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大陸對蕭美琴制裁加碼升級 劍指幕後金主

博客文章

大陸對蕭美琴制裁加碼升級 劍指幕後金主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大陸對蕭美琴制裁加碼升級 劍指幕後金主

2023年04月07日 16:09 最後更新:16:36

在台灣領導人蔡英文和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5日在美國會面後,大陸展開連串反制措施。

7日,中共中央台辦、國台辦先後宣布,對「台獨」頑固分子蕭美琴實施制裁,對宣揚「台獨」的台灣「遠景基金會」和「亞洲自由民主聯盟」予以懲戒。

更多相片
4月5日,蔡英文在列根圖書館和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會面。

4月5日,蔡英文在列根圖書館和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會面。

台駐美代表蕭美琴。

台駐美代表蕭美琴。

蕭美琴與蔡英文。

蕭美琴與蔡英文。

遠景基金會資料圖片。

遠景基金會資料圖片。

蔡英文參加亞洲自由聯盟在台灣舉行活動。

蔡英文參加亞洲自由聯盟在台灣舉行活動。

此外外交部部長秦剛簽署外交部1號令,公布《關於對美國哈德遜研究所、里根圖書館及其負責人採取反制措施的決定》。

4月5日,蔡英文在列根圖書館和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會面。

4月5日,蔡英文在列根圖書館和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會面。

有台灣評論認為其中大陸兩項對台制裁無新意、影響有限。但細心分析大陸制裁的具體對象及內容,就知道大陸不只是報復行動,而是在下一盤在收窄民進黨政府活動空間的大棋。

中共中央台辦發言人7日表示,「台獨」頑固分子蕭美琴挾洋自重,「倚美謀獨」,蓄意挑動兩岸對立對抗,肆意破壞台海和平穩定,進一步暴露其冥頑不化的謀「獨」本性。大陸方面決定對蕭美琴實施進一步制裁,嚴禁蕭及家屬進入大陸和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禁止其金主和關聯企業與大陸組織、個人合作,並採取其它一切必要的懲戒措施,依法終身追責。

值得注意的是,這是蕭美琴第二次受到大陸制裁。去年8月,時任美國國會眾議長佩洛西竄訪台灣後,中共中央台辦曾宣布決定將蕭美琴等人列入「台獨」頑固分子清單,並對他們採取以下懲戒措施:禁止其本人及家屬進入大陸和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限制其關聯機構與大陸有關組織、個人進行合作,絕不允許其關聯企業和金主在大陸謀利,以採取其它必要的懲戒措施,依法終身追責。

台駐美代表蕭美琴。

台駐美代表蕭美琴。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講座教授、全國台灣研究會理事鄭劍分析指出,相比於去年同時宣布將7人列入「台獨」頑固分子並實施制裁,此次中共中央台辦僅點名蕭美琴一人,這讓她成為首個被兩次點名且被加碼制裁的「台獨」頑固分子。

上海外國語大學學者、上海市台灣研究會理事文少彪表示,蕭美琴作為民進黨當局「駐美代表」,是推動美台勾連的關鍵人物,在協調蔡英文近期「過境」竄美行程等事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另一名台灣問題學者則認為,蕭美琴在去年被列入「台獨」頑固分子清單、受到制裁後毫無悔改之意,在「倚美謀獨」、出賣民族利益上變本加厲,被第二次懲戒可謂是罪有應得。

1971年出生在日本的蕭美琴在2020年6月被民進黨當局任命為「駐美代表」。前往美國後,蕭美琴不僅頻繁散布謀「獨」論,賣力策動美方政界人士赴台。2022年3月美國前國務卿蓬佩奧竄台、2022年8月佩洛西竄台,這些事件背後都有蕭美琴的身影。此外,在蕭美琴力邀下,同樣遭中方制裁的美國前副國務卿克拉奇,以及美國前衛生與公共服務部長阿扎也先後竄台。

