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打鐵花、慶陽剪紙……開場即騷16種非遺!蛇年春晚獻「中式美學」盛宴

博客文章

打鐵花、慶陽剪紙……開場即騷16種非遺!蛇年春晚獻「中式美學」盛宴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打鐵花、慶陽剪紙……開場即騷16種非遺!蛇年春晚獻「中式美學」盛宴

2025年01月29日 12:24 最後更新:12:41

作為農曆新年的重頭戲,蛇年春晚(春節聯歡晚會)再度為大家帶來閤家歡節目,更呈現出一場精美絕倫的「中式美學」盛宴,當中豐富的「非遺元素」令人不禁驚歎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

蛇年春晚如一場「中式美學」盛宴(央視截圖)

蛇年春晚如一場「中式美學」盛宴(央視截圖)

今年是中國春節申遺成功後的首屆春晚,非遺元素與現代科技融合AR、裸眼3D等創新形式下,令中國傳統文化煥發新生,中式美學又有了新詮釋,而精彩的節目中原來藏著眾多非遺彩蛋,令觀眾看得目不暇接。

2025蛇年春晚充滿「非遺元素」(央視截圖)

2025蛇年春晚充滿「非遺元素」(央視截圖)

開場1分鐘即展示多達16種非遺

打鐵花、慶陽剪紙……一個開場16種非遺!在春晚「開場視覺秀」裏短短1分鐘內就展示了16種非遺,包括打鐵花、慶陽剪紙、東明糧畫制作技藝、傳統植物染料染色技藝、繩結技藝、北京絹花、揚州絨花、青神竹編、洛陽牡丹瓷、英山纏花、南京雲錦木機妝花手工織造技藝、濰坊風箏、溫州螺鈿、成都漆藝、羌繡、布糊畫等等。

2024年申遺成功的「北京中軸線」(央視截圖)

2024年申遺成功的「北京中軸線」(央視截圖)

此外,各種非遺元素亦貫穿春晚全場。今年央視總台春晚再次以傳統文化為創作靈感,帶領大家沉浸式走近2024年申遺成功的「北京中軸線」,重新認識凝結中國人智慧的鬥拱與榫卯,領略千載流傳的中式美學。

蛇年舞台上演經典《白蛇傳》

適逢蛇年,當然少不了中國經典的傳統神話故事《白蛇傳》,不僅集齊京劇、粵劇、川劇、越劇四大傳統劇種,還邀來中國人心目中最經典的許仙、白娘子代表,港星葉童、趙雅芝上演精彩「借傘」戲碼,而當中亦暗藏非遺元素,原來他們所拿的便是國家級非遺「西湖綢傘」,以其獨特的魅力被譽為「西湖之花」。

《白蛇傳》中出現非遺「西湖綢傘」(央視截圖)

《白蛇傳》中出現非遺「西湖綢傘」(央視截圖)

邀來港星葉童、趙雅芝上演精彩「借傘」戲碼(央視截圖)

邀來港星葉童、趙雅芝上演精彩「借傘」戲碼(央視截圖)

太極遇上書法 草書神與意躍然「台」上

在中國傳統文化里蛇是靈性、智慧和生命力的象征,而蛇和中國書法也有著不解之緣,《筆走龍蛇》用國家級非遺太極拳,展現草書書法的神與意。

非遺太極遇上書法(央視截圖)

非遺太極遇上書法(央視截圖)

非遺魚燈遊弋人間

讓無數名家流連忘返的江南,時至今日依然美得令人心顫,遊了600年的非遺魚燈燈火絢爛中遊弋人間。在今年的春晚亦出現了漂亮的非遺魚燈,在夜色下格外迷人。

非遺魚燈遊弋人間(央視截圖)

非遺魚燈遊弋人間(央視截圖)

傳統非遺迸發激情 潮起英歌舞

英歌舞是首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眾人齊舞時鼓槌翻飛,步伐鏗鏘,氣勢如虹,被網友稱為「最強過年氛圍組」。如今火遍全網的英歌舞亦登上春晚了!一曲《潮起舞英歌》以非遺之美唱未來之歌,在激情澎湃中舞出無與倫比的天地之美。而英歌舞的演員中,有一位叫陳楷銘的7歲小男孩是家中英歌舞的第四代傳人,學習英歌舞已經4年多更登上春晚舞台做領舞了!

