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齡圍位於廣東惠州龍門縣平陵街道山下村,距離圩鎮約3公里。松齡圍始建於清光緒年間,為三堂四橫一禾坪一池塘的客家圍屋。該處在近代中國史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曾為工農紅軍第四師休整地。由松齡圍、白芒坑黨小組農會婦救會成立遺址老屋祠堂、鏟頭坳伏擊戰遺址、白芒坑保衛戰遺址、洪亞仁茶店遺址組成現今的白芒坑革命遺址群,面積約3.5平方公里。
白芒坑革命舊址群 (網上圖片)
1927年12月27日,由廣州起義餘部組建的工農紅軍第四師在師長葉鏞率領下,由龍門縣城轉戰白芒坑,在松齡圍休整了三天。洪亞仁茶店的老闆用茶水熱情招待了紅四師官兵。紅四師官兵在白芒坑期間與群眾的關係也十分密切。白芒坑有個「三眼泉」,是當地群眾取水飲用的地方。紅四師駐紮在白芒坑期間,擔心飲用水不夠群眾喝,便將「三眼泉」挖深、拓寬。後來,經過抗日隊伍、解放軍隊伍不斷的修建完善, 「三眼泉」成為頗具革命傳奇色彩的「紅軍井」。
點擊看圖輯
芒派村村委後面的竹林曾是紅軍的運糧小道 (網上圖片)
白芒坑的紅軍紀念園 (網上圖片)
1944年3月10日,洪月沖、洪月明、洪亞仁、洪木安及呂甫英等人以舞醒獅為名進行串聯活動,在白芒坑老屋祠堂成立了30多人的農會組織,洪月沖任會長,洪月明任副會長;同時成立了婦救會,劉運英任會長,朱石妹任副會長。6月25日,白芒坑民兵自衛隊洪進光、洪水安在茶店地段放哨時,在洪亞仁的協助下抓獲了1名為日軍探路的漢奸,當場查獲其隨身攜帶的日軍軍用地圖和指南針。白芒坑民兵自衛隊與平陵鄉聯防隊配合在鏟頭坳伏擊巡迴騷擾平陵地區的日軍,傷敵10多人,斃敵2人,繳獲槍支和彈藥若干。農會會長洪月沖為掩護部隊撤退受重傷犧牲。
紅四師在白芒坑休整時的徐向前住所 (網上圖片)
1948年4月12日,國民黨軍保八團一個加強營和平陵吳伯梅聯防隊共500餘人從西、南、北三面圍了當時駐守平陵白芒坑村的博龍河人民解放軍部隊——飛龍隊。飛龍隊60多人在謝光、邵國良、林志的指揮下和白芒坑民兵的配合下奮起反擊,搶佔制高點,激戰一天,最終將敵擊潰。此戰擊斃國民黨軍8人,擊傷30多人,是一場以少勝多的保衛戰。
白芒坑村民捐獻出的革命時期的老物件 (網上圖片)
白芒坑革命遺址群整體保存較為完整。工農紅軍第四師休整地遺址松齡圍,為三堂四橫一禾坪一池塘的客家圍屋。始建於清光緒年間,坐東南向西北,總面闊55.15米,通進深26.4米,占地面積約1456平方米,有房屋80多間,結構形式為土坯磚瓦結構,是典型的客家三進式建築,目前保存較好,用於開放展覽。白芒坑黨小組農會婦救會遺址老屋祠堂,原為三堂三橫、土木結構的客家圍龍屋,前有池塘,後有群山,中間為洪氏祠堂,占地面積約2500平方米。目前,舊址只剩下一個用鐵片臨時搭建的拜祭點,其他房屋都已坍塌。現在已經平整土地,重新開始種植作物。遺址前有村道橫穿而過,後種有30畝樟樹。鏟頭坳伏擊戰遺址,位於山坳,兩邊是高山密林,植被保存良好,前往遺址的沿途現已鋪設好水泥路。白芒坑保衛戰遺址,位於山林,林木茂盛。洪亞仁茶店是白芒坑村民洪陽明夫婦帶著兒子洪亞仁,在村口路邊開設的一個茶亭,方便過往客人歇腳、飲食。目前,洪亞仁茶店遺址已經納入龍門紅軍園建設,在距離原址20米處重建。重建後是是一間鋼筋混凝土水泥磚砂石結構的瓦房,牆體土黃色,琉璃瓦頂,位於龍門紅軍園入口右側,前有小廣場,側面是荷花塘,建築占地面積約46.6平方米。
芒派村村委後面的竹林曾是紅軍的運糧小道 (網上圖片)
白芒坑革命遺址群於2010年10月28日被龍門縣人民政府公佈為龍門縣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12月中共廣東省委黨史研究室授予其為廣東省中共黨史教育基地。2015年2月13日被惠州市人民政府公佈為惠州市文物保護單位。2017年9月被中共惠州市委公佈為惠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9年8月被中共龍門縣委授予龍門縣黨員教育基地。2018年被惠州學院授予繼續教育培訓專案現場教學基地。
文章文字版權由廣東人民出版社許可
