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水樽別只用清水洗 含菌量恐比馬桶高4萬倍 醫生教2步正確清潔法

生活事

水樽別只用清水洗 含菌量恐比馬桶高4萬倍 醫生教2步正確清潔法
生活事

生活事

水樽別只用清水洗 含菌量恐比馬桶高4萬倍 醫生教2步正確清潔法

2025年03月15日 07:00

美國醫生指出,水樽含菌量恐比馬桶高4萬倍,建議別只用清水洗,並教2步正確清潔法。

 
 
 
 
 
在 Instagram 查看这篇帖子
 
 
 
 
 
 
 
 
 
 
 

Jason Singh, MD (@drjaysonisfresh) 分享的帖子

水樽未徹底清洗恐滋生細菌

綜合外媒報導,美國維吉尼亞州一名醫生傑森·辛格(Dr. Jason Singh)日前在TikTok上拍片指出,不少人可能長達數週沒有徹底清洗水樽,僅用清水簡單沖洗後便繼續使用,這種習慣可能會令水樽滋生細菌,進而帶來健康風險。

水樽內部易形成細菌生物膜

辛格解釋,水樽內部容易形成細菌生物膜,這層薄膜能夠保護細菌並在48小時內迅速生成。每次飲水時,口腔中的微生物,如鏈球菌及其他革蘭氏陽性細菌會與水樽內的細菌環境發生交互作用,進而加速細菌的繁殖。

示意圖。設計圖片

示意圖。設計圖片

重複使用的水樽含菌量比馬桶座高4萬倍

有研究顯示,生物膜的影響取決於所含的細菌類型,這些細菌可以是有益的、有害的或中性的。令人擔憂的是,65%至80%的人體感染與生物膜有關,尤其是在醫療設備(如導管、心律調節器和心臟瓣膜)上形成的生物膜。2023年一項研究指出,可重複使用的水樽可能攜帶的細菌數量,甚至比平均馬桶座的細菌量高出4萬倍,因此定期清潔水樽尤為重要。

IG@drjaysonisfresh影片截圖

IG@drjaysonisfresh影片截圖

水樽別只用清水洗 醫生分享2步正確洗法

辛格建議,每兩天應使用清潔劑、熱水及瓶刷對水樽進行徹底清潔,以有效破壞生物膜。清洗後,應確保水樽完全晾乾,以防止細菌再次滋生。

示意圖。設計圖片

示意圖。設計圖片

水龍頭清潔同樣不容忽視

除了水樽之外,水龍頭的清潔也同樣重要。塔夫茨大學的研究人員建議,定期將水龍頭頭部浸泡在剛煮沸的熱水中5分鐘,有助去除積聚的污垢。研究顯示,這種清潔方法能將大腸桿菌降至不可檢測的水平,進一步保障飲用水的安全。

示意圖。設計圖片

示意圖。設計圖片

英國一項研究指出,絨毛公仔的細菌含量實際比馬桶坐墊還高兩倍,建議應定期進行清洗。

絨毛公仔細菌含量比馬桶坐墊高兩倍

不少孩童入睡前喜愛將泰迪熊等柔軟絨毛公仔摟在懷中,殊不知這些看似無害的玩具,暗藏的細菌含量竟是普通馬桶座墊的2倍。英國一間床褥公司研究團隊分別在毛毯、兒童泰迪熊、垃圾桶及馬桶座墊4種常見物品的7個部位抽取樣本,並以 ATP(三磷酸腺苷)生物發光測試檢測污染程度。ATP是存在於活細胞周圍的分子,含量愈多,代表微生物含量愈多。

示意圖

示意圖

絨毛公仔及毛毯污染指數超標

結果顯示,43%的毛毯與29%的泰迪熊污染含量超過1000RLU(相對發光單位)。相比之下,馬桶座墊污染含量為 864 RLU,而垃圾桶僅為294 RLU。換言之,這些柔軟的毛毯及絨毛公仔比馬桶與垃圾桶更易藏污納垢。

示意圖

示意圖

醫生警告:病菌可致敏感兒童感染

醫生指出,除了灰塵之外,上述樣本更可能含有金黃葡萄球菌及大腸桿菌,對免疫系統尚未成熟的兒童尤其危險,「這些細菌可能引發感染、呼吸道問題、皮膚炎等疾病」。另外,絨毛公仔和毯子容易累積細菌、黴菌以及塵蟎,對過敏或哮喘兒童構成隱患。

示意圖

示意圖

清洗絨毛公仔3步曲

為保持絨毛玩具潔淨,日常應定期進行清洗,以下為知名家電品牌提供的清洗建議:

1. 先把絨毛公仔放入洗衣袋、拉鏈枕袋或以枕袋綁緊開口作保護

2. 選用洗衣機的「精緻衣物」、「手洗」或「柔洗」模式,以冷水清洗,避免褪色或損壞,普通或溫和洗衣劑皆可使用

3. 清洗後將公仔平放或吊掛晾乾防止變形,不建議使用乾衣機,以免公仔上的膠件或塑膠受熱熔化。

示意圖

示意圖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