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人民日報「勿謂言之不預也」文章 熱過iPhone12 央視再播海軍陸戰隊搶灘短片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人民日報「勿謂言之不預也」文章 熱過iPhone12 央視再播海軍陸戰隊搶灘短片

2020年10月16日 13:40 最後更新:10月17日 17:42

《人民日報》昨日(10月15日)發表了一篇《告台灣情治部門書》,喊話台灣情治人員不要被「台獨綁架」,要審時度勢,立即停止情報滲透活動,「莫要眷戀窮城,徘徊歧途,自尋絕路。勿謂言之不預也。」文章不但引起關注兩岸局勢人士的熱議,「勿謂言之不預也」這句話亦在內地的社交平台成為熱搜關鍵詞。

在內地的問答型社交媒體「知乎」上,一條「如何理解媒體發文《告台灣情治部門書》:勿謂言之不預也?」的問題,昨天開始一直位於平台熱榜,討論熱度高過iPhone12發佈的相關話題。

「勿謂言之不預也」話題熱爆過iPhone12。網上圖片

「勿謂言之不預也」話題熱爆過iPhone12。網上圖片

截止目前,台灣官方對「勿謂言之不預也」的宣示,啞然無聲。內地方面則繼續「文攻武備」。央視除了接連播出打擊台籍間諜的節目,國防軍事頻道昨晚播出海軍陸戰隊「蛟龍突擊隊」在南海某海域的實戰訓練影片,畫面顯示多輛戰車從海軍登陸艦內部駛出,進行快速搶灘登陸。

央視播出海軍陸戰隊搶灘登陸畫面。視頻截圖

央視播出海軍陸戰隊搶灘登陸畫面。視頻截圖

針對「勿謂言之不預也」是否真的是最後通牒,網上有不少討論。「知乎」其中的一條熱門回答是:「『勿謂言之不預也』是隨便說的麼?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最嚴重的外交警告!1962,1967,1978年,人民日報用『勿謂言之不預』作出宣示後,分別爆發了中印自衛反擊戰,珍寶島戰役,和中越自衛反擊戰……」

其實,《人民日報》的筆名一貫有其講究和內涵。今次《告台灣情治部門書》以「安平」筆名發表,有相似命名規律的有「鍾聲」(諧信代表中國聲音,談論國際問題)、國紀平(國際問題評論)、仲祖文(中組部文章)、鍾軒理(中宣部理論局)、鍾政軒(中央政法委宣)、柯教平(科技教育領域的評論)等等。「安平」意指安全部評論,「勿謂言之不預也」顯然是針對具體領域的最後通牒。

高人話,眼下中美對抗已經成為了新時代的世界格局主題,而中美對抗的破局點,就在台灣,中央也毫無懸念將台海作為第一戰略方向。當然,統一大業不可能一蹴而就,中國會有足夠的耐心,做好充分的準備。畢竟,上述「安平」這個筆名,還有另外一個典故:鄭成功收復台灣後,思念故土安平,將赤嵌城(熱蘭遮城)改名安平,從此海峽兩岸一衣帶水兩安平。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繼韓國人後,泰國人成了上海旅遊的新力軍,有網民笑稱,現在走在上海街頭,左耳韓語、右耳泰語。

最近一段時間,無論是迪士尼還是新天地,以及原來本地人都不太熱衷的北外灘小巨蛋、天安千樹等景點,都成了泰國遊客的「獨家私藏」。

最近一段時間,無論是迪士尼還是新天地,以及原來本地人都不太熱衷的北外灘小巨蛋、天安千樹等景點,都成了泰國遊客的「獨家私藏」。

在一個平日的下午一兩點左右,上海北外灘「小巨蛋」前已經排了十幾名遊客,其中80%左右估計是來自東南亞。相比於更大眾的豫園、外灘、陸家嘴、迪士尼,北外灘如此高密度的外籍遊客多少會讓人意外。

繼韓國人後,泰國人成了上海旅遊的新力軍

繼韓國人後,泰國人成了上海旅遊的新力軍

繼韓國人後,泰國人成了上海旅遊的新力軍

繼韓國人後,泰國人成了上海旅遊的新力軍

位於普陀區昌化路蘇州河河畔的一個山型購物中心「天安千樹」,則是另一個東南亞籍遊客們的私家心水地。有負責維持秩序的城管表示,每天下午開始,這裡就會有很多外國遊客,「看著像是泰國的,工作日還好,周末人更多。」天安千樹曾經因為設計被本地人吐槽,如今泰國人來了,商場人流都增加了不少。

北外灘「小巨蛋」、「天安千樹」等非傳統的外籍遊客旅遊目的地,甚至本地人都不感興趣的地方,為何會受到東南亞遊客的追捧?

北外灘「小巨蛋」、「天安千樹」等非傳統的外籍遊客旅遊目的地,甚至本地人都不感興趣的地方,為何會受到東南亞遊客的追捧?

北外灘「小巨蛋」、「天安千樹」等非傳統的外籍遊客旅遊目的地,甚至本地人都不感興趣的地方,為何會受到東南亞遊客的追捧?因為他們都是跟著社交網絡上的旅行攻略來的。

打開社交網絡,搜索泰語的上海旅遊攻略,既有讓中國遊客熟悉的地方,也有東南亞籍遊客們獨家偏愛的熱門地。南京東路上潮玩店掃貨、牛肉店吃自助,已經是很多東南亞遊客的必列清單。他們會去安福路、武康路上拍美美的照片,也會去淮海路上買國貨潮牌,會去INS新樂園、FOUND158蹦迪,也必不可少地會去迪士尼做一天公主/王子,還會去大董吃烤鴨、去洗浴中心狂炫自助餐,不禁讓人好奇泰國人深耕中國互聯網多久做出了這些攻略。

美食清單上有喝一杯喜茶,吃萊萊小籠、佳家湯包、小楊生煎,也有買吳江路的面包,打卡米其林粵菜或者本幫菜,問及理由,回答都是「我們那里沒有」。行程最後似乎都會落腳在各類甜品烘焙店,掃貨芝士蛋糕和披風卷,再要上足夠的冰袋,帶上飛機捎回家,就是最好的伴手禮分給朋友和家人。看完泰國人攻略,中國人都要重新玩一遍上海。

繼韓國人後,泰國人成了上海旅遊的新力軍

繼韓國人後,泰國人成了上海旅遊的新力軍

難怪有位跟拍師說:「我問他們要不要去東方明珠玩,他們都回答no tower, no tower。」

有泰國導遊表示,來上海的泰國人增多,主要是從免簽政策出台後,而近期暴增則因為正值泰國假期。「上海離得近,機票也便宜,淡季機票來回只要1000元左右,即使是旺季,機票也就是一千七八左右。」

口碑好也是一個重要原因,除了支付寶等方便使用外,更多人讚嘆上海「人很多,但交通秩序井井有條,管理得很好。」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