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這一場自1884年以來的最強的超級暴雨,搞到整個社會措手不及,今年第11號颱風「海葵」早已變成熱帶低壓,週二(9月6日)下午繼續減弱。為何在這種情況下,香港同廣東還是遭遇了這麼強的暴雨?
科普作者等風分析話,雖然內地中央氣象臺在週二下午5時已對對海葵停止編號,但這只是代表其中心風力不足8級,不算一個颱風了,但是它的環流仍沒有深入內陸,而是距離海岸不遠,這使它的環流依然能得到海洋水蒸氣能量的補給,特別是西南季風暖濕氣流的補給,以維持其作為一個低壓系統的樣子,繼續成為一台抽水機,把海洋的水抽出來吹向內陸。
海葵在前天在福州廈門等地已造成強降雨,就是這個原因,在這兩天在香港等珠三角一帶造成強降雨,也依然是這個原因。

海葵的環流帶著東北和西南兩大股水氣。
海葵作為2005年嚴重影響我國的颱風「龍王」除名後的替補名稱,今年也是重演了「龍王」當年的噴水能力,給華南沿海帶來了廣泛而激烈的強降水。雨勢比強颱風「蘇拉」還驚人的多,看來「海葵」這個名字也不能保為後用了。因為如果一個颱風造成重大災害損失,那麼它的名字將在颱風名稱迴圈序列中被剔除而作為單獨紀念,以後提到這個名字就單指的是這次造成重大災害的這個颱風了。

海葵殘餘的低壓區吸引水氣湧入。
其原因是颱風海葵殘餘的低壓區,吸引西南暖濕尾流+東北風輻合/地形輻合,產生極端降水。其中主要水汽來源於西南季風,東北風提供冷空氣和部分東海水來加強輻合抬升。

從雷達回波也能看出「海葵」這個西南季風尾流,帶來的持續不斷的強降雨回波。
從雷達回波也能看出這個西南季風尾流,帶來的持續不斷的強降雨回波,像尾巴一樣從海上生成,也向列車一樣持續不斷沖向陸地,在珠三角上製造強降水。這種列車效應非常危險,長時間的降水並不是因為一塊穩定不動的降雨雲團造成,而是對流系統反復生成發展,使很多降水雲團先後經過同一個地方,造成同一地區出現長時間降水的情況。就像列車的不同車廂先後經過同一塊鐵軌一樣,這種情況叫作列車效應。
本輪降水將自東向西影響整個珠三角,降水致災能力很強,參考之前福州的情況,幾乎是全城泡水,多地出現山泥傾瀉。所以香港暴雨也是這種列車效應的持續影響所致。
Ariel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