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敏感時刻,中方邀請俄羅斯外長訪華,美國最怕什麼呢?

博客文章

敏感時刻,中方邀請俄羅斯外長訪華,美國最怕什麼呢?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敏感時刻,中方邀請俄羅斯外長訪華,美國最怕什麼呢?

2021年03月22日 09:12 最後更新:09:23

中美高層對話後,美國將到歐洲開北約會議,中國就邀請俄羅斯外長訪華,各自拉群對抗的味道極濃。

據外交部官網消息,外交部長王毅邀請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將於3月22日至23日到中國訪問。

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

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

在美國強力打壓俄羅斯和中國的時候,中方邀請俄羅斯外長訪華引發外界廣泛關注。

拜登政府上台不到兩個月,就通過慕尼黑安全峰會、七國峰會、美日澳印四方會談、美日和美韓「2+2」會談等重大場合和重要會議,向國際社會理清並闡釋了美國的外交戰略與政策,即本屆美國政府將團結和帶領盟國一起,同時把俄、中兩國列為對手。

美國在涉疆、涉港、涉南海等問題上對中國動作多多。在安克雷奇舉行的中美高層戰略會談前夕,美國對此前實施旅行限制的14名中方官員增加施加金融制裁,由指示美國金融機構對中國官員制裁,附加指示「外國金融機構」都要制裁。聲稱是「報復」中方完善香港選舉制度的決定,企圖把這次高層會談變成美國訓話的不平等會議。

結果中美高層戰略會談以吵架收場。

對俄羅斯,華盛頓更加霸道輕慢。

拜登在上台之前,就揚言將俄羅斯視為美國最大的敵人,上台後更是不出所料。短短幾個月時間,美國就在俄歐合作、俄烏邊境、俄日島爭、敘利亞、納瓦內利等問題上連出殺招,並結合多種制裁手段,令俄羅斯面臨空前強大的國內外壓力。

3月17日,美國總統拜登在接受美媒ABC的採訪時,把普京稱為「殺手」。俄國當天召回駐美國大使,以討論俄美關係前景。俄國家杜馬主席維亞切斯拉夫•沃洛金公開表態,攻擊普京總統就是攻擊俄羅斯。從拜登的態度看,美國完全沒有把俄羅斯放在眼裡。

中方此時邀請俄羅斯外長訪華,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回應中表示,雙方將就雙邊關係及近期高層交往對表,就共同關心的國際地區問題交換意見。相信此訪將進一步鞏固中俄關係高水平發展的良好勢頭,密切雙方在國際事務中的戰略協作。

在敏感時刻邀請俄外長訪華,展示了中俄雙方的團結。其實,美國高層頻繁參加各種峰會、舉行各種會議,就是要通過這樣的形式造一個聲勢,在國際社會營造一種實力強大、勝券在握的氛圍。

美國做初一,中國做十五。中俄展示雙方的密切協作,同樣也是向外界展示決心與實力,爭取支持。

表面上看,美國在對待中俄兩國時表現得非常強勢,實際上有口難言。

按常理說,中國和俄羅斯都是國際舞台上舉足輕重的大國,美國把兩國逼到一條船上是兵家大忌。在前任特朗普執政時期,美國政府就有意緩和與俄羅斯的關係,集中全力對付中國,甚至是離間中俄兩國,拉攏俄羅斯一起對付中國,但最終因俄羅斯內部巨大反對聲沒能實現。

為什麼呢?美國害怕中國的強勢崛起,更害怕俄羅斯與歐盟走近。如果說中國的崛起對美國構成了威脅,那歐洲的大團結將完全能取代美國的霸權。想一想,一個融合了俄羅斯的歐洲將沒有短板,軍事、金融、文化、政治、能源等等無一不強,簡直是完美的霸權替代者。

這就是美國的戰略家寧可同時對付中俄,也決不放過俄羅斯的原因。

在中美會談中國面斥美國後,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19日在臉書上寫道:「讓我們回到我最喜歡的事情上——當美國人刻意羞辱同伴時,我們知道,如何讓美國人‘坐下來’。今天楊潔篪向世界表明,中國人也知道。」

美國最怕中俄形成軍事同盟。

俄羅斯專家塔夫羅夫斯基。

俄羅斯專家塔夫羅夫斯基。

俄中友好、和平與發展委員會專家理事會俄方主席、漢學家塔夫羅夫斯基日前就發表了一篇文章,評論中俄外長會晤。他認為中俄關係已經超乎尋常,兩國實際上已經是同盟關係,特別是在軍事方面,這次中俄外長討論的《俄中睦鄰友好合作條約》會有新內容,暗示中俄締結軍事同盟可能將被寫進條款。

