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當時剛上任的美國印太司令部司令帕帕羅(Sam Paparo),曾狂言要用無人機、無人艇和無人潜航器讓台灣海峽變成「地獄景觀」。半年過去,大概是更多認識到中美在無人裝備方面的差距,尤其是珠海航展上中國展示的海陸空系統化的無人作戰體系,帕帕羅改口說:「僅靠無人機無法解决太平洋地區的軍事挑戰」。
美國海軍學會網站19日稱,帕帕羅上將當天在布魯金斯學會發表講話時表示,較小的無人駕駛平台無法在印度洋-太平洋的廣闊海洋中完成任務。
報道提到,過去三年裏,西方觀察家試圖將未來的台海衝突與正在進行俄烏衝突進行比較,部分人認為,烏克蘭使用無人機和其他新技術來挫敗規模更大的俄羅斯軍隊,可能適用於未來的台海衝突。很多人甚至鼓吹,美國應該鼓勵台灣大力發展類似的廉價無人作戰平台,用於「摧毀解放軍登陸船隊」。帕帕羅今年6月剛就任美國印太司令部司令就公開宣稱,針對解放軍對台行動,美軍將依托「複製器」計劃,在台灣海峽部署數千艘無人潜艇、無人艇和無人機,把台灣海峽變為「地獄景觀」。同月,27家美國防承包商組成的代表團抵台,與台軍工企業交流合作生産無人艇等武器裝備事宜。
但如今帕帕羅的態度發生了重大轉變。他表示:「俄烏衝突中的確有很多東西要學,但如果你認為這就是全部,我們可以放弃太平洋的其他一切,那就錯了。你知道,如果我們完全放弃在太平洋的空中和海上優勢,我們將如何維持其他一切?」對於那些主張無人機「包打一切」的主張,帕帕羅諷刺地說,「好吧,中國有2100架戰鬥機,他們有3艘航母,他們有200艘驅逐艦組成的戰鬥力量。好的,我們有什麽?一些無人機。沒有問題。你知道,我們已經解决了烏克蘭問題。」
由於現有無人機和無人艇的自主作戰能力有限,必須依靠後方指揮人員的遠程遙控。在帕帕羅看來,烏克蘭無人機、無人艇在黑海行動時基本不受任何阻礙,它們能够在北約的情報支持下,大搖大擺抵抵近俄黑海艦隊基地,後方的指揮人員可以放心遙控。
而在台海方向,情况截然不同。
帕帕羅解釋了為什麽不能照搬烏克蘭的經驗:如果美軍在台灣海峽等相對封閉的區域部署無人機,以阻止解放軍的行動,那麽美軍仍需要從沖繩遠程控制這些無人平台。「台灣海峽和沖繩之間的距離約為436海裏,這片水域需要海空資産的保護來確保海上通信綫路通暢」。
因此如果沒有足够的海空力量提供保護,一旦美軍失去了對這些區域的控制權,那麽失控的無人機根本就不可能對解放軍構成威脅——當然我們很清楚的是,如今在解放軍遠程打擊火力面前,沖繩的美軍基地自身難保,更不要說以此為基地指揮無人機作戰,甚至連這些美軍無人機和無人艇恐怕都出發的機會都沒有,就有可能被摧毀在倉庫裏。
至於說解放軍爭奪台海附近控制權的作戰能力,帕帕羅在採訪中承認,今年他目睹了中國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聯合演習:「今年夏天,我看到了我所見過的中國最大規模的聯合演習,以及我作為觀察員,在整個職業生涯中所見過的最廣泛的空中、導彈與海上力量的聯合行動。我看到中國在海上出動了152艘艦艇,其中包括四分之三的兩栖部隊。我還看到了中國出動了43個旅執行包括突破障礙,在城市地形上進行軍事行動等演練。」
在剛剛結束的珠海航展上,中國各大防務企業展示了海陸空全套的無人裝備,從空中的大型隱形無人機、智能化蜂群無人機,到地面的機器狼群和履帶式無人作戰車輛,再到水上的「虎鯨」隱形無人作戰艦艇與無人艇「鯊群」,其種類之齊全、智能化水平之高、配套戰法之成熟,就連西方媒體也為之驚嘆。
內地軍事博主「憤怒熊貓」分析認為,除了帕帕羅提到無人系統的控制能力受限外,如果未來美國有意與中國展開大規模無人裝備的競賽,那麽更是「鶏蛋撞石頭」——無人作戰的對抗結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於工業化大規模生産能力。美國引以為豪的「複製器」計劃,其實也不過是企圖在18到24個月內快速製造數千個低成本、可消耗的無人系統,實現面向對手的飽和攻擊。從「複製器」計劃中,區區「數千個無人系統」的規模就可以看出,美國想與全球頭號工業强國比無人裝備的製造能力,實在是打錯了算盤。
11月10日,人民空軍還在其官微發布《極低成本無人機競優比測活動通知公告》,這背後的意圖,美國讀懂了嗎?
