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茶葉有助去除水中重金屬? 研究揭:沖泡3至5分鐘可降低15%含鉛量

生活事

茶葉有助去除水中重金屬? 研究揭:沖泡3至5分鐘可降低15%含鉛量
生活事

生活事

茶葉有助去除水中重金屬? 研究揭:沖泡3至5分鐘可降低15%含鉛量

2025年03月19日 07:00

研究指出,茶葉有助去除水中重金屬,沖泡3至5分鐘可降低15%含鉛量。

研究揭:茶葉有助去除水中重金屬

飲茶除了有益健康外,還能去除水中重金屬?美國西北大學研究人員發現,茶葉有效去除水中的重金屬,包括鉛、鎘和鉻。2月24日,一項發表在《ACS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ACS食品科學與技術)期刊的研究指出,當茶葉或茶包浸泡在水中時,能夠吸附水中重金屬的帶電原子(稱為離子),進而有效降低重金屬物質的濃度。

示意圖

示意圖

飲茶益處可能與沖泡過程有關

該項研究的作者之一西北大學材料科學教授Vinayak Dravid表示,雖然不建議用茶葉作為日常水過濾的解決方案,但這一發現突顯了日常飲茶對於全球範圍內減少重金屬暴露的潛在貢獻。據了解,每天有超過50億杯茶被飲用,成為全球僅次於水的最常飲用飲料,茶葉的健康益處一直是科研關注的焦點。以往的研究集中於紅茶與綠茶中化學成分的健康效應,這些茶被認為能降低患癌症、中風和因心血管疾病導致的死亡風險,研究人員常將這些益處與植物中釋放的化學物質關聯起來,但並無懷疑其中可能與泡茶本身也有關係。

示意圖

示意圖

茶葉沖泡3至5分鐘可降低15%含鉛量

為了驗證這個假設,研究人員購買了多種茶葉,包括紅茶、綠茶、洋甘菊茶、烏龍茶、白牡丹茶和路易波士茶(散裝茶葉和茶包)。另外,研究人員還使用含有已知濃度重金屬離子的不同批次水來沖泡茶葉,並在不同浸泡時間後檢測這些重金屬離子的濃度,同時以不含茶葉的溶液作為對照。結果顯示:用標準方法沖泡一杯茶3至5分鐘,可以將水中的鉛離子濃度降低約15%。

紅茶吸附重金屬效果最佳

研究還指出,茶葉的類型和茶葉被研磨的細度對去除重金屬的效果有顯著影響,其中紅茶因發酵過程中葉子形成的褶皺結構,吸附重金屬的效果最好,包括鉛、鉻和鎘。

示意圖

示意圖

泡茶時間愈長去除污物效果最佳

茶包的材質也會影響去除重金屬的能力,其中以纖維素茶包效果最佳,而空的棉質茶包和尼龍茶包則沒有這種效果。不過,最重要的因素是泡茶的時間,泡茶時間愈長,去除污物的效果愈好。

長時間泡茶幾乎能吸附水中全部重金屬

西北大學材料科學家、第一作者Benjamin Shindel指出,任何浸泡時間較長或有表面積較高的茶都將會有效地修復更多重金屬,「有些人泡茶只有幾秒鐘,他們不會得到很多修復。但長時間泡茶,甚至像冰茶那樣過夜,將會回收大部分甚至接近全部的水中金屬」。

示意圖

示意圖

水質危機單靠茶葉難以解決問題

儘管這些發現給出了飲茶可能降低重金屬暴露的希望,但研究人員強調,在擁有良好水質系統的地區,重金屬濃度不足以使茶葉發揮重大作用。此外,對於水質危機,僅憑茶葉並不能完全解決問題。

飲茶可能有助降低與重金屬暴露相關的疾病發生

Benjamin Shindel表示,增加日常飲茶量可能會隨時間減少與重金屬暴露相關的疾病發生,「或許,它可以幫助解釋為什麼飲茶較多的人群,心臟病和中風的發病率可能比飲茶較少的人群低」。

穀雨節氣到來氣候變化大且濕度漸重,5貼士有助「健脾祛濕」,改善健康狀況。

穀雨到來氣候變化大

今日(4月20日)迎來春季最後一個節氣「穀雨」,意味著春天結束,夏天即將到來。在兩季轉換這段時期氣溫逐漸升高、雨量增加,天氣也會變得更加潮濕。由於春季和夏季氣候變化較大,人們的飲食和生活方式也會發生變化,導致人體的生理機能和情緒狀態受到影響。

示意圖。設計圖片

示意圖。設計圖片

穀雨養生重點:健脾祛濕

中醫認為,「濕邪」易阻滯脾胃,導致身體出現困倦、食慾不振及舌苔厚膩等症狀。因此穀雨時節,養生重點應放在「健脾祛濕」上,建議留意以下的「養生秘訣」!