今年是《俄中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簽署20週年,這些年來中俄一直圍繞著該條約發展合作,兩國已經成為了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儘管還未締結軍事同盟,但是中俄的默契程度已經與盟友沒有兩樣,中俄在各個領域的合作也越來越深入,例如兩國已經在邊境建立了糧食終端,這被看做中俄在糧食領域結盟的標誌,而目的就是為了避免被美國卡喉嚨。

除此之外中俄近年來也開展了不少聯合軍事演習,因此俄羅斯專家所述符合事實,中俄關係確實已經可以比肩同盟關係,以往最讓人關注的是中國的不結盟立場,不過中國外長王毅之前已經說過中俄合作沒有止境、沒有禁區、沒有上限,俄媒認為中國或已經承認了中俄結盟的可能性,以後中國的不結盟立場不再適用於中俄關係。

美國的極限施壓無疑發揮了催化劑的作用,鞏固了中俄兩國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逼迫中俄擁抱得更緊,正把兩國推向軍事同盟。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繼韓國人後,泰國人成了上海旅遊的新力軍,有網民笑稱,現在走在上海街頭,左耳韓語、右耳泰語。

最近一段時間,無論是迪士尼還是新天地,以及原來本地人都不太熱衷的北外灘小巨蛋、天安千樹等景點,都成了泰國遊客的「獨家私藏」。

最近一段時間,無論是迪士尼還是新天地,以及原來本地人都不太熱衷的北外灘小巨蛋、天安千樹等景點,都成了泰國遊客的「獨家私藏」。

在一個平日的下午一兩點左右,上海北外灘「小巨蛋」前已經排了十幾名遊客,其中80%左右估計是來自東南亞。相比於更大眾的豫園、外灘、陸家嘴、迪士尼,北外灘如此高密度的外籍遊客多少會讓人意外。

繼韓國人後,泰國人成了上海旅遊的新力軍

繼韓國人後,泰國人成了上海旅遊的新力軍

繼韓國人後,泰國人成了上海旅遊的新力軍

繼韓國人後,泰國人成了上海旅遊的新力軍

位於普陀區昌化路蘇州河河畔的一個山型購物中心「天安千樹」,則是另一個東南亞籍遊客們的私家心水地。有負責維持秩序的城管表示,每天下午開始,這裡就會有很多外國遊客,「看著像是泰國的,工作日還好,周末人更多。」天安千樹曾經因為設計被本地人吐槽,如今泰國人來了,商場人流都增加了不少。

北外灘「小巨蛋」、「天安千樹」等非傳統的外籍遊客旅遊目的地,甚至本地人都不感興趣的地方,為何會受到東南亞遊客的追捧?

北外灘「小巨蛋」、「天安千樹」等非傳統的外籍遊客旅遊目的地,甚至本地人都不感興趣的地方,為何會受到東南亞遊客的追捧?

北外灘「小巨蛋」、「天安千樹」等非傳統的外籍遊客旅遊目的地,甚至本地人都不感興趣的地方,為何會受到東南亞遊客的追捧?因為他們都是跟著社交網絡上的旅行攻略來的。

打開社交網絡,搜索泰語的上海旅遊攻略,既有讓中國遊客熟悉的地方,也有東南亞籍遊客們獨家偏愛的熱門地。南京東路上潮玩店掃貨、牛肉店吃自助,已經是很多東南亞遊客的必列清單。他們會去安福路、武康路上拍美美的照片,也會去淮海路上買國貨潮牌,會去INS新樂園、FOUND158蹦迪,也必不可少地會去迪士尼做一天公主/王子,還會去大董吃烤鴨、去洗浴中心狂炫自助餐,不禁讓人好奇泰國人深耕中國互聯網多久做出了這些攻略。

美食清單上有喝一杯喜茶,吃萊萊小籠、佳家湯包、小楊生煎,也有買吳江路的面包,打卡米其林粵菜或者本幫菜,問及理由,回答都是「我們那里沒有」。行程最後似乎都會落腳在各類甜品烘焙店,掃貨芝士蛋糕和披風卷,再要上足夠的冰袋,帶上飛機捎回家,就是最好的伴手禮分給朋友和家人。看完泰國人攻略,中國人都要重新玩一遍上海。

繼韓國人後,泰國人成了上海旅遊的新力軍

繼韓國人後,泰國人成了上海旅遊的新力軍

難怪有位跟拍師說:「我問他們要不要去東方明珠玩,他們都回答no tower, no tower。」

有泰國導遊表示,來上海的泰國人增多,主要是從免簽政策出台後,而近期暴增則因為正值泰國假期。「上海離得近,機票也便宜,淡季機票來回只要1000元左右,即使是旺季,機票也就是一千七八左右。」

口碑好也是一個重要原因,除了支付寶等方便使用外,更多人讚嘆上海「人很多,但交通秩序井井有條,管理得很好。」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