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人流高峰疊加疫情高峰 內地春運將迎巨大挑戰

博客文章

人流高峰疊加疫情高峰 內地春運將迎巨大挑戰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人流高峰疊加疫情高峰 內地春運將迎巨大挑戰

2023年01月06日 16:22 最後更新:16:28

內地今年春運從1月7日開始,到2月15日結束,共40天。國新辦今天(6日)舉行發布會,介紹春運服務保障有關情況。

1月8日起,新冠病毒感染將實施「乙類乙管」,今年春運也是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後的第一個春運,與去年相比全國客流將翻倍。不過今年春運人流高峰與疫情高峰疊加,也帶來更多不確定性。交通部副部長徐成光稱,這是近年來困難挑戰最大的一次春運。

1 月 6 日大批旅客在北京西站候車。AP圖片

1 月 6 日大批旅客在北京西站候車。AP圖片

徐成光在發布會上表示,經初步分析,春運期間客流總量約為20.95億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99.5%,恢復到2019年同期的70.3%。從客流構成看,預計探親流約佔春運客流的55%,務工流約佔24%,旅遊和商旅出行分別約佔10%。不少高校已在春運開始前放假,相比往年佔比相對較小。自駕車、城際拼車、定制客運等出行比例將進一步提高,高速公路小客車日均流量約為2620萬輛,較去年同期增長3.6%。

據內媒從12306查詢到的信息,與長三角和廣深地區相比,今年春運出京的火車票更為緊張,節前兩日多條離京線路的車票已經售罄,北京去往東北、河北、河南、山西等地的火車票都很緊張。

另據民航局總飛行師萬向東在發布會上介紹,北上廣等城市至三亞、海口、成都、重慶等是熱門航線。從訂票量來看,北京-三亞、上海-北京、北京-海口、深圳-昆明、深圳-重慶、杭州-昆明、深圳-成都等航線居於前列。

1月8日起,內地和香港將恢復通關,春節期間往來港澳台的旅客也將增長。萬向東介紹,民航局已批復春運期間港澳台地區航線客運航班計劃13230班,涉及186條航線,47個內地(大陸)通航點。以上海浦東機場為例,1月8日至31日,香港航線日均10班,台灣航線日均8班,澳門航線日均12班,均有較大幅度的增加。

徐成光表示,與往年相比,今年春運人流高峰與疫情高峰疊加,是近年來不確定性最多、情況最為復雜、困難挑戰最大的一次春運。目前做出的客流總量、構成和流向等方面的預測,是基於當前形勢和情況,目的是按照底線思維和極限場景做好准備工作。總體來看,今年春運呈現「三大一多」的特點。

一是客流大幅增長。疫情三年來累積的回鄉過年、探親訪友、旅游觀光等出行需求,將在今年春運集中釋放,客流將從長期低位運行到快速恢復攀升。

二是貨運需求大幅增加,物流配送壓力大。往年春運一般是「客增貨減」,今年春運疫情流行高峰陸續到來,各類醫療防疫物資、節日生活物資和今冬明春的能源、糧食等重點物資運輸需求均會有較大增長。而中小城市、農村地區物流配送基礎相對薄弱,加上一線從業人員離崗回鄉及可能出現的大面積感染,局部地區可能出現末端配送不暢問題,物流保通保暢面臨較大壓力。

春運在即,有工作人員在車廠檢查動車,確保動車以良好狀態投入一線營運。

春運在即,有工作人員在車廠檢查動車,確保動車以良好狀態投入一線營運。

三是一線人員感染風險較大。春運期間人員流動密集,交通運輸一線從業人員大面積感染風險激增,保證客運服務不中斷、貨運物流不斷鏈也面臨較大壓力。

四是安全生產風險隱患增多。過去三年客運行業長時間處於低負荷狀態,載運工具長期停運或低位運行,從業人員技能出現生疏,加上春運期間低溫、冰雪惡劣天氣多發,給安全生產帶來較大挑戰。

針對這些情況,交通部此前已牽頭印發了《2023年綜合運輸春運疫情防控和運輸服務保障總體工作方案》,對客流組織引導、防疫宣傳、從業人員健康管理、交通場站防疫措施、安全生產、物流保障等方面,已作出相應規定和預案。