為營造所謂「台美友好」氛圍,蕭美琴還在美國大肆「賣台」。她不僅費盡心思撮合了一單單美台軍售,還公然支持進口美國「萊豬」(含瘦肉精的美豬)。以至於不少島內民眾批評稱,蕭美琴的種種行徑不是在為台灣人民的利益工作,而僅僅是在討美國開心。國台辦發言人曾評論:蕭美琴為了謀取政治私利,不惜充當外部反華勢力棋子,損害中華民族根本利益,把台灣同胞推向危險深淵。

鄭劍說,對比兩次制裁措施,此次制裁「嚴禁」蕭及家屬進入大陸和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意味著蕭及家屬和大陸、港澳地區已經「絕緣」,任何理由、任何時機、任何情況下都不會被允許進入。此外,此次制裁「禁止」蕭的金主和關聯企業與大陸組織、個人合作,相比上一次的「限制」進一步升級。

有評論分析認為,此次制裁蕭美琴突出她的金主,也即是民進黨的金主,在蕭美琴2012立委選舉捐款10萬新台幣以上的公司或個人有27個,2016年選舉捐款10萬新台幣以上的公司或個人有18個,相信他們如在大陸有生意,見到中央台辦的聲明,將會有得震無得瞓,而不是如台灣一般評論當無件事。 台灣明年初大選,現在逐步白熱化,正是募捐高峰,台灣大公司如在大陸有生意,不要說明的,暗裏也不敢對綠營捐款,怕被人爆出來就玩完。大陸這一刻針對金主有指向性。

蕭美琴與蔡英文。

蕭美琴與蔡英文。

在中共中央台辦7日受權宣布對「台獨」頑固分子蕭美琴實施制裁同日,國台辦也宣布對台灣「遠景基金會」和「亞洲自由民主聯盟」這兩家宣揚「台獨」的有關機構予以懲戒,大陸方面決定對上述2家機構採取懲戒措施,禁止其負責人進入大陸和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禁止大陸有關組織和個人與其進行合作。

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表示,台灣「遠景基金會」、「亞洲自由民主聯盟」在民進黨當局指使下,以「民主」、「自由」、「合作」為借口,打著「學術交流」、「研討」等旗號,在國際上大肆兜售「台獨」主張,極力拉攏貼靠反華勢力,制造「一中一台」、「兩個中國」等違反一個中國原則的事件,拓展台所謂「國際空間」。

公開資料顯示,台灣「遠景基金會」成立於1997年,原名為「兩岸交流遠景基金會」,自稱為「研究國際政經情勢之民間學術智庫」。然而,自民進黨當局2016年上台以來,「遠景基金會」不僅沒有為推動兩岸交流做出貢獻,反而變成民進黨當局鼓吹「台獨」的平台以及假借「學術交流」幌子對外勾連的工具。

遠景基金會資料圖片。

遠景基金會資料圖片。

根據「遠景基金會」網站發布的信息,目前該機構的董事長為陳唐山,他曾在陳水扁執政時期擔任台外事部門負責人和陳水扁辦公室秘書長,長期公然鼓吹「台獨」。該機構的執行長賴怡忠曾擔任民進黨駐美代表處主任。有媒體披露稱,賴怡忠當時在美國的主要任務就是負責串聯美國政客。

近期「遠景基金會」極力拉攏貼靠反華勢力、幫助民進黨當局勾連外部勢力兜售「台獨」的一個例證,就是去年3月邀請已被中國大陸制裁的蓬佩奧竄訪台灣。此外,「遠景基金會」還曾於2021年12月舉辦所謂「台美日印太安全對話」,邀請了已故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及美國前國家安全事務助理羅伯特·奧布萊恩通過視頻發表演說。

另一家受到懲戒的機構「亞洲自由民主聯盟」也是民進黨當局在國際上長期宣揚「台獨」立場的平台之一。該機構於1993年10月在台北成立,民進黨是其創始成員之一,並兩次擔任該機構主席。