飲食調理

1. 多吃祛濕食材

穀物豆類:薏米、赤小豆、芡實、山藥、小米等。

蔬菜:推薦冬瓜、苦瓜、茯苓、白蘿蔔、粟米須。

水果:木瓜(有助舒筋活絡)、蘋果(健脾作用)。

飲品:陳皮茯苓茶、赤小豆薏米水(體質虛寒者可加入生薑或紅棗)。

2. 減少攝取生冷及油膩食物

避免食用雪糕、冷飲、甜食及高脂食品,以免增加脾胃負擔。

雪糕。設計圖片

雪糕。設計圖片

調整生活習慣

1. 避免處於潮濕環境

雨天應及時擦乾頭髮和身體,並確保衣物晾乾後再穿著。另外,室內可運用除濕機或冷氣的除濕功能,保持空氣流通。

2. 適當進行體育鍛煉

日常可進行快步走、瑜伽或八段錦,輕微出汗有助於排出體內濕氣。同時避免長時間久坐,促進氣血循環。

3. 晚間泡腳驅寒

晚上可用艾葉、生薑煮水泡腳15至20分鐘提升陽氣,驅散濕寒。

泡腳。設計圖片

泡腳。設計圖片

中醫外治法

1. 艾灸適當穴位

常用於祛濕的穴位包括足三里、豐隆、陰陵泉、中脘穴,建議每週艾灸2至3次。

2. 拔罐或刮痧

可在背部膀胱進行拔罐或刮痧,幫助疏通經絡,排出體內濕氣。

情志調養

由於濕氣重可能導致人昏沉、情緒低落,建議保持心情舒暢並避免過度思慮,可適當聆聽輕快音樂或參與戶外活動,以疏肝解鬱。

其他注意事項

1. 濕熱體質

濕熱體質通常表現為口苦及舌黃苔,應在祛濕的同時清熱,可進食綠豆及苦瓜等食材。

2. 寒濕體質

寒濕體質通常表現為怕冷及舌白苔,應側重溫陽,可以添加生薑、花椒等食材。若出現嚴重症狀如水腫、關節痛等,建議及時就醫。

生薑。設計圖片

生薑。設計圖片

穀雨「養生食譜」助健脾祛濕

1. 薏米紅豆湯

材料:薏米100克,紅豆50克,冰糖適量。

做法:

紅豆和薏米提前浸泡2小時,將浸泡好的紅豆和薏米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清水,用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煮至紅豆熟爛,薏米開花,最後根據個人口味加入冰糖調味即可。

2. 冬瓜薏米排骨湯

材料:冬瓜500克,薏米100克,排骨500克,姜幾片。

做法:

將排骨洗乾淨汆燙去血水,緊接著將薏米洗淨、冬瓜去皮切塊後放入煲中,加入排骨和適量水用大火煮開,再轉小火煲2小時,最後加鹽調味即可。

3. 山藥豬肚雞湯

材料:豬肚半個,雞半隻,山藥200克,姜幾片。

做法:

豬肚清洗乾淨後與雞一同汆燙去除雜質,然後將山藥去皮切塊後,與豬肚、雞及薑片放入煲中,加適量水用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繼續煲2至3小時,鹽調味後即可食用。

4. 苦瓜排骨湯

材料:苦瓜2條,排骨300克,鹽少許。

做法:

將排骨洗淨後汆燙去血水,並將苦瓜切片去籽,緊接著全部放入湯鍋加適量水用大火煮,之後轉小火煮1小時,最後用鹽調味後即可。

穀雨時節抓住「健脾祛濕」的關鍵,結合飲食、運動及生活習慣的調整,可有效改善亞健康狀態,為迎接夏季做好準備。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