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抗戰時期一輪紅日冉冉升起 於是有了《東方紅》

歷史長河

抗戰時期一輪紅日冉冉升起 於是有了《東方紅》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抗戰時期一輪紅日冉冉升起 於是有了《東方紅》

2025年04月21日 10:00

中國著名紅色歌曲《東方紅》勾起老一輩人的回憶,「中國出了個毛澤東」歌詞更是深入民心,但對於《東方紅》的歷史又有幾人記得呢?

《東方紅》原是抗日戰爭時期,由陝北民眾根據陝北民歌《白馬調》創編的歌謠。其創作靈感來自1942年某日清晨,一輪紅日冉冉升起,眼前景象使李有源記得曾在筆記本上看到的「東方紅」三個字,於是便有後世的《東方紅》一曲了。

更多相片
《東方紅》歌詞創作者李有源 (網上圖片) 

《東方紅》歌詞創作者李有源 (網上圖片) 

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以「東方紅」命名 (網上圖片)

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以「東方紅」命名 (網上圖片)

《東方紅》序曲葵花向太陽(網上圖片)

《東方紅》序曲葵花向太陽(網上圖片)

民革時期的《東方紅》合唱(網上圖片)

民革時期的《東方紅》合唱(網上圖片)

東方紅海報(網上圖片)

東方紅海報(網上圖片)

在今天,東方紅已經已成一種文化,企業紛紛推出《東方紅》品牌產品。(網上圖片)

在今天,東方紅已經已成一種文化,企業紛紛推出《東方紅》品牌產品。(網上圖片)

《東方紅》歌詞創作者李有源 (網上圖片) 

《東方紅》歌詞創作者李有源 (網上圖片) 

雖然《東方紅》距撰文時的2023年已有81年的歷史了,但其影響力至今仍然存在。它是中國國家重大事務活動的前奏,黨和國家領導人在它的樂曲聲中走進會場、主席台;它是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的伴奏,中國和世界人民在它的樂曲聲中知悉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在當年中國大地上,以「東方紅」命名的地名、企業、商標不計其數,例如東方紅幼稚園、東方紅鎮、東方紅拖拉機廠、東方紅自行車等等。

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以「東方紅」命名 (網上圖片)

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以「東方紅」命名 (網上圖片)

沒有哪一首歌謠能夠擁有《東方紅》的影響力,不僅使中國十幾億人對它爛熟於心,就連一些外國人士對它也耳熟能詳。1953年10月,日本西宮市「虹之會合唱團」的黑澤正之方等十九人給《東方紅》的歌詞作者李有源寄來了一封熱情洋溢的信,信中附有一張他們演唱《東方紅》時的照片,信中寫道:「在遙遠的日本,能將你的優秀歌曲作為我們勤勞大眾的歌曲來歌唱,這真是我們欣喜非常的事。『東方紅,太陽升』,這不僅是中國人民的歌曲,我們想,這也是全世界勞動人民的歌曲……」。2008年11 月21日胡錦濤在古巴哈瓦那大學塔拉拉分校看望中國留學生,發表完熱情洋溢的講話之後,古巴領導人卡斯楚上台用中文高歌了一曲《東方紅》。

《東方紅》序曲葵花向太陽(網上圖片)

《東方紅》序曲葵花向太陽(網上圖片)

民革時期的《東方紅》合唱(網上圖片)

民革時期的《東方紅》合唱(網上圖片)

1942年初冬的一個清晨,《東方紅》歌詞創作者李有源正擔著一副桶進城。在他快到縣城時,忽然看見東方一片通紅,一輪紅日從雲層中磅礴而出,冉冉升起,那輪紅日,照亮了佳縣古城,照亮了陝北高原。他突然聯想到前些天,在縣務委員會事務秘書的筆記本上看到的「東方紅」三個字,他心想,此時此刻的壯麗景色不就是「東方紅」嗎?他心裡豁然開朗:毛主席不正是驅散黑暗,給人民帶來光明、帶來溫暖的紅太陽嗎?把毛主席比作太陽再好不過了。於是,兩句秧歌詞脫口而出:東方紅,太陽升,中國出了個毛澤東。

東方紅海報(網上圖片)

東方紅海報(網上圖片)

