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中全會昨日閉幕,新華社透露,中共中央將於10月30日上午10時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除了在每五年一度黨大會之外,今次是第一次以「中共中央」為名舉辦的新聞發佈會,可見今次會議的份量。
據會議公報,全會聽取和討論了習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託作的工作報告,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
「五年規劃」是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南,從1953年至今,中國已經制定和實施了13個五年規劃。這次的「十四五」規劃,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前提條件下,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第一個五年規劃。
所以這次全會通過的經濟發展規劃建議意義相當重大,將成為直接建設現代化的第一個文件,前面都是為現代化打基礎。這個5年規劃制定得好不好、執行得好不好、能不能如期甚至超額完成,關係到後面25年的現代化。
這次全會也討論了2035年遠景目標。2035年不僅是開啟現代化新征程兩個階段中的第一個階段,而且它是中國現代化提前15年實現的一個標誌性事件。熟悉內地政情的人士就話,將2035年作為遠景目標,同五年經濟社會發展規劃進行統一考慮,其實是非常重大的歷史事件,是極其有意義的。
對於「十四五」計劃和2035遠景目標,習主席自然相當重視,要動員整個社會的力量,多方聽取意見,制定出一個最好的規劃。在五中全會前,舉辦了企業家、黨外人士、扎實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經濟社會領域專家、科學家、基層代表、教育文化衛生體育領域專家代表共七場座談會。
因此,相信今早破天荒第一次以「中共中央」名義舉行新聞發佈會 ,介紹五中全會會議精神,亦是重視對外解釋中國發展的舉措。正如全會公告提到,全會深入分析了中國發展環境面臨的深刻複雜變化,認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中國發展仍然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但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發展變化。而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國際力量對比深刻調整,和平與發展仍然是時代主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深入人心,同時國際環境日趨複雜,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加。
中共需要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域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同時,深刻認識中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帶來的新特徵新要求,認識錯綜複雜的國際環境帶來的新矛盾新挑戰,增強機遇意識和風險意識,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保持戰略定力,辦好自己的事,認識和把握發展規律,發揚鬥爭精神,樹立底線思維,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善於在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抓住機遇,應對挑戰,趨利避害,奮勇前進。
熟悉內地政情的人士同毛拍手講,要留意這個「底線思維」的重要訊號,表明中央高層對國際形勢的研判,既作好準備,亦係告訴外界,不要挑戰中國的底線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