蔡英文參加亞洲自由聯盟在台灣舉行活動。

蔡英文參加亞洲自由聯盟在台灣舉行活動。

台灣問題專家表示,近年來,蔡英文與民進黨當局曾多次利用「亞洲自由民主聯盟」這一平台向國際社會兜售「台獨」主張。在民進黨當局的指示下,「亞洲自由民主聯盟」的「民主」「自由」成為鼓吹「民主與威權對抗」虛假敘事的借口,以及對中國大陸進行攻擊、抹黑的幌子。在勾連外部勢力、鼓吹「台獨」上,「遠景基金會」和「亞洲自由民主聯盟」可謂是一丘之貉,同樣劣跡斑斑。

中國人民大學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任王英津表示,此次受到懲戒的「遠景基金會」和「亞洲自由民主聯盟」有一個共同點,它們都在民進黨當局的指揮遙控下,企圖通過「民主」「自由」等價值觀話題,將台灣問題這一中國內政歪曲成「民主與威權的對抗」,並以此對外勾連、拓展台所謂「國際空間」。

分析認為,中共中央台辦、國台辦在這一時間點對「台獨」頑固分子蕭美琴和2個宣揚「台獨」組織進行制裁和懲戒,清晰、有力地表明了在台灣問題上寸步不讓的態度以及堅決反對「台獨」、反對美台勾結的立場。對於在美台之間牽線搭橋、為拓展台所謂「國際空間」賣力的個人和組織,大陸方面絕不會縱容姑息。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Tags:

蕭美琴

在美國政府揮舞關稅大棒、中美經貿關係發生深刻變化的背景下,中國外貿大省、重點外貿城市紛紛積極應對。

內地澎湃新聞注意到,2025年一季度數據顯示,盡管全球供應鏈動盪加劇,中國外貿仍展現出強大韌性,廣東、江蘇、浙江、上海等七大省市進出口數據呈現增長趨勢,用海關總署副署長王令浚的話說就是,「實打實起到了挑大樑作用」。

近日,上海、浙江、江蘇、天津和湖南等地的黨政主要負責人,先後與外貿企業進行座談調研。其中,上海市、區兩級領導密集走訪調研外貿外資企業,全力支持企業穩定發展,這一系列舉措都彰顯了中國穩外貿的決心與行動力。

4月16日,北京2025年首趟中歐班列(北京—莫斯科)發車。新華社圖片

4月16日,北京2025年首趟中歐班列(北京—莫斯科)發車。新華社圖片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大背景下,外貿依存度(進出口總額佔GDP比重)成為衡量一個地區經濟外向程度的關鍵指標。

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外貿依存度一度大幅攀升,根據中經數據顯示,2004年達到69.8%的峰值。此後,隨著國內經濟結構調整以及內需市場的不斷擴大,外貿依存度逐步回落,2023年降至33.1%。

盡管整體呈下降趨勢,但不同地區和城市的外貿依存度仍存在顯著差異,而那些外貿依存度高的地區和城市較容易受到衝擊。

東部沿海地區憑借外向型經濟特徵,外貿依存度普遍偏高。比如,2024年,浙江金華進出口總額達8795億元,其中出口7719億元,外貿依存度超100%,遠超深圳的90%,其中義烏市貢獻全金華超80%的出口額。

作為外貿大省,浙江對美出口規模佔全省出口總額的16.2%,外貿依存度全國第一。為此,浙江省貿促會將推出「浙裡出海」專項行動,將舉辦5大系列30多場活動,幫助企業有效應對風險、科學海外布局、開拓多元化市場。

從行業維度來看,以出口導向型產業為主的城市,如電子信息、服裝紡織、玩具製造等產業集聚的城市,受衝擊更為直接。為此東莞出台「穩外貿30條」,全力防範和化解外部風險和衝擊,在開拓多元市場方面提出了9條舉措,力求通過鞏固發展外貿新業態和大力拓展新興市場雙向發力。

去年重登「中國外貿第一城」的深圳,則從支持企業線上線下開拓市場、發揮出口信用保險作用、擴大重點商品進口規模、增強企業綜合服務保障機制等10個方面,提出一系列具體舉措。

