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人形機械人登春晚「扭秧歌轉手絹」超穩 背後科技公司揭秘:全AI驅動綵排3個月

博客文章

人形機械人登春晚「扭秧歌轉手絹」超穩 背後科技公司揭秘:全AI驅動綵排3個月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人形機械人登春晚「扭秧歌轉手絹」超穩 背後科技公司揭秘:全AI驅動綵排3個月

2025年01月29日 15:03 最後更新:15:12

蛇年央視春晚展示傳統與高科技碰撞的精彩盛宴,當中以人形機械人與人類登台共舞「扭秧歌」最吸人眼球。這批動作靈巧的人形機械人係全AI驅動全自動,出品科技公司透露,花了3個月進行排練,舞台效果超乎預想。

機械人與人共舞 動作靈活整齊(央視春晚截圖)

機械人與人共舞 動作靈活整齊(央視春晚截圖)

今年春晚舞台上,由張藝謀導演,杭州宇樹科技、新疆藝術學院聯合表演的創意融合舞蹈《秧BOT》閃亮登場。節目中,一批人形機械人穿著花棉襖,與人類舞者共舞跳起了秧歌舞,轉手絹,動作靈活整齊,令人耳目一新。

據悉,這是由杭州宇樹科技公司的機器人H1,宇樹科技相關負責人也為大家解密機械人背後的有趣故事。

機械人為何會跳得這麽穩?

很多網友看過舞蹈後,第一個感覺是:跳得比真人還穩。對此,宇樹科技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是因為這些H1機械人身上裝備了高精度3D激光 SLAM 自主定位和導航、多智能體協同規劃、先進組網方案和全身AI運動控制,就像遊戲里的超級外掛,讓它們在舞台上走得穩穩當當,動作整齊得就像複製粘貼一樣。

機械人跳舞比真人還穩(央視春晚截圖)

機械人跳舞比真人還穩(央視春晚截圖)

機械人能「聽懂」音樂?

作為全球首款能完成原地空翻的全尺寸電驅人形機械人,這些機械人的最大關節扭矩能達到 360 N・m,同時還配備了360°全景深度感知技術,就像長了無數雙眼睛,周圍環境看得一清二楚。

更神奇的是,通過先進的AI算法,它們還能「聽懂」音樂,不僅可以跟上音樂的節奏,還能像人類一樣感受到舞蹈動作背後的那種韻味,然後根據音樂實時調整動作,跳出來的舞蹈又穩又好看。

轉手絹有沒有綁繩子?

對於有網民猜測機械人轉手絹時是否有綁繩子。宇樹科技相關負責人則澄清指,絕對沒有綁繩子,它們轉手絹、飛手絹的速度和花樣比雜技演員還厲害,是因為機械人腕部電機搭載的創新拋放線機構。

轉手絹速度花樣比雜技演員還厲害(央視春晚截圖)

轉手絹速度花樣比雜技演員還厲害(央視春晚截圖)

而這背後,可是一系列超硬核的技術在支撐,比如高精度3D激光SLAM定位和導航技術,讓它們在複雜的舞台環境里也能精準找到自己的位置;先進組網方案和時間同步技術,保證它們在複雜的網絡環境里也能穩定連接;強大的集群協同控制系統,讓它們能應對各種突發情況,就算舞台上突然「狀況百出」,也能完美控制。

AI強化綵排3個月 效果超過設想

宇樹科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其實我們更多是通過AI強化學習,讓機器人能夠去自主的去跳舞,然後自主去導航。這個舞蹈我們花了將近3個月的時間才排練出這樣的效果。」、「舞台呈現出來的效果,肯定超出了我們之前的設想。」

綵排3個月最終效果超過設想(央視春晚截圖)

綵排3個月最終效果超過設想(央視春晚截圖)

一歲半的H1 再次驚艷全世界

宇樹科技創辦於2016年,「杭州六小龍」之一,是人形機械人、四足機械人領域佼佼者。今年春晚舞台上亮相的H1機械人,於2023年8月首次在北京世界機械人大會亮相;2024年,H1又跑去英偉達GTC大會,展示它的獨門絕技,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同年底,H1登上張藝謀導演的《澳門2049》長期駐場舞台劇,為期兩年,和國際大師們一起玩科技與藝術的跨界融合。