止戈堂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中國堅決反擊特朗普瘋狂「對等關稅」,除了追加關稅,亦加強對美稀土管制,令美國軍工業大呼救命,美媒預期戰鬥機F-35將陷入困境。
《紐約時報》4月14日報道,「中國暫停關鍵礦產對美國軍事計劃構成風險」,指中國管制稀土出口被視為對「美國國家安全的警告」,因中國在稀土供應鏈上佔絕對主導地位,中國有能力對美國國防工基礎造成重大影響。
《紐約時報》報道指中國限制關鍵礦產, 將美國防造成風險。
報道提到,五角大樓和國防承包商嚴重依賴在中國開採或加工的磁體和稀土礦物,因空軍戰鬥機需要使用在中國稀土製成的磁鐵來啟動引擎,並提供緊急電源;而在美陸軍的精確制導彈道導彈上,亦含有中國稀土的磁鐵可旋轉尾翼,使飛彈能夠瞄準小型或移動目標;在海軍陸戰隊正在改裝的新型電動和電池供電無人機上,稀土磁鐵在緊湊型電動機中更是不可取代。
報道引述專家指,中國決定對多種關鍵礦產和磁鐵的出口進行報復,以應對特朗普大幅提高關稅的舉措,是對美國國家安全、工業和國防發出警告。
4月4日,中國商務部會同海關總署發布關於對釤、釓、鋱、鏑、鑥、鈧、釔等7類中重稀土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措施,並於發布之日起正式實施。中方強調,此次中國政府依法對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目的是更好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履行防擴散等國際義務。相關物項具軍民兩用屬性,對其實施出口管制是國際通行做法。
但美國國際戰略與研究中心(CSIS)關鍵礦產安全計劃主任格蕾絲琳·巴斯克蘭( Gracelin Baskaran)表示,中方舉措對美國國家安全具有重大影響。
報道指,稀土元素是由釹、釔、鈧和鏑等17種元素組成的,這些元素很難分離成可用形式,實際上並不稀有,但很難從地球上提取,且開採和提煉成可用形式的過程,會帶來巨大環境成本。
但稀土元素幾乎存在於美國每一種國防技術中,它們可以形成非常強大的磁鐵,它們可用於戰鬥機、軍艦、飛彈、坦克和雷射;釔是高溫噴射發動機塗層所必須,它可在渦輪葉片上形成熱障塗層,以防止飛機發動機在飛行途中熔化。
F-35戰鬥機。
據美國防部稱,每架F-35戰鬥機含有約900磅稀土材料;有些潛艇需要超過 9,200磅材料。在整個美國國防工業中,航空航太和武器公司都擁有少量稀土元素的庫存,但僅足以滿足數月的需求。
另據《央視軍事》,中方反制措施可能會導致美國的「六代機」項目受挫。
軍事評論員魏東旭表示:「特朗普開啟關稅大戰,讓美國的軍火商也受傷。美國軍火商研製先進武器裝備,尤其是隱形戰鬥機,許多零部件和原材料都需從國外採購,這不僅涉及中國,還包括多個其他國家。」
目前,美國空軍與海軍的「六代機」計劃目前仍停留在紙面階段,無論宣傳如何誇大,最終仍需以實物性能驗證其真實戰力。中國的稀土管制措施,無疑為這些項目的推進增添重大變數。
英國金屬貿易公司Lipmann Walton and Co.的交易員Aaron Jerome表示,中國開採並提煉了世界上大部分的稀土,並主導了下游供應鏈,其主導地位使北京能夠決定依賴稀土的武器成本,從而對美國國防工業基礎擁有巨大影響力。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工廠製造F-35戰鬥機。
他指,早在2022 年,五角大樓就暫停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Lockheed Martin)F-35的交付,因該公司承認這款隱形戰鬥機的一個部件中含有中國製造的合金,違反了聯邦國防採購規則。
但僅僅一個月後,五角大樓就允許繼續運送磁鐵,同時尋找其他磁鐵來源。Jerome表示,無論這些磁鐵現在來自哪裡,其中一些零件都受北京對供應鏈的控制。
業內專家表示,由於北京現在要求其稀土出口商在向美國出口稀土前必須先獲得政府的明確許可,美國國防公司可能很快就會看到價格飆升。
代表國防承包商的美國航空工業協會,兩年前呼籲美國加強其礦產供應鏈,以更好地確保該行業的准入。該組織主席 Eric Fanning當時表示,美國在航空航天和國防領域的全球領導地位取決於安全和有彈性的供應鏈,特別是用於生產尖端飛機技術的關鍵礦物。
2010年中日東海撞船事件後,中國對日本實施了為期7星期的稀土出口禁令,儘管當時一些日本公司持有的稀土庫存足以滿足一年以上的供應,但仍受到了中國限制的衝擊。
美國也很快意識到中國掌控關鍵礦物供應鏈的「戰略威脅」。2017年特朗普在第一任期內簽署一項提高美國國內產量的行政命令,前總統拜登在其任期內也為稀土開採和精煉設施撥出更多資金。
美國企業研究所學者Dan Blumenthal透露,自2010年中日稀土爭端後,五角大樓持續增加戰略儲備,「相比15年前儲備量顯著增加」,但他警告這種儲備難以持久,防務企業應高度警惕。
另英國《金融時報》12日曾報道,特朗普政府正起草一項行政命令,用於囤積太平洋海底發現的金屬,以對抗中國在電池礦物和稀土供應鏈的主導地位。
但聯合國下的國際海底管理局(ISA)被授權決定國際水域中的深海採礦規則。ISA秘書長Leticia Carvalho曾警告,任何單邊行動都將構成對國際法的公然違反,直接破壞多邊主義、海洋和平利用和全球共同治理的基本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