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楊律師示範如何求情

博客文章

楊律師示範如何求情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楊律師示範如何求情

2024年09月05日 19:13 最後更新:12月31日 16:07

「35+」顛覆案被告求情結束,細看這些人的求情理由,的確令人對人生有更多感悟。

被定罪的罪犯向法庭求情。法官考慮是否減刑的關鍵因素之一,是被告有沒有悔意(Remorse),這方面的原則清楚不過,而律師應該最清楚求情的本意。不過看到「35+」 案被告的求情,令人質疑部份代表律師是否懂得法律。認罪的被告可以分為幾類:

第一是正確求情類,其中身為大律師的楊岳橋可以說是佼佼者。楊岳橋在2017年出席聲援反東北案被告集會時表示,因為反東北案而被判入獄的人,「這個案底是令他們人生變得更加精彩」。外界回想此事,很想知道楊岳橋怎樣為自己求情。

楊岳橋親自撰寫求情信,由代表他的資深大律師蔡維邦在庭上宣讀,表示「對犯案感到難堪和後悔,當初應該拒絕否決財政預算案,不應幼稚和盲目地反對政府,令政治形勢惡化,而且連累黨友」。他直言對犯案感到「羞恥」。由於楊岳橋是認罪的被告,再加上他的求情是直接表達悔意,這種是最典型的求情。

第二是玩弄技巧類。比較多的被告一方面希望求情獲得減刑,另一方面又不想承認犯錯,以免被指為「二五仔」,所以主要就一些技術問題爭辯,例如蓄意調低自己的參與度,就如首被告戴耀廷的代表資深大律師黃繼明指,戴耀廷並非「首要分子」,屬於最低級的「其他參與者」類別,應該判刑2年。法官陳仲衡反問,黃繼明把戴歸類為「其他參與者」,那黃認為案中誰是「首要分子」?

另外有些被告求情時指,自己本身都不相信計劃可以實現,通俗點說只是「齋噏」,例如代表范國威的大律師吳靄儀辯稱,「35+」計劃根本無法實現。但法官陳慶偉質問,若各被告真誠不相信計劃會成功,是否代表當初他們在所謂「初選」中利用35+計劃拉票造勢,只是欺騙所謂「初選」中投票的市民?吳靄儀辯稱選民投票的理由很多。

第三類是政治宣傳類。有一些被告擺明不會認錯,知道愈講就愈會變成不是減刑,而是加刑,例如像何桂藍那樣,索性由代表律師宣示自己並無案底,然後就沒有其他要說的。

比較特別的是任職護士的余慧明,她的代表律師在庭上讀出余慧明親自撰寫的求情信,提及她時至今日仍認為自己「全無過錯」。法官陳慶偉馬上阻止辯方繼續讀出內文,批評「這根本不是求情信,這是政治言論,法庭之外,隨便你,你喜歡可以走到街上說,但不要在我的法庭內朗讀」。

法官李運騰亦質疑,余慧明的求情信內容不見對余減刑有何幫助。辯方律師解釋稱,上述是余慧明還押後得出的想法,陳慶偉官反駁指「要讀便在法庭外讀,無論如何我都看不到當中有任何悔意,儘管我們不要求被告表露悔意。」辯方試圖再解釋,余慧明政治經驗有限,對定罪存在「真誠疑問」,若表達悔意或令人質疑其信念,陳慶偉官回應道:「那就不要求情,你大可不必求情!」

律師作為法院人員(Officer of the court),其實有責任合理地代表被告在庭上發言,代表被告在庭上宣讀政治宣言不單其行為不當,其代表律師亦有問題。

總括而言,法律就是法律,法律有其自身的原則。即使普通人不懂,代表律師甚至是被告如身為律師,就應該要明白。看這些被告求情,大多既想減刑,又想維持自己的顏面,的確可以看出人生百態。最後要問:「早知今日,又何必當初?」

