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這個國家活成自己討厭的樣子

博客文章

這個國家活成自己討厭的樣子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這個國家活成自己討厭的樣子

2024年12月17日 19:32 最後更新:20:57

有人說年紀大了,就會活成自己年輕時討厭的樣子。這句話用來形容美國真是再正確不過了,美國現在活成就是她過去討厭的樣子。

我年青的時候讀著美國政治學的書,當時美蘇冷戰,美國天天批評蘇聯等共產主義國家,說他們靠謊言過活,管治貪腐,老人政治,這些國家遲早會崩潰。但看看美國如今的狀況,正好和她當日對敵形容的情況,一模一樣。

一,謊言。美國當年說蘇聯等共產主義國家,日日講大話,做虛假宣傳,說自己國家生活得很好,美國生活得很差。但現實剛好相反,蘇聯的制度只靠謊言來支撐。

現在看美國對新疆的描述,才知道什麼是謊言。

美國至今制裁了40間新疆企業,當中很多是和新疆棉花有關。美國謊稱新疆強逼維族人勞動,甚至說中國用童工去製造棉花,所以要制裁新疆棉。但現實上說新疆強逼勞動已經是天方夜譚,還要說新疆使用童工,恐怕這只有美國人才能想像得出來。

12月15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書記馬興瑞在烏魯木齊,會見了前來出席新疆的就業和社會保障國際研討會的中外嘉賓。馬興瑞話,美國等西方一些國家憑空捏造中國新疆存在所謂「強逼勞動」等謊言,完全是不符合實際的,中國新疆必將朝著既定目標闊步前進。

美國的謊言的確打擊了新疆企業,一間接受訪問的羊毛衣製造廠表示,受到美國制裁的打擊,他們的銷量下跌了3成,本來僱用700多名員工,現被逼裁減人手至500多人。就因為美國的謊言,不斷在影響新疆維族人的就業。

為何美國特別要針對新疆的棉花?很多人都莫名其妙,原來美國人對棉花甚有執著,美國就是依靠大面積種植棉花,奠定如今世界第一的地位。大家可以讀一讀斯亨·貝克特的《棉花帝國》,這本書講到以棉花工業聯動的6大洲發展歷史,描述了資本主義全球化的過程。美國明知中國沒有什麼童工在新疆強逼勞動,還要打擊新疆棉花,因為棉花就是一個國家工業崛起的象徵。

二,貪腐。曾幾何時,在美國的話術中,共產國家是貪腐的代表,美西方資本主義社會是廉潔的象徵。當年美國就大力攻擊朝鮮等國家的家族政治,指金日成死後就傳位給兒子金正日,金正日死後就傳位給兒子金正恩。

不過這種裙帶政治,如今在美國比比皆是,特朗普就是委任自己的親家、大女兒伊萬卡的家翁查爾斯.庫什納出任駐法大使。此君還曾因為刑事罪案入獄,亦是在特朗普第一個任期獲得赦免。說到赦免,拜登在落任之前就違反承諾,赦免他本來已經認罪的兒子亨特。這種家族式貪腐,可以在美國公然出現,在號稱公平的民主制中發芽生長,令人嘖嘖稱奇。

第三,老人政治。當年美國就譏笑蘇聯是老人政治,70多歲的勃列日涅夫還在當蘇共總書記。你看看美國,1960年,43歲的甘迺迪就當上總統,甚至年青到46歲就被人暗殺死了,這位總統任內還在10天之內解決了古巴導彈危機,這就是美國的高效的政治了。

如今看來,美國這種講法變成笑話。現今美國,老人政治充斥著政壇,高齡84歲的佩洛西仍霸著美國眾議員的位置不放,剛在11月的選舉中再次連任。佩洛西由於年紀太大還到處走動,在盧森堡外訪時,就從高處摔下,跌碎了髖骨,要置換髖關節。候任總統特朗普,也高齡78歲了。美國當年譏諷的蘇聯老人政治代表勃列日涅夫,其實在76歲已經過身,他還沒有佩洛西和特朗普那麼老呢。

美國花了幾十年,如今終於活成她討厭的樣子。如果這就是美式民主制度的發展,的確令人大開眼界,她還憑什麼向中國指手畫腳呢?恐怕美國這個國家,已完美地研發出濫用民主制的方法,正在步向「晚美」階段了。

盧永雄

美國有病叫其他人吃藥,這已經是他們的慣技了。

美國的問題是負債過巨,不可持續。現在特朗普政府內部有兩派,「癲喪派」以白宮經貿顧問納瓦羅為主導,那個所謂「海湖莊園協議」就是由這派人提出,要強逼其他國家貨幣升值、讓美元大幅貶值;並且逼使其他國家接受以100年無息美債,置換他們現在持有的美債。這是1985年《廣場協議》的瘋狂版,本質等同賴債。

另外一派是「理性派」,這派人在美國商場打滾多年,太瘋狂的話說不出口,他們以財長貝森特和商務部長盧特尼克爲首。貝森特指,美國總統特朗普的目標並不是想中美經濟鉤,美方希望中國經濟向消費傾斜,而美國經濟則向製造業傾斜。這幫人的背後設想,最近在《華爾街日報》披露的版本露出端倪,內地《深圳衞視直新聞》也作出解讀。