賈南風是歷史上有名的妖后,史稱她黝黑醜陋,長男相,且屬殘暴善妒之人,但為何晉武帝司馬炎還是繼續讓她當太子妃並成為日後的皇后呢?史書所載,晉武帝並非不知賈南風黑醜善妒,但在楊皇后及群臣堅持下還是讓她過門。及後賈南風在官中行兇,令太子妃妾流產,晉武帝曾為之大怒,但賈南風做了一事,結果成功保住太子妃之位。
唐代畫家閻立本《古帝王圖》中的晉武帝畫像 (網上圖片)
話說賈充有4個女兒,分別為長女兒賈褒、次女賈裕、三女賈南風及幼女賈午。其中賈褒及賈裕皆為李婉所生,賈褒更嫁給齊王司馬攸。據《晉書》所載,「李氏淑美有才行」,所生女兒也不會太差。不過其父李豐因參與謀廢司馬師,改以夏侯玄輔政事,遭到誅殺,連帶使李婉被迫流徙。於是賈充只得另娶郭槐為妻,生賈南風及賈午。郭槐性妒,曾先後以為賈充與賈充兩名兒子的乳娘有私情,都將她們殺害,間接令賈充兩名兒子因思念自小信賴的乳娘而夭折。又不許賈充迎歸來的李婉回來,所以賈南風可謂有其母必有其女。
史書上記載賈南風長得黝黑及男生相 (網上圖片)
再說泰始七年(271年),司馬衷十三歲,晉武帝和楊皇后想為太子選擇太子妃,賈充的女兒自然也想參選。原本賈充屬意幼女賈午,但因為賈午年紀太小,衣不稱身所以不合適。據說賈午「光麗艷逸,端美絕倫」,日後更與美男子韓壽偷情,李商隱《無題•颯颯東風細雨來》詩中「賈氏窺簾韓掾少」即為描述兩人之間的愛情故事。若言換了賈午為太子妃,歷史是否會改變呢?只可說天意弄人。
如果按原來的計劃讓「光麗艷逸,端美絕倫」的妹妹賈午入宮,歷史會否改寫呢?圖為影視劇中的賈午。(網上圖片)
當時賈南風的重量級對手還包括尚書令衛瓘之女。晉武帝原來是中意衛瓘之女,表示有五個可娶的理由,包括衛家女人多生男子,賢惠,漂亮,身材好,皮膚白皙。此說不無道理,因為衛瓘之孫衛玠屬古代四大美男之一,其女自不會差太多。反之晉武帝認為賈充女也有五個不可娶的理由,如賈家女人多生女子,性格善妒,長得醜,五短身材,皮膚黑糙。
然而在這場太子妃之爭中,比的還有家族背後的力量。為了改變不利的局面,賈充的輿論打手荀勗及馮紞在吹噓賈南風「才色絕世,若納東宮,必能輔助君子,有《關睢》后妃之德。」接著,賈妻郭槐更賄賂楊皇后,使她轉為支持賈南風。於是乎,原來對於賈女不利的條件也被說成好話,如賈南風比太子大兩歲,楊皇后也說成是女子成熟更好,可以彌補太子愚鈍不懂事的缺陷。泰始八年(272年)二月,賈南風被立為太子妃。至此,晉武帝和楊皇后終於見到醜媳婦賈南風,雖然二人都很後悔,但米已成炊為時已晚,賈南風總算過了第一關。
西晉陶男俑。陶俑頭戴平頂帽,頭髮上綰,雙目圓睜,張口。(網上圖片)
時間距離晉武帝去世的290年還有18年的時間,可見歷史還給足了司馬炎修正錯誤的機會。不過晉武帝本人也是怠惰政事,沉迷女色,即使早已知道太子司馬衷昏庸儒弱,不適合繼位,但出於個人私心並未改立太子。如他曾派荀勗和和嶠去觀察司馬衷。回來報告時,荀勗大讚司馬衷有德行,但和嶠則說司馬衷仍然不行,但司馬炎只聽荀勗的好話而不了了之。後來,賈南風用戟擲打懷有太子司馬衷身孕的妃妾,令她們流產。司馬炎得知後大怒,表示要廢掉她,讓她遷出東宮搬到金墉城居住,成為賈南風入宮以來的最大危機。
西晉青釉羊。羊作臥姿,四足屈於腹下,昂首張口。(網上圖片)
這一回,賈氏一家的人際網絡繼續發功。荀勗和馮紞奮力營救,力主賈南風還小,長大後會好的,加上新的楊皇后堅持下,賈南風再過一關。關於楊皇后,原先的楊皇后已於泰始十年(274年)去世,新的楊皇后是為楊芷,在咸寧二年(276年)獲封為皇后。
說到賈南風本人,雖然相貌醜陋,但卻有一套媚人之術,而且精明能幹,可補白痴太子之不足。又如史書攻擊賈南風貌醜,主要是說她長得黝黑,長相似男生,但反過來說,是否更適合在男性的世界中生存下來,甚至協助白痴太子處理政事呢?也不是沒有可能的。
遊戲《真•三國無雙7》中的賈南風。設計造形以她會媚人之術,是惡鬼化身。 (網上圖片)
司馬懿聰明一世,想不到他的後人如此不濟。明明知道賈南風不行,還是讓這名妖后入宮。明明賈南風已在宮中行兇,但卻讓她留下且不作處分,最終更成為皇后,並引起「八王之亂」,只可說冥冥中有主宰。當初司馬氏如何欺負曹氏「孤兒寡婦」,上天也如何作出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