他想,佳縣解放,窮人翻身,有吃有穿,全憑了毛主席,要不是毛主席領導,那會有我李有源的今天,那會有廣大貧苦人民的今天?他懷著對偉大領袖毛主席無比熱愛、感激的心情從心底又湧出一句詞:他為人民謀生存。

他邊走邊想著第四句詞,不知不覺中走到了縣委門口,忽見牆上貼著一條醒目的標語,「毛主席是中國人民的救星」,這不正是他心裡要說的話嗎?於是就有了第四句:他是人民大救星。

在今天,東方紅已經已成一種文化,企業紛紛推出《東方紅》品牌產品。(網上圖片)

在今天,東方紅已經已成一種文化,企業紛紛推出《東方紅》品牌產品。(網上圖片)

這天夜裡,李有源心滿意足的把白天想好的四句秧歌詞寫在麻紙上。可唱了幾遍後,他又想:秧歌曲一般只在春節鬧秧歌時才唱。如果配上民歌曲調,不就隨時隨地都可以唱嗎?於是他為這段詞配上了當地流行的陝北革命情歌《騎白馬》的曲調,又根據陝北民歌將歌詞中的一句詞或幾個字作為歌名的習慣,把這首歌取名為《東方紅》。

於是經典歌謠《東方紅》就這樣在陝北張家莊村的土窯洞裡誕生了!

文章文字版權由廣東人民出版社許可

「自知之名」這個成語最早的典故出自於老子所寫的《道德經》,當中第三十三章有提及:「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

春秋時代,齊國相國鄒忌因為相貌堂堂,身高八尺,所以被人尊稱為「騶子」。恰巧,與鄒忌同住一城的徐公也是體格魁梧的美男子,因此兩人不免經常被人拿來比較。

一天早晨,鄒忌起床後,信步走到鏡子面前仔細端詳自己的裝束和模樣。他越看,就越覺得自己長得的確與眾不同。整理好衣裝,鄒忌帶著沾沾自喜的神情望向妻子,並問道:「你覺得我跟城北的徐公比起來,誰更好看呢?」

鄒忌像。(網上圖片)

鄒忌像。(網上圖片)

妻子見丈夫心情不錯,也不想掃他的興,便一邊幫他整理衣襟,一邊笑著回答說:「這還用問嗎?當然是我的夫君更好看啊!那徐公怎麼能跟夫君你比呢?」鄒忌聽到心裡樂開花了,但心裡還是明白自己其實遠比不上徐公。於是,他屁顛屁顛的跑去自己的妾侍那問道:「我和城北徐公相比,誰更俊俏呢?」妾侍對於鄒忌的突然到來感到十分惶恐,見他問自己問題,她想也不想,連忙附和道:「當然是大人您呀!徐公雖是我們有名的美男子,可怎麼都比不上大人您呢!」這次聽到妾侍的答覆,鄒忌才真的放下心來。

翌日,客人來訪。鄒忌在跟他聊天的時候,突然想起了昨天自己問妻子和小妾的問題,心想要不也問問客人好了。他清清嗓子,煞有其事的向客人問道:「您覺得我和城北徐公,誰更好看呢?」突如其來的問題使客人迷惑不已,他搔了搔頭,還是討好的說道:「徐公當然比不上您,您比他帥氣多了!」聽了三人如出一轍的答覆,鄒忌終於放下心來。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有天,徐公到鄒忌家登門拜訪。本來鄒忌還興致勃勃的在門前等待徐公,可他一見徐公那氣宇軒昂的模樣馬上就心生氣餒。明明自己比不上光彩照人的徐公,為甚麼妻子、妾侍和客人都說自己比徐公好看呢?兩人交談時,鄒忌邊思考邊觀察徐公。雖想不明白,但他還是得出一個結論:自己真的比徐公要差一些。

晚上,鄒忌在床上翻來覆去,始終因為早上的事難以入睡。想到最後,他總算找到了原因,只見他念念有詞,喃喃自語地道:「原來這些人都是在恭維我啊!妻子說我美,是因為偏愛我;妾侍說我美,是因為害怕我;客人說我美,是因為有求於我。看來,我是受了身邊人的恭維贊揚而認不清真正的自我了!」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成語「自知之明」這個成語,指自己瞭解自己的情況和能力。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