盧永雄

一條價值100萬的問題:到底一個負資產的富豪有錢,還是一個有過千萬淨資產的中產有錢呢?我認爲,隨時會破產的富豪,窮得不成,不止比中產窮,甚至比一個銀行只有100元存款但無負債的草根階層窮。這個瀕臨破產的富豪,就是美國了。

在關稅戰打得火熱的4月15日,白宮發言人萊維特宣讀了美國總統特朗普的聲明,其中有幾句是這樣說的,「中方想要我們擁有的東西,每個國家都想要我們擁有的東西--美國消費者,或者換句話說,他們需要我們的錢」。

但真正的問題是,美國有錢嗎?美國沒有錢,美國只有債。看著美國國債時鐘的最新統計,美國國家負債達36.8萬億美元,很快就要到達37萬億這個數字。回想2008年的時候,美國國債總量才是10萬億美元,17年過去,美國國債就增加了接近27萬億,非常可怕。

特朗普最近突然跪低,聲稱很快要大幅降低中國的關稅。中美互加關稅,就好像一個膽小鬼遊戲,大家開着跑車面對面直衝,誰人膽小轉軚,誰人就輸了。現在特朗普就是那個眨了眼、轉了軚的膽小鬼,他怕什麼呢?有人說他怕物價飆升,美國消費者怒罵;也有人說他怕中國自4月開始不買美國的天然氣,天然氣根本無處貯存;亦有人說農民賣不出大豆,正在找他晦氣;更有人說單是美股大跌,也足夠搞到特朗普心煩意亂。

不過,看來特朗普真正怕的,是一場債災,正在悄無聲息的淹至。如果美國國債的債價崩潰,最後美股和美元亦會雪崩,將是一個融化性的災難,堪比2008年的金融海嘯。最近美國債價連續兩次單日內急跌,已經如同煤礦裡面的金絲雀死那樣,煤氣泄漏的味道,已經很濃了。

美國的債災不是白說的,還有期限,主要是今年美國有大量債務到期,美國財政部要發行新債頂舊債,但面對需求不足的難題。今年美國的國債到期量是8.5萬億美元,單是6月份就已經有5.8萬億美元的債務到期要重新發行,已佔2024年美國GDP的22%。而6月到期的債務以5年期的短期國債爲主,佔4萬億美元,主要是在2020年新冠疫情期間,為派錢紓困而發行的國債,發行時利率只是1.8厘,如今利率已經飆升。

更大的問題是,市場的需求極其疲軟,最近美國財政部拍賣債務的表現都很差。本來市場不接貨,可以叫美聯儲接貨,但是美聯儲今年要繼續縮表1.2萬億美元,是要減持而不是增持美債。即使今年發行的8.5萬億新債如期去貨,如果平均利率高達4.5厘的話,也會令財政負擔大幅增加。

上述只是遠慮,6月新債能否去貨是近憂。如關稅戰持續,還有特朗普每天都說要炒了聯儲局主席鮑威爾等多重壓力之下,美國國債市場已經如一枱炸彈,隨時可以引爆。特朗普如果不在5月解決和中國的關稅戰,到6月大量新債湧現時,美國的債市就危如累卵了。

其實美國國債這樣差的環境,只要有人在美債市場15分鐘之內不問價沽貨,令債價急跌,已經可以觸發大量的斬倉潮,因爲有大量的對沖基金是以高槓杆借貸,來做美債現貨和期貨之間的價差交易,估計持倉量近萬億美元。要引爆這個炸彈其實輕而易舉,任何國家只要駛一駛橫手,點一點火藥引,就可以將炸彈引爆。另一個做法是使橫手大手沽日債,就會觸發日本央行沽美債套現日元,入市買日債支撐日本債市。借刀殺人、兵不血刃。

特朗普對中國發動這場關稅戰,不單沒有準備,沒有後著,還沒有實力去打仗。

一個窮國家,靠向人家借錢渡日,如今還要到處得罪債主,這在邏輯上都已經十分荒謬。我們可以擔定櫈仔、剝下花生,看看特朗普如何爲他自己的國債危機拆彈。

盧永雄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