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拜登在華盛頓正式宣誓就職美國總統時,中國送來賀禮,宣布制裁拜登的對手。
中國外交部今日(1月21日)凌晨宣佈,決定對在涉華問題上嚴重侵犯中國主權、負有主要責任的28名美國反華政客實施制裁,其中包括特朗普政府中的蓬佩奧、納瓦羅、奧布萊恩、史達偉、波廷傑、阿扎、克拉奇、克拉夫特以及博爾頓、班農等。

在任期末段瘋狂推出反華政策的前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被中國制裁。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在聲明中表示,這些人及其家屬被禁止入境中國內地和香港、澳門,他們及其關聯企業、機構也已被限制與中國打交道、做生意。「美國一些反華政客出於一己政治私利和對華偏見仇恨,罔顧中美兩國人民的利益,策劃、推動實施了一系列瘋狂的行徑,嚴重干涉中國內政、損害了中國的利益、傷害了中國人民的感情,也嚴重破壞了中美關係。中國政府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決心堅定不移。」聲明寫道。
由於中方宣佈制裁的時間正值美國新舊政府交接之際,引發外界廣泛關注。國際關係事務學者對《環球時報》表示,中方在此時間節點宣佈對美國離任官員制裁,既是對前任政府嚴重破壞中美關係者的合理反制,也是為未來中美關係「定下基調,劃清底線」。

中國外交學院國際關係研究所教授李海東。人民網圖片
中國外交學院國際關係研究所教授李海東表示,選擇這一時間節點傳遞出非常明確的信息:一方面懲戒前任政府官員,令他們認識到他們對中方的打壓、抹黑、誣陷一定會有後果,「做出的事情,總有一天需要還」。
「另一方面,這也是在為未來中美關係主動定下基調:美國在制定、實施對華政策時,必須尊重中方核心利益,遵守‘規則的底線’。」李海東分析稱,這將使未來美國政府在制定對華政策時更加謹慎,「任何想在美國政壇有所作為的人物,在涉華議題和行動上都不得不變得更為負責任」。
目前,剛剛就職上任的拜登政府尚未對此舉做出回應。不過,李海東認為,美方得知這個消息或許將感到「有些意外」,因為長久以來美國已習慣制裁他國,而非被他國制裁。但他表示,這正是中國外交策略日漸成熟的體現,未來中美關係將更加平等,這既意味著互惠,也意味著可以有對等制裁。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刁大明則表示,這一輪制裁的時間點和被制裁對象也再次充分印證近年來中國對美政策「主動設定議程」的特點:既不隨美國政策的變化起舞,也不會任由一些政客胡來。
他認為,選擇這些官員離任這一節點宣佈制裁,也顯示出中方希望穩定中美關係的克制與誠意:中國並非沒有制裁工具,只是不希望在其任期間制裁,導致他們做出更為瘋狂的舉動,給中美關係帶來更嚴重的實質傷害。
刁大明認為,就此次制裁具體而言,這是一種「對等性」的措施。「制裁名單上的官員在其任期完全從個人一己私利出發,極大破壞了中美關係,必須予以回應。」他強調,「決不能出現在台上打『中國牌』,下台後繼續吃『中國飯』的情況。」
復旦大學教授沈逸持類似觀點,他表示,這次制裁和以往不一樣的地方是提到了親屬以及相關企業和機構,傳遞出一個很清晰的信號:當這些官員通過旋轉門進入商界後,任何一家企業如果僱用了這些人,就要面臨中國市場的利益損失。比如出版社,如果想給他們出回憶錄在中國市場上賣,將再無可能。「清算的時候到了,就像中國人講究不是不報,時候未到。這些反華政客和企業別想再從中美關係的發展中獲得任何利益。」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