是二戰時期的美製Mk 6水雷。美國國家戰略研究所表示,台灣從美國獲得的 Mk 6 水雷的庫存會定期進行翻新,但目前看起來與幾十年前的設計外觀似乎無太大變化。「台灣已經建造了新型布雷艇,還具備自動投雷的功能,卻搭載了老舊的Mk 6水雷」。據稱,這種水雷最早出現在1917年,至今至少更新15次,裝有300磅TNT炸藥,可使用不同的引信,是美國服役時間最長的水雷。美媒猜測,台灣布雷艇使用這種過時水雷的原因,可能是台灣高度依賴過時的武力系統,使新型布雷艇在實際運作時有潛在的限制。
需要警惕的是,台灣海軍也有現代化水雷,包括自製的「萬象」系列水雷。以萬象二型沈底水雷為例,它能以磁、聲、壓三種非接觸方式感應起爆,爆炸當量高達400公斤,能在200米以下的深海區威脅對手潛艇;萬象二型系留雷的性能與戰術定位則不同,雖然僅能以聲、磁感應觸發爆炸,且爆炸當量僅170公斤,但可以將多枚水雷成排串連,形成水下雷鏈,「有效反制敵方封鎖,進一步確保運補支持暢通無虞」。
話又說回來,台軍不顧輿論批評引進的美製「火山」陸上機動布雷系統可能導致其布設的地雷長期危害周邊人群安全,台灣海軍謀劃的水雷戰能力,同樣可能貽害多年。台灣海軍有能力布雷,但掃雷能力卻在持續萎縮。台媒承認,台灣海軍2014年推動的代號「康平計劃」準備建造6艘新型獵雷艦,但由於慶富公司弊案爆發,使得整個計劃被迫取消。如今台灣現役的永豐級掃/獵雷艦嚴重老化,未來在沒有替代的新型艦艇情況下,「不要說掃除解放軍封鎖台灣對外航道的水雷,甚至是台灣海軍自己布放的水雷,恐怕也無法有效掃雷、清出安全航道。」
止戈堂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中國堅決反擊特朗普瘋狂「對等關稅」,除了追加關稅,亦加強對美稀土管制,令美國軍工業大呼救命,美媒預期戰鬥機F-35將陷入困境。
《紐約時報》4月14日報道,「中國暫停關鍵礦產對美國軍事計劃構成風險」,指中國管制稀土出口被視為對「美國國家安全的警告」,因中國在稀土供應鏈上佔絕對主導地位,中國有能力對美國國防工基礎造成重大影響。
《紐約時報》報道指中國限制關鍵礦產, 將美國防造成風險。
報道提到,五角大樓和國防承包商嚴重依賴在中國開採或加工的磁體和稀土礦物,因空軍戰鬥機需要使用在中國稀土製成的磁鐵來啟動引擎,並提供緊急電源;而在美陸軍的精確制導彈道導彈上,亦含有中國稀土的磁鐵可旋轉尾翼,使飛彈能夠瞄準小型或移動目標;在海軍陸戰隊正在改裝的新型電動和電池供電無人機上,稀土磁鐵在緊湊型電動機中更是不可取代。
報道引述專家指,中國決定對多種關鍵礦產和磁鐵的出口進行報復,以應對特朗普大幅提高關稅的舉措,是對美國國家安全、工業和國防發出警告。
4月4日,中國商務部會同海關總署發布關於對釤、釓、鋱、鏑、鑥、鈧、釔等7類中重稀土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措施,並於發布之日起正式實施。中方強調,此次中國政府依法對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目的是更好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履行防擴散等國際義務。相關物項具軍民兩用屬性,對其實施出口管制是國際通行做法。
但美國國際戰略與研究中心(CSIS)關鍵礦產安全計劃主任格蕾絲琳·巴斯克蘭( Gracelin Baskaran)表示,中方舉措對美國國家安全具有重大影響。