機械人登上春晚再次驚艷全世界(央視春晚截圖)

機械人登上春晚再次驚艷全世界(央視春晚截圖)

一路狂飆,一歲半的H1登上了央視春晚的舞台,在張藝謀導演的《秧BOT》中跳起了AI機械秧歌,再次驚艷全世界。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繼韓國人後,泰國人成了上海旅遊的新力軍,有網民笑稱,現在走在上海街頭,左耳韓語、右耳泰語。

最近一段時間,無論是迪士尼還是新天地,以及原來本地人都不太熱衷的北外灘小巨蛋、天安千樹等景點,都成了泰國遊客的「獨家私藏」。

最近一段時間,無論是迪士尼還是新天地,以及原來本地人都不太熱衷的北外灘小巨蛋、天安千樹等景點,都成了泰國遊客的「獨家私藏」。

在一個平日的下午一兩點左右,上海北外灘「小巨蛋」前已經排了十幾名遊客,其中80%左右估計是來自東南亞。相比於更大眾的豫園、外灘、陸家嘴、迪士尼,北外灘如此高密度的外籍遊客多少會讓人意外。

繼韓國人後,泰國人成了上海旅遊的新力軍

繼韓國人後,泰國人成了上海旅遊的新力軍

繼韓國人後,泰國人成了上海旅遊的新力軍

繼韓國人後,泰國人成了上海旅遊的新力軍

位於普陀區昌化路蘇州河河畔的一個山型購物中心「天安千樹」,則是另一個東南亞籍遊客們的私家心水地。有負責維持秩序的城管表示,每天下午開始,這裡就會有很多外國遊客,「看著像是泰國的,工作日還好,周末人更多。」天安千樹曾經因為設計被本地人吐槽,如今泰國人來了,商場人流都增加了不少。

北外灘「小巨蛋」、「天安千樹」等非傳統的外籍遊客旅遊目的地,甚至本地人都不感興趣的地方,為何會受到東南亞遊客的追捧?

北外灘「小巨蛋」、「天安千樹」等非傳統的外籍遊客旅遊目的地,甚至本地人都不感興趣的地方,為何會受到東南亞遊客的追捧?

北外灘「小巨蛋」、「天安千樹」等非傳統的外籍遊客旅遊目的地,甚至本地人都不感興趣的地方,為何會受到東南亞遊客的追捧?因為他們都是跟著社交網絡上的旅行攻略來的。

打開社交網絡,搜索泰語的上海旅遊攻略,既有讓中國遊客熟悉的地方,也有東南亞籍遊客們獨家偏愛的熱門地。南京東路上潮玩店掃貨、牛肉店吃自助,已經是很多東南亞遊客的必列清單。他們會去安福路、武康路上拍美美的照片,也會去淮海路上買國貨潮牌,會去INS新樂園、FOUND158蹦迪,也必不可少地會去迪士尼做一天公主/王子,還會去大董吃烤鴨、去洗浴中心狂炫自助餐,不禁讓人好奇泰國人深耕中國互聯網多久做出了這些攻略。

美食清單上有喝一杯喜茶,吃萊萊小籠、佳家湯包、小楊生煎,也有買吳江路的面包,打卡米其林粵菜或者本幫菜,問及理由,回答都是「我們那里沒有」。行程最後似乎都會落腳在各類甜品烘焙店,掃貨芝士蛋糕和披風卷,再要上足夠的冰袋,帶上飛機捎回家,就是最好的伴手禮分給朋友和家人。看完泰國人攻略,中國人都要重新玩一遍上海。

繼韓國人後,泰國人成了上海旅遊的新力軍

繼韓國人後,泰國人成了上海旅遊的新力軍

難怪有位跟拍師說:「我問他們要不要去東方明珠玩,他們都回答no tower, no tower。」

有泰國導遊表示,來上海的泰國人增多,主要是從免簽政策出台後,而近期暴增則因為正值泰國假期。「上海離得近,機票也便宜,淡季機票來回只要1000元左右,即使是旺季,機票也就是一千七八左右。」

口碑好也是一個重要原因,除了支付寶等方便使用外,更多人讚嘆上海「人很多,但交通秩序井井有條,管理得很好。」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