潮爆英歌舞登上春晚(央視截圖)

潮爆英歌舞登上春晚(央視截圖)

非遺英歌舞(央視截圖)

非遺英歌舞(央視截圖)

機械人登春晚 靈活轉手絹

除了中華傳統文化 蛇年春晚亦有不少創新,當中最引人關注的莫過於,機械人與人類同台共舞,穩穩地轉起了手絹。春晚演播廳還出現超大月亮孩子們和「航天員」輕輕觸碰,一起遨遊太空,暢想未來。另有中外元素大碰撞,包括美國搖滾樂團One Republic,上演一出超酷的跨越國界搖滾大合唱。

機械人與人共舞(央視截圖)

機械人與人共舞(央視截圖)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繼韓國人後,泰國人成了上海旅遊的新力軍,有網民笑稱,現在走在上海街頭,左耳韓語、右耳泰語。

最近一段時間,無論是迪士尼還是新天地,以及原來本地人都不太熱衷的北外灘小巨蛋、天安千樹等景點,都成了泰國遊客的「獨家私藏」。

最近一段時間,無論是迪士尼還是新天地,以及原來本地人都不太熱衷的北外灘小巨蛋、天安千樹等景點,都成了泰國遊客的「獨家私藏」。

在一個平日的下午一兩點左右,上海北外灘「小巨蛋」前已經排了十幾名遊客,其中80%左右估計是來自東南亞。相比於更大眾的豫園、外灘、陸家嘴、迪士尼,北外灘如此高密度的外籍遊客多少會讓人意外。

繼韓國人後,泰國人成了上海旅遊的新力軍

繼韓國人後,泰國人成了上海旅遊的新力軍

繼韓國人後,泰國人成了上海旅遊的新力軍

繼韓國人後,泰國人成了上海旅遊的新力軍

位於普陀區昌化路蘇州河河畔的一個山型購物中心「天安千樹」,則是另一個東南亞籍遊客們的私家心水地。有負責維持秩序的城管表示,每天下午開始,這裡就會有很多外國遊客,「看著像是泰國的,工作日還好,周末人更多。」天安千樹曾經因為設計被本地人吐槽,如今泰國人來了,商場人流都增加了不少。

北外灘「小巨蛋」、「天安千樹」等非傳統的外籍遊客旅遊目的地,甚至本地人都不感興趣的地方,為何會受到東南亞遊客的追捧?

北外灘「小巨蛋」、「天安千樹」等非傳統的外籍遊客旅遊目的地,甚至本地人都不感興趣的地方,為何會受到東南亞遊客的追捧?

北外灘「小巨蛋」、「天安千樹」等非傳統的外籍遊客旅遊目的地,甚至本地人都不感興趣的地方,為何會受到東南亞遊客的追捧?因為他們都是跟著社交網絡上的旅行攻略來的。

打開社交網絡,搜索泰語的上海旅遊攻略,既有讓中國遊客熟悉的地方,也有東南亞籍遊客們獨家偏愛的熱門地。南京東路上潮玩店掃貨、牛肉店吃自助,已經是很多東南亞遊客的必列清單。他們會去安福路、武康路上拍美美的照片,也會去淮海路上買國貨潮牌,會去INS新樂園、FOUND158蹦迪,也必不可少地會去迪士尼做一天公主/王子,還會去大董吃烤鴨、去洗浴中心狂炫自助餐,不禁讓人好奇泰國人深耕中國互聯網多久做出了這些攻略。

美食清單上有喝一杯喜茶,吃萊萊小籠、佳家湯包、小楊生煎,也有買吳江路的面包,打卡米其林粵菜或者本幫菜,問及理由,回答都是「我們那里沒有」。行程最後似乎都會落腳在各類甜品烘焙店,掃貨芝士蛋糕和披風卷,再要上足夠的冰袋,帶上飛機捎回家,就是最好的伴手禮分給朋友和家人。看完泰國人攻略,中國人都要重新玩一遍上海。

繼韓國人後,泰國人成了上海旅遊的新力軍

繼韓國人後,泰國人成了上海旅遊的新力軍

難怪有位跟拍師說:「我問他們要不要去東方明珠玩,他們都回答no tower, no tower。」

有泰國導遊表示,來上海的泰國人增多,主要是從免簽政策出台後,而近期暴增則因為正值泰國假期。「上海離得近,機票也便宜,淡季機票來回只要1000元左右,即使是旺季,機票也就是一千七八左右。」

口碑好也是一個重要原因,除了支付寶等方便使用外,更多人讚嘆上海「人很多,但交通秩序井井有條,管理得很好。」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