在省級層面,廣東提出要多措並舉穩住外貿市場,穩固現有貿易渠道,積極開拓多元市場,在擴大服務貿易上多做文章,更好保存量、拓增量。

從控制塔上俯瞰上海洋山港四期無人碼頭。新華社圖片

從控制塔上俯瞰上海洋山港四期無人碼頭。新華社圖片

中美經貿關係的深刻變化對外貿依存度高地區和城市帶來巨大挑戰的同時,也促使這些地區和城市加快轉型升級和市場多元化步伐。長三角各省市在穩外貿方面各顯神通,發揮各自的亮點和優勢積極突圍。

上海在穩外貿過程中充分發揮了金融中心和高端製造業的優勢。一方面,為外貿企業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務,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和風險;另一方面,上海的集成電路、醫療器械等高端製造業企業不斷增強在國際市場的話語權和定價權,實現了外貿出口的穩定增長。

此外,上海還積極舉辦各類國際展會和貿易促進活動,如進博會等,為國內外企業搭建交流合作的平台,推動貿易自由化和經濟全球化發展。上海部分區還鼓勵企業加大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東盟、中東及拉美市場的開拓力度。

浙江積極推動產業升級和創新發展,以應對衝擊。一方面,大力發展人工智能、機械人等新興產業,如杭州的「六小龍」企業等,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增強在國際市場的核心競爭力。

另外,浙江還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貿易合作,開拓新興市場,為外貿穩定增長提供了有力支撐。數據顯示,2024年,義烏市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合計進出口4133.40億元,同比增長18.2%,佔同期義烏進出口總值的61.8%,成為拉動外貿增長的核心動力。

江蘇在穩外貿方面則注重提升高附加值產品的出口佔比,通過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不斷提高產品的質量和競爭力。蘇州的電子信息產業在半導體、集成電路等領域加大研發投入,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實現了從低附加值的加工製造向高附加值的研發創新轉變,降低了關稅對產業的影響。

同時,江蘇積極利用RCEP協議等區域合作協定,加強與亞太地區國家的貿易往來,擴大市場份額。淮安2024年出口增速位列江蘇省第二,市委書記史志軍強調及時調整優化產品結構和業務結構,挖掘新興市場和國內市場。

在這場持續博弈中,中國通過「內循環為主、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戰略,各地通過政策創新、產業升級和消費激活等多種措施,逐步構建起內外聯動的經濟韌性。

2023年底,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快內外貿一體化發展的若干措施》。內外貿一體化,是要堅持「一體化」發展,幫助企業「兩條腿」走路。既要開拓國內市場,也要開拓國際市場,既鼓勵外貿企業轉內銷,也鼓勵內貿企業做外貿。

面對來自外貿的挑戰,各地也都在努力通過政策引導、標準銜接、平台建設等多維度措施,幫助企業克服市場分割、標準差異等難題,讓企業可以根據市場形勢的變化,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間順滑切換。

比如,自年初以來,上海市商務委就積極推動外貿企業拓內銷工作,到重點外貿企業開展走訪調研,會同各區商務部門、重點行業協會等摸排外貿企業出口拓內銷意向;同時,積極發動上海各大電商平台和企業,發揮電商優勢推出相關服務舉措,助力本市外貿企業開拓國內市場、拓寬內銷渠道。

再如,浙江寧波慈溪打造家電行業內外貿一體化發展平台,提供內外貿產銷對接、全產業鏈要素資源對接等服務,聚集了行業上下游企業超1萬家。不少企業已嚐到內外貿一體化的甜頭,實現了內外貿「雙促進、雙增長」的局面。

中美經貿關係的深刻變化既是挑戰,也是中國外貿城市版圖重構的契機。東部沿海地區需加速技術升級與市場多元化,中西部則需依托陸路通道與產業轉移構建新優勢。從上海密集調研外貿企業到義烏商人的靈活應變,從粵港澳「新三樣」崛起至廣西邊境貿易火爆,中國外貿正以多層次、多維度策略應對變局。

這場博弈是「持久戰」與「攻堅戰」,而中國的統一大市場、全產業鏈與制度優勢,終將在全球化裂變中開闢新航道。只要繼續堅持開放與創新雙輪驅動,就能在不確定性中錨定確定性,實現外貿高質量發展。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