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大銀幕睇奧運成潮流 內地首透過戲院直播開幕禮及賽事 乒乓球排球最熱門

博客文章

大銀幕睇奧運成潮流 內地首透過戲院直播開幕禮及賽事 乒乓球排球最熱門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大銀幕睇奧運成潮流 內地首透過戲院直播開幕禮及賽事 乒乓球排球最熱門

2024年07月27日 11:47 最後更新:11:52

奧運盛事來臨,內地首度透過戲院直播放映奧運開幕禮和部分賽事,令民眾有不同以往的觀賽體驗。奧運賽事直播首次登上內地大銀幕,體驗究竟如何令人好奇?今日凌晨已有不少內地藝人和博主在社交平台曬出在戲院觀看開幕禮的親身感受,均表示十分精彩。

內地藝人分享戲院睇開幕禮感受(微博圖片)

內地藝人分享戲院睇開幕禮感受(微博圖片)

觀眾透過平台可預約多項賽事場次

早前內地電影公司「中影發行」公佈與內地院線獨家合作,讓有興趣的民眾可透過平台預約直播觀賽服務,符合直播放映條件的數百家戲院將進行巴黎奧運會電視節目直播。賽事安排上,觀眾可通過貓眼、中影電影通、淘票票三大售票平台預約包括乒乓球、羽毛球、跳水、排球、籃球、足球等多個項目放映場次,直接入戲院為喜愛的選手打氣加油。

「中影發行」公佈與院線獨家合作(網上圖片)

「中影發行」公佈與院線獨家合作(網上圖片)

不少戲院做好準備參與直播

奧運開賽之前,有內地媒體走訪上海、深圳等地,不少戲院均已安裝設備,做好直播準備,上海一間戲院工作人員表示,戲院的視聽體驗和社交氛圍,是家庭觀賽難以匹敵,它增強了整體的現場感和觀眾間的互動。

至於觀賽票價,她透露會根據不同賽事時長浮動定價。而播放內容主要以黃金時段、有中國隊參加的熱門比賽項目為主,應該會重點關注乒乓球、羽毛球等項目。

內地多家戲院將直播部分奧運賽事(網上圖片)

內地多家戲院將直播部分奧運賽事(網上圖片)

深圳中影國際影城職員亦透露已準備兩個放映廳,觀眾可單獨購票或以包場的方式進場觀賽。工作人員表示,如是30人以上的小團體購票可享優惠,50人以上即可預訂包場服務。由於巴黎與中國存在的時差,比賽時間可能戲院休息,因此也會做出相應調整。

民眾最期待乒乓、女排等熱門賽事

有受採訪民眾表示已迫不及待想入戲院沉浸式觀賽了,市民王女士接受內媒訪問時表示希望可以入戲院觀看乒乓球賽事,指乒乓球是中國國球,亦有許多優秀選手,認為比賽一定非常激烈。

也有市民表示中國女排入決賽,會和親友一同去戲院觀賽。也有不少人關心票價問題,有人認為如超過50元人民幣,就有點小貴,但如果戲院氣氛好,價格實惠的話會考慮去看。

戲院直播奧運賽事節目表(網上圖片)

戲院直播奧運賽事節目表(網上圖片)

去戲院睇奧運已成為新趨勢

其實去戲院睇奧運已成為一種新潮流,在美國,IMAX和NBCUniversal達成合作,亦將於7月26日巴黎奧運會開幕當天,在全美150多家巨幕戲院同步直播開幕禮,只需一張戲飛價,即可以在巨幕上欣賞四年一度的體育藝術盛會。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繼韓國人後,泰國人成了上海旅遊的新力軍,有網民笑稱,現在走在上海街頭,左耳韓語、右耳泰語。

最近一段時間,無論是迪士尼還是新天地,以及原來本地人都不太熱衷的北外灘小巨蛋、天安千樹等景點,都成了泰國遊客的「獨家私藏」。

最近一段時間,無論是迪士尼還是新天地,以及原來本地人都不太熱衷的北外灘小巨蛋、天安千樹等景點,都成了泰國遊客的「獨家私藏」。

在一個平日的下午一兩點左右,上海北外灘「小巨蛋」前已經排了十幾名遊客,其中80%左右估計是來自東南亞。相比於更大眾的豫園、外灘、陸家嘴、迪士尼,北外灘如此高密度的外籍遊客多少會讓人意外。

繼韓國人後,泰國人成了上海旅遊的新力軍

繼韓國人後,泰國人成了上海旅遊的新力軍

繼韓國人後,泰國人成了上海旅遊的新力軍

繼韓國人後,泰國人成了上海旅遊的新力軍

位於普陀區昌化路蘇州河河畔的一個山型購物中心「天安千樹」,則是另一個東南亞籍遊客們的私家心水地。有負責維持秩序的城管表示,每天下午開始,這裡就會有很多外國遊客,「看著像是泰國的,工作日還好,周末人更多。」天安千樹曾經因為設計被本地人吐槽,如今泰國人來了,商場人流都增加了不少。

北外灘「小巨蛋」、「天安千樹」等非傳統的外籍遊客旅遊目的地,甚至本地人都不感興趣的地方,為何會受到東南亞遊客的追捧?

北外灘「小巨蛋」、「天安千樹」等非傳統的外籍遊客旅遊目的地,甚至本地人都不感興趣的地方,為何會受到東南亞遊客的追捧?

北外灘「小巨蛋」、「天安千樹」等非傳統的外籍遊客旅遊目的地,甚至本地人都不感興趣的地方,為何會受到東南亞遊客的追捧?因為他們都是跟著社交網絡上的旅行攻略來的。

打開社交網絡,搜索泰語的上海旅遊攻略,既有讓中國遊客熟悉的地方,也有東南亞籍遊客們獨家偏愛的熱門地。南京東路上潮玩店掃貨、牛肉店吃自助,已經是很多東南亞遊客的必列清單。他們會去安福路、武康路上拍美美的照片,也會去淮海路上買國貨潮牌,會去INS新樂園、FOUND158蹦迪,也必不可少地會去迪士尼做一天公主/王子,還會去大董吃烤鴨、去洗浴中心狂炫自助餐,不禁讓人好奇泰國人深耕中國互聯網多久做出了這些攻略。

美食清單上有喝一杯喜茶,吃萊萊小籠、佳家湯包、小楊生煎,也有買吳江路的面包,打卡米其林粵菜或者本幫菜,問及理由,回答都是「我們那里沒有」。行程最後似乎都會落腳在各類甜品烘焙店,掃貨芝士蛋糕和披風卷,再要上足夠的冰袋,帶上飛機捎回家,就是最好的伴手禮分給朋友和家人。看完泰國人攻略,中國人都要重新玩一遍上海。

繼韓國人後,泰國人成了上海旅遊的新力軍

繼韓國人後,泰國人成了上海旅遊的新力軍

難怪有位跟拍師說:「我問他們要不要去東方明珠玩,他們都回答no tower, no tower。」

有泰國導遊表示,來上海的泰國人增多,主要是從免簽政策出台後,而近期暴增則因為正值泰國假期。「上海離得近,機票也便宜,淡季機票來回只要1000元左右,即使是旺季,機票也就是一千七八左右。」

口碑好也是一個重要原因,除了支付寶等方便使用外,更多人讚嘆上海「人很多,但交通秩序井井有條,管理得很好。」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