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新中式」拜年服春節熱銷 內地工廠日夜趕訂單 外國「潮人」也搶購

博客文章

「新中式」拜年服春節熱銷 內地工廠日夜趕訂單 外國「潮人」也搶購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新中式」拜年服春節熱銷 內地工廠日夜趕訂單 外國「潮人」也搶購

2025年01月30日 15:48 最後更新:15:54

當傳統刺繡碰撞現代設計,新中式服裝正掀起全球狂熱。內地工廠縫紉機日夜運轉趕訂單,年輕人穿它逛博物館、拍畢業照,連外國遊客也競相入手。這股融合文化與時尚的中國風潮,你跟上沒?

春節期間,為了能在走親訪友、同學聚會等社交場合中脫穎而出,不少消費者在挑選新衣時,將目標鎖定在新中式服裝上。內地電商平台京東銷售趨勢顯示,2024年新中式關聯搜索量同比增長328%,其中關聯度最高的為女裝品類。在內地社交平台小紅書上,關於「新中式」有超過1276萬篇筆記。

關於什麼是「新中式」服裝,其實沒有嚴格的定義,但從業者們普遍認為,將中國傳統元素與現代審美和實用功能相結合的服裝,都可以統稱為新中式服裝。

新中式服裝流行多年依然熱度不減,在今年,又呈現出新變化、新趨勢。

2024年9月27日,在山東曹縣大集鎮一家漢服基地,主播身穿漢服走秀。新華社圖片

2024年9月27日,在山東曹縣大集鎮一家漢服基地,主播身穿漢服走秀。新華社圖片

龍年春節,馬面裙作為「龍年戰袍」走紅社交媒體,山東曹縣的縫紉機「踩到冒煙」。一年過去,蛇年春節前夕,曹縣的生意依然火爆,新中式產品的訂單明顯增多。

曹縣大集鎮穿越大唐基地是一家做漢服批發的公司,銷售經理王元元告訴新華社記者,「四個導購員都不夠用,老闆每天都帶著七八個員工一起打包發貨。」

暗紋妝花織金緞馬面裙、方襟盤扣長裙、靈芝環紋提花短襖……杭州環北絲綢服裝城內,各式新中式服飾匯集。

在服裝城工作三四年的孫春玲告訴記者,大概從2024年12月開始,她主理的小玲批發商行就已進入訂單旺季,「目前每天的銷量大概在一兩千件,忙得不可開交。今年訂單量增加60%左右,近幾年一年比一年多。」

孫春玲分析說,新中式拜年服在顏色選擇上多以紅、黃等喜慶的顏色為主,且會融入大量祥雲、發財樹之類的紋樣,有著美好寓意。這與人們在春節討個好彩頭的想法不謀而合,走紅也是情理之中。

姐妹服飾主理人余紅梅做國風服裝已有20多年。據她介紹,近年來,隨著旅拍走紅,來自景點妝造店鋪的訂單也明顯增多。還有不少韓國、東南亞國家的遊客,對於新中式服飾也十分喜愛。

2025年1月10日,某平台主播直播展示新中式服飾。新華網圖片

2025年1月10日,某平台主播直播展示新中式服飾。新華網圖片

長期與主播合作帶貨的古頎服飾商行負責人洪吉告訴記者,通常情況下,品牌主播與合作主播每月的銷量大約是1萬件,「從2024年12月開始,每月能賣到近2萬件,月銷400萬元左右。」

2025年1月8日,紹興創丹紡織品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機器正忙碌地生產著中式風格的面料。新華網圖片

2025年1月8日,紹興創丹紡織品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機器正忙碌地生產著中式風格的面料。新華網圖片

許佳丹所在的浙江紹興創丹紡織品有限公司從事原創漢服面料已近十年,她告訴記者,「平時新中式布料每天大概賣1600米左右,春節前後每天能再多賣1000米。兩個月下來新中式布料總出貨量能達16萬米左右。目前工廠的機器已經增加到64台,工人有35個。」

「今年明顯感受到,兒童國風面料供不應求。」許佳丹表示,「很多媽媽春節不僅自己穿新中式服飾,還給寶貝也整一套親子裝,出街回頭率槓槓的。」記者注意到,在淘寶熱搜榜上,與親子裝拜年服相關的話題熱度持續攀升。

