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施明德去世 臉書最後貼文曝光 女兒自學上史丹福 「施塾」導師陣容華麗

博客文章

施明德去世 臉書最後貼文曝光 女兒自學上史丹福 「施塾」導師陣容華麗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施明德去世 臉書最後貼文曝光 女兒自學上史丹福 「施塾」導師陣容華麗

2024年01月15日 12:22 最後更新:12:32

據台媒報道,民進黨前主席施明德於15日在台北榮民總醫院去世,終年83歲;1月15日也是他的生日。

台灣民進黨前主席施明德。圖自聯合新聞網

台灣民進黨前主席施明德。圖自聯合新聞網

台北榮民總醫院15日6時證實施明德的死訊,並表示院方尊重家屬的安排,提供必要的協助並妥善處理善後事宜。 施明德的前特別助理林忠正稱,台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曾在14日下午3時到榮民總醫院見他最後一面。

施明德去年10月13日在臉書寫下「我是巴勒斯坦人,我哭泣」,表達對以巴戰爭的看法,因為與蔡英文形成鮮明對比,引起網民激烈爭辯。

施明德與妻子陳嘉君對兩位女兒的教育更跳脫一般框架,女兒施蜜娜、施笳自小學3、4年級起自學,導師陣容華麗。

施明德與兩位女兒。圖自中國時報

施明德與兩位女兒。圖自中國時報

陳嘉君是當年野百合學運决策成員,曾接受《中國時報》專訪,坦言不鼓勵在家自學,但台灣的教育對他們來說是一個很大的噩夢。陳嘉君與施明德選擇自力救濟成立「施塾」,讓兩女兒自學,翻開課程表,導師陣容華麗無比,教中文的是建中退休老師呂榮華、前「立委」姚立明教歐洲史和法學、「金管會」前委員林忠正教經濟、陸軍前司令胡鎮埔教國防安全、媒體人陳文茜教近代史。

《中國時報》報導,當施明德夫婦邀請專業領域人士在家開會時,即使議題涉及國家主權、兩岸,也會要女兒旁聽。兩名女兒的自學成果,施蜜娜曾就讀世界排名第3的帕森設計學院、施笳於2018年錄取史丹福大學。

據悉,施明德1941年1月15日出生於高雄市,曾任民進黨主席、台灣地區民意代表,是台灣重要政治人物。

施明德1979年參與反對國民黨專制的「美麗島事件」擔任「總指揮」,並於1980年被捕入獄,判處無期徒刑,後於李登輝任內獲特赦出獄,累計坐牢時間近26年。

1993年11月,施明德接任民進黨主席,並於次年5月蟬聯第六届黨主席。在黨主席內,施明德鑒於「台獨」主張遭到島內絕對大數民眾的反對,便開始淡化民進黨的「台獨」訴求,於1995年9月提出「民進黨執政後,不必也不會宣布台灣獨立」以及「政黨大和解」的主張,開啓了民進黨的轉型工程。

1996年3月,施明德因民進黨在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中大敗而請辭黨主席。

2000年11月,施明德因不滿陳水扁上台後的獨裁專制,正式宣布退出民進黨,成爲繼許信良之後第二位退出民進黨的黨主席。

2006年10月,「百萬人民反貪腐倒扁運動」大批民眾走上街頭。圖自中國新聞網

2006年10月,「百萬人民反貪腐倒扁運動」大批民眾走上街頭。圖自中國新聞網

2006年9月,施明德以抗議陳水扁貪腐的名義發起「百萬人民反貪腐倒扁運動」,該活動共持續81天,曾有數十萬台灣民眾於晚間冒雨舉行反貪腐熒光大游行,要求陳水扁下台。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繼韓國人後,泰國人成了上海旅遊的新力軍,有網民笑稱,現在走在上海街頭,左耳韓語、右耳泰語。

最近一段時間,無論是迪士尼還是新天地,以及原來本地人都不太熱衷的北外灘小巨蛋、天安千樹等景點,都成了泰國遊客的「獨家私藏」。

最近一段時間,無論是迪士尼還是新天地,以及原來本地人都不太熱衷的北外灘小巨蛋、天安千樹等景點,都成了泰國遊客的「獨家私藏」。

在一個平日的下午一兩點左右,上海北外灘「小巨蛋」前已經排了十幾名遊客,其中80%左右估計是來自東南亞。相比於更大眾的豫園、外灘、陸家嘴、迪士尼,北外灘如此高密度的外籍遊客多少會讓人意外。

繼韓國人後,泰國人成了上海旅遊的新力軍

繼韓國人後,泰國人成了上海旅遊的新力軍

繼韓國人後,泰國人成了上海旅遊的新力軍

繼韓國人後,泰國人成了上海旅遊的新力軍

位於普陀區昌化路蘇州河河畔的一個山型購物中心「天安千樹」,則是另一個東南亞籍遊客們的私家心水地。有負責維持秩序的城管表示,每天下午開始,這裡就會有很多外國遊客,「看著像是泰國的,工作日還好,周末人更多。」天安千樹曾經因為設計被本地人吐槽,如今泰國人來了,商場人流都增加了不少。

北外灘「小巨蛋」、「天安千樹」等非傳統的外籍遊客旅遊目的地,甚至本地人都不感興趣的地方,為何會受到東南亞遊客的追捧?

北外灘「小巨蛋」、「天安千樹」等非傳統的外籍遊客旅遊目的地,甚至本地人都不感興趣的地方,為何會受到東南亞遊客的追捧?

北外灘「小巨蛋」、「天安千樹」等非傳統的外籍遊客旅遊目的地,甚至本地人都不感興趣的地方,為何會受到東南亞遊客的追捧?因為他們都是跟著社交網絡上的旅行攻略來的。

打開社交網絡,搜索泰語的上海旅遊攻略,既有讓中國遊客熟悉的地方,也有東南亞籍遊客們獨家偏愛的熱門地。南京東路上潮玩店掃貨、牛肉店吃自助,已經是很多東南亞遊客的必列清單。他們會去安福路、武康路上拍美美的照片,也會去淮海路上買國貨潮牌,會去INS新樂園、FOUND158蹦迪,也必不可少地會去迪士尼做一天公主/王子,還會去大董吃烤鴨、去洗浴中心狂炫自助餐,不禁讓人好奇泰國人深耕中國互聯網多久做出了這些攻略。

美食清單上有喝一杯喜茶,吃萊萊小籠、佳家湯包、小楊生煎,也有買吳江路的面包,打卡米其林粵菜或者本幫菜,問及理由,回答都是「我們那里沒有」。行程最後似乎都會落腳在各類甜品烘焙店,掃貨芝士蛋糕和披風卷,再要上足夠的冰袋,帶上飛機捎回家,就是最好的伴手禮分給朋友和家人。看完泰國人攻略,中國人都要重新玩一遍上海。

繼韓國人後,泰國人成了上海旅遊的新力軍

繼韓國人後,泰國人成了上海旅遊的新力軍

難怪有位跟拍師說:「我問他們要不要去東方明珠玩,他們都回答no tower, no tower。」

有泰國導遊表示,來上海的泰國人增多,主要是從免簽政策出台後,而近期暴增則因為正值泰國假期。「上海離得近,機票也便宜,淡季機票來回只要1000元左右,即使是旺季,機票也就是一千七八左右。」

口碑好也是一個重要原因,除了支付寶等方便使用外,更多人讚嘆上海「人很多,但交通秩序井井有條,管理得很好。」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