《華爾街日報》在4月23日報道稱,特朗普政府考慮將對中國商品徵收的關稅,由145%削減到50%至60%,以緩解當前的緊張局勢。這就是所謂將之後兩國的報復性關稅減除,而美國對中國商品就保留約54%的關稅,當中包括20%是最開初的所謂源自芬太尼問題的加稅,以及34%是打着「對等名義」的追加關稅。

《華爾街日報》引述知情人士說,特朗普還是考慮類似2024年衆議院中國問題委員會提出的分級方法,稱將中國對美國的出口商品分成戰略品與非戰略品兩類,所謂戰略品就是美方需要脫鉤的重點領域,如機牀、蘋果產業鏈等。中國對美這部分的出口達1450億美元,約佔中國對美出口的三分之一,這部分的關稅將在5年內逐步加至100%。而非戰略品涉及大約是2939億美元,則被設定爲所謂最低的35%關稅。這種加稅實際上也是一種結構性脫鉤,在中國的眼中當然也不可接受。

美國總將自己的問題轉嫁於人,認爲美國如今債台高築,是因爲以中國爲首的其他國家,對美國有大幅貿易盈餘所致。所以美國一方面想賴債,將負債透過所謂置換成爲100年的無息美債,等如一筆抹去。另一方面是透過增加關稅,讓製造業回流美國,美國人買美國貨,這就是所謂美國經濟向製造業傾斜;而中國對美國有這麼大的貿易順差,主要是因爲中國的產能過剩,所以就叫中國自己增加消費,去吸納這些過剩的產品,這就是所謂中國經濟向消費傾斜。

當然即使特朗普政府內所謂理性的一派,說出來的一套其實也是完全違反國際貿易基本原理。先不論美國自己本身能不能夠頂得住高關稅的衝擊,真正核心問題是美國產品無競爭力,美國難以向製造業傾斜,因爲美國既缺乏勞工,美國人不願意去工廠打工,亦缺乏技術,荒廢了幾十年的製造業,不是說變就可以變出來。美國有病不去醫,卻叫他人吃藥的方法,不能真正解決問題。

真正能治美國病的藥方是「美國人要向工作傾斜,美國政府要向削支傾斜」,才可以令美國減少負債,增加收入,重回財政健康的軌道。

但美國過去54年,卻走著相反的路。美國從1971年由尼克遜宣布脫離金本位制度開始,就展開了一場瘋狂大花錢之旅。在此之前,美元和黃金掛鉤,發行美元要有黃金儲備支持,控制了美元的發行量。但尼克遜在一夜之間廢除金本位制,美國的印鈔和負債就如脫僵野馬,一發不可收拾。1971年,美國的國債總量只是4千億美元,如今是36.8萬億美元,國債增加了91倍。而1971年美國的GDP是1.2萬億美元,去年美國的GDP是29.2萬億美元,GDP只增加了23倍。發債和經濟增長不成比例。

客觀的效果就是令美元急速貶值。在金本位脫鉤那一年,1安士黃金只是45美元,如今黃金漲到3351美元。以相對於黃金來計,美元等如貶值了98.7%。投資界因爲黃金沒有息,經常有一個「十年黃金變爛銅」的市場傳說。如果黃金是爛銅的話,美元就簡直如廢紙一張,毫無價值,關鍵在於美國濫印美鈔。

在過去50多年,美國瘋狂發鈔和借貸之下,美國人根本無痛。最後的痛楚是在1980年,時任聯儲主席的保羅獲加透過大幅增加聯邦基金利率至20厘,以控制通脹,但是在他之後,到格林斯潘接任,基本上一見到經濟下滑就大幅減息,美國人遇上任何危機也不用捱,都是用寛鬆銀根去解決。到2008年金融海嘯,當時聯儲局主席伯南克決定把利息減到零還不止,還連續進行多輪量化寬鬆,最具創意的是美國自己印銀紙買回自己發行的國債。

在寛鬆的銀根支持下,美國人那用努力工作,「Work Life Balance」(工作生活平衡)的理念應運而生,實際上就是少做多收,一有事就有政府放水救助,不夠就印錢推高資產市場搭夠。懂得玩這個資本遊戲的美國人,去炒點股票,即使不工作,都可以享受很好的生活。而美國政府的營運理念也相通,自90年代克林頓政府後,就無一個政府真正能控制開支。執政黨只要發動政府機器大力花錢,就可買到選票。兩年一小選,四年一大選,美國政府就進入一個瘋狂花錢的惡性循環中,試問在這樣的環境下,美國怎能不債台高築呢?中國即使一毛錢貨物也不賣給美國,美國人都會從其他地方買更貴的商品來享用,而不是變成勤儉致富。

美國自己有病,不從根源醫治,就想掠奪其他國家填數,或者以為關上貿易大門就可以平衡,這樣美國的病是永遠無法治好,最後只會爆煲收場。而關稅戰,只會令美國的炸彈提早爆發。

盧永雄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