儘管春節是新中式銷售的旺季,但新中式的火卻在「四季」。

「過去,新中式服飾的受眾更多是『60後』等年紀較大的人群。」洪吉說,但近年來,人們逐漸對中華傳統文化產生認同感和歸屬感,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認識並愛上新中式。

在洪吉的店鋪里,「90後」、「80後」的消費者佔比達到70%以上。

「新中式產品自帶文化屬性和社交價值,對年輕人有很強的吸引力,他們願意將傳統文化作為表達自我態度的新方式‌。」杭州禾心服裝有限公司總經理舒紅艷表示。

社交媒體截圖

社交媒體截圖

不少年輕人穿著新中式,在博物館與文物來一場跨越千年的邂逅;在畢業季用雲肩與學士服搭配,盡顯東方韻味;漫步歐洲街道,與西方文化來一次碰撞。

在社交平台上,與新中式相關的話題總是收穫大流量。小紅書上,與新中式穿搭相關的筆記多達421萬篇;抖音上,#新中式穿搭#話題播放量達222.3億次。

山東曹縣小天鵝服飾有限公司負責人于靜認為,新中式服飾承載著豐富的中國傳統文化內涵,從傳統的圖案到工藝,每一個元素都能喚起消費者對民族文化的情感共鳴。消費者穿著新中式服飾,不僅僅是在追求一種時尚,更是在表達自己對中國文化的熱愛和認同。

在這股新中式熱潮席捲之下,不少外國人也開始為「東方元素」著迷,在天津生活的委內瑞拉青年吳瑞龍就是其中一員。來中國前,吳瑞龍在影視作品中看到演員穿著太極服等中國傳統服飾,對這種服裝產生了興趣。

「中國傳統服飾的顏色豐富多彩,風格也多種多樣,並且服裝的每個部分都有自己的意義,我特別喜歡。」他說,「這些服裝背後反映著當時中國人的生活習慣,特別是不同的類別都有不同的功能和作用,能夠幫助我更好瞭解中國的歷史和風土人情。」

社交媒體截圖

社交媒體截圖

在小紅書上,#外國人穿新中式#有201萬的筆記分享,他們試圖通過服飾與中國文化產生連接。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數據顯示,近三年來,新中式服裝相關產品GMV(商品交易總額)增速超過100%。2023年新中式服飾市場規模已達10億元級別。

新中式之所以能如此大範圍「吸粉」,與其呈現的「新」有很大關聯。

「新中式更能滿足現代生活方式和場景需求。」于靜說,傳統中式服裝在穿著方式和功能上可能會受到一定限制。比如古代的長袍大袖對於現代快節奏生活和一些特定的工作場景並不方便。新中式服裝對此進行了改進,有了更便於活動的款式。

「例如,新中式的改良旗袍,在保留旗袍修身、優雅的特點基礎上,將裙擺的長度縮短,開衩的高度也根據現代禮儀規範適當調整,讓穿著者在日常出行、上班等場景都能輕鬆駕馭。」于靜表示。

在面料的選擇上,會採用舒適透氣的天然纖維,如棉、麻、絲等,既保證美觀的同時,也十分注重穿著的舒適度和實用性。于靜分析說。

「時尚度高,搭配不受限制,也是新中式受到年輕人的歡迎‌的重要因素。」舒紅艷表示。

2024年3月29日,模特身穿馬面裙進行拍攝。新華網圖片

2024年3月29日,模特身穿馬面裙進行拍攝。新華網圖片

洪吉認為,「新中式發展至今已不能再簡單地模仿民國或清代等古典元素,而是要切入當下人們的審美需求,這樣做才更符合市場需求。」

他認為,新中式元素並不意味著整件衣服都是中式風格,而是在生活化的衣物上加入一些創新設計。「我們也正在嘗試將衛衣的面料與宋錦等常規新中式元素相結合。」

隨著新中式服飾的不斷改良,越來越多的人將其視作日常服飾,「消費者對新中式服飾的質量有更高的要求。就今年而言,做工精美的重工刺繡更受歡迎。」王元元表示。

對於新中式服飾後續發展,舒紅艷認為,隨著消費者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日益增強,以及新中式風格在全球範圍內的逐漸流行,融合了傳統工藝與現代設計的新中式產品將擁有更加廣闊的市場空間。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Tags:

拜年

繼韓國人後,泰國人成了上海旅遊的新力軍,有網民笑稱,現在走在上海街頭,左耳韓語、右耳泰語。

最近一段時間,無論是迪士尼還是新天地,以及原來本地人都不太熱衷的北外灘小巨蛋、天安千樹等景點,都成了泰國遊客的「獨家私藏」。

最近一段時間,無論是迪士尼還是新天地,以及原來本地人都不太熱衷的北外灘小巨蛋、天安千樹等景點,都成了泰國遊客的「獨家私藏」。

在一個平日的下午一兩點左右,上海北外灘「小巨蛋」前已經排了十幾名遊客,其中80%左右估計是來自東南亞。相比於更大眾的豫園、外灘、陸家嘴、迪士尼,北外灘如此高密度的外籍遊客多少會讓人意外。

繼韓國人後,泰國人成了上海旅遊的新力軍

繼韓國人後,泰國人成了上海旅遊的新力軍

繼韓國人後,泰國人成了上海旅遊的新力軍

繼韓國人後,泰國人成了上海旅遊的新力軍

位於普陀區昌化路蘇州河河畔的一個山型購物中心「天安千樹」,則是另一個東南亞籍遊客們的私家心水地。有負責維持秩序的城管表示,每天下午開始,這裡就會有很多外國遊客,「看著像是泰國的,工作日還好,周末人更多。」天安千樹曾經因為設計被本地人吐槽,如今泰國人來了,商場人流都增加了不少。

北外灘「小巨蛋」、「天安千樹」等非傳統的外籍遊客旅遊目的地,甚至本地人都不感興趣的地方,為何會受到東南亞遊客的追捧?

北外灘「小巨蛋」、「天安千樹」等非傳統的外籍遊客旅遊目的地,甚至本地人都不感興趣的地方,為何會受到東南亞遊客的追捧?

北外灘「小巨蛋」、「天安千樹」等非傳統的外籍遊客旅遊目的地,甚至本地人都不感興趣的地方,為何會受到東南亞遊客的追捧?因為他們都是跟著社交網絡上的旅行攻略來的。

打開社交網絡,搜索泰語的上海旅遊攻略,既有讓中國遊客熟悉的地方,也有東南亞籍遊客們獨家偏愛的熱門地。南京東路上潮玩店掃貨、牛肉店吃自助,已經是很多東南亞遊客的必列清單。他們會去安福路、武康路上拍美美的照片,也會去淮海路上買國貨潮牌,會去INS新樂園、FOUND158蹦迪,也必不可少地會去迪士尼做一天公主/王子,還會去大董吃烤鴨、去洗浴中心狂炫自助餐,不禁讓人好奇泰國人深耕中國互聯網多久做出了這些攻略。

美食清單上有喝一杯喜茶,吃萊萊小籠、佳家湯包、小楊生煎,也有買吳江路的面包,打卡米其林粵菜或者本幫菜,問及理由,回答都是「我們那里沒有」。行程最後似乎都會落腳在各類甜品烘焙店,掃貨芝士蛋糕和披風卷,再要上足夠的冰袋,帶上飛機捎回家,就是最好的伴手禮分給朋友和家人。看完泰國人攻略,中國人都要重新玩一遍上海。

繼韓國人後,泰國人成了上海旅遊的新力軍

繼韓國人後,泰國人成了上海旅遊的新力軍

難怪有位跟拍師說:「我問他們要不要去東方明珠玩,他們都回答no tower, no tower。」

有泰國導遊表示,來上海的泰國人增多,主要是從免簽政策出台後,而近期暴增則因為正值泰國假期。「上海離得近,機票也便宜,淡季機票來回只要1000元左右,即使是旺季,機票也就是一千七八左右。」

口碑好也是一個重要原因,除了支付寶等方便使用外,更多人讚嘆上海「人很多,但交通秩序井井有條,管理得很好。」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