交通部表示,考慮到當前疫情流行尚未結束,一些地方還處於疫情流行高峰期,盡管大家回鄉過年、探親訪友的願望較為強烈,還是倡導大家根據自身和家庭成員的實際情況,合理安排出行計劃。特別是患有基礎病的老年朋友以及家中有孕婦、嬰幼兒的家庭,要盡量減少出行,以降低自身和家庭成員的旅途感染風險。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Tags:

澳門

繼韓國人後,泰國人成了上海旅遊的新力軍,有網民笑稱,現在走在上海街頭,左耳韓語、右耳泰語。

最近一段時間,無論是迪士尼還是新天地,以及原來本地人都不太熱衷的北外灘小巨蛋、天安千樹等景點,都成了泰國遊客的「獨家私藏」。

最近一段時間,無論是迪士尼還是新天地,以及原來本地人都不太熱衷的北外灘小巨蛋、天安千樹等景點,都成了泰國遊客的「獨家私藏」。

在一個平日的下午一兩點左右,上海北外灘「小巨蛋」前已經排了十幾名遊客,其中80%左右估計是來自東南亞。相比於更大眾的豫園、外灘、陸家嘴、迪士尼,北外灘如此高密度的外籍遊客多少會讓人意外。

繼韓國人後,泰國人成了上海旅遊的新力軍

繼韓國人後,泰國人成了上海旅遊的新力軍

繼韓國人後,泰國人成了上海旅遊的新力軍

繼韓國人後,泰國人成了上海旅遊的新力軍

位於普陀區昌化路蘇州河河畔的一個山型購物中心「天安千樹」,則是另一個東南亞籍遊客們的私家心水地。有負責維持秩序的城管表示,每天下午開始,這裡就會有很多外國遊客,「看著像是泰國的,工作日還好,周末人更多。」天安千樹曾經因為設計被本地人吐槽,如今泰國人來了,商場人流都增加了不少。

北外灘「小巨蛋」、「天安千樹」等非傳統的外籍遊客旅遊目的地,甚至本地人都不感興趣的地方,為何會受到東南亞遊客的追捧?

北外灘「小巨蛋」、「天安千樹」等非傳統的外籍遊客旅遊目的地,甚至本地人都不感興趣的地方,為何會受到東南亞遊客的追捧?

北外灘「小巨蛋」、「天安千樹」等非傳統的外籍遊客旅遊目的地,甚至本地人都不感興趣的地方,為何會受到東南亞遊客的追捧?因為他們都是跟著社交網絡上的旅行攻略來的。

打開社交網絡,搜索泰語的上海旅遊攻略,既有讓中國遊客熟悉的地方,也有東南亞籍遊客們獨家偏愛的熱門地。南京東路上潮玩店掃貨、牛肉店吃自助,已經是很多東南亞遊客的必列清單。他們會去安福路、武康路上拍美美的照片,也會去淮海路上買國貨潮牌,會去INS新樂園、FOUND158蹦迪,也必不可少地會去迪士尼做一天公主/王子,還會去大董吃烤鴨、去洗浴中心狂炫自助餐,不禁讓人好奇泰國人深耕中國互聯網多久做出了這些攻略。

美食清單上有喝一杯喜茶,吃萊萊小籠、佳家湯包、小楊生煎,也有買吳江路的面包,打卡米其林粵菜或者本幫菜,問及理由,回答都是「我們那里沒有」。行程最後似乎都會落腳在各類甜品烘焙店,掃貨芝士蛋糕和披風卷,再要上足夠的冰袋,帶上飛機捎回家,就是最好的伴手禮分給朋友和家人。看完泰國人攻略,中國人都要重新玩一遍上海。

繼韓國人後,泰國人成了上海旅遊的新力軍

繼韓國人後,泰國人成了上海旅遊的新力軍

難怪有位跟拍師說:「我問他們要不要去東方明珠玩,他們都回答no tower, no tower。」

有泰國導遊表示,來上海的泰國人增多,主要是從免簽政策出台後,而近期暴增則因為正值泰國假期。「上海離得近,機票也便宜,淡季機票來回只要1000元左右,即使是旺季,機票也就是一千七八左右。」

口碑好也是一個重要原因,除了支付寶等方便使用外,更多人讚嘆上海「人很多,但交通秩序井井有條,管理得很好。」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