報道指,稀土元素是由釹、釔、鈧和鏑等17種元素組成的,這些元素很難分離成可用形式,實際上並不稀有,但很難從地球上提取,且開採和提煉成可用形式的過程,會帶來巨大環境成本。
但稀土元素幾乎存在於美國每一種國防技術中,它們可以形成非常強大的磁鐵,它們可用於戰鬥機、軍艦、飛彈、坦克和雷射;釔是高溫噴射發動機塗層所必須,它可在渦輪葉片上形成熱障塗層,以防止飛機發動機在飛行途中熔化。
F-35戰鬥機。
據美國防部稱,每架F-35戰鬥機含有約900磅稀土材料;有些潛艇需要超過 9,200磅材料。在整個美國國防工業中,航空航太和武器公司都擁有少量稀土元素的庫存,但僅足以滿足數月的需求。
另據《央視軍事》,中方反制措施可能會導致美國的「六代機」項目受挫。
軍事評論員魏東旭表示:「特朗普開啟關稅大戰,讓美國的軍火商也受傷。美國軍火商研製先進武器裝備,尤其是隱形戰鬥機,許多零部件和原材料都需從國外採購,這不僅涉及中國,還包括多個其他國家。」
目前,美國空軍與海軍的「六代機」計劃目前仍停留在紙面階段,無論宣傳如何誇大,最終仍需以實物性能驗證其真實戰力。中國的稀土管制措施,無疑為這些項目的推進增添重大變數。
英國金屬貿易公司Lipmann Walton and Co.的交易員Aaron Jerome表示,中國開採並提煉了世界上大部分的稀土,並主導了下游供應鏈,其主導地位使北京能夠決定依賴稀土的武器成本,從而對美國國防工業基礎擁有巨大影響力。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工廠製造F-35戰鬥機。
他指,早在2022 年,五角大樓就暫停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Lockheed Martin)F-35的交付,因該公司承認這款隱形戰鬥機的一個部件中含有中國製造的合金,違反了聯邦國防採購規則。
但僅僅一個月後,五角大樓就允許繼續運送磁鐵,同時尋找其他磁鐵來源。Jerome表示,無論這些磁鐵現在來自哪裡,其中一些零件都受北京對供應鏈的控制。
業內專家表示,由於北京現在要求其稀土出口商在向美國出口稀土前必須先獲得政府的明確許可,美國國防公司可能很快就會看到價格飆升。
代表國防承包商的美國航空工業協會,兩年前呼籲美國加強其礦產供應鏈,以更好地確保該行業的准入。該組織主席 Eric Fanning當時表示,美國在航空航天和國防領域的全球領導地位取決於安全和有彈性的供應鏈,特別是用於生產尖端飛機技術的關鍵礦物。
2010年中日東海撞船事件後,中國對日本實施了為期7星期的稀土出口禁令,儘管當時一些日本公司持有的稀土庫存足以滿足一年以上的供應,但仍受到了中國限制的衝擊。
美國也很快意識到中國掌控關鍵礦物供應鏈的「戰略威脅」。2017年特朗普在第一任期內簽署一項提高美國國內產量的行政命令,前總統拜登在其任期內也為稀土開採和精煉設施撥出更多資金。
美國企業研究所學者Dan Blumenthal透露,自2010年中日稀土爭端後,五角大樓持續增加戰略儲備,「相比15年前儲備量顯著增加」,但他警告這種儲備難以持久,防務企業應高度警惕。
另英國《金融時報》12日曾報道,特朗普政府正起草一項行政命令,用於囤積太平洋海底發現的金屬,以對抗中國在電池礦物和稀土供應鏈的主導地位。
但聯合國下的國際海底管理局(ISA)被授權決定國際水域中的深海採礦規則。ISA秘書長Leticia Carvalho曾警告,任何單邊行動都將構成對國際法的公然違反,直接破壞多邊主義、海洋和平利用和全球共同治理的基本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