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台灣不到四天就有一起槍擊案 黑道與政治剪不斷理還亂?

博客文章

台灣不到四天就有一起槍擊案 黑道與政治剪不斷理還亂?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台灣不到四天就有一起槍擊案 黑道與政治剪不斷理還亂?

2022年11月19日 10:57 最後更新:11:07

蔡英文自詡的台灣「治安相對良好」,被連續不斷的槍聲震碎。

台灣今年不僅槍擊案、詐騙案創歷年最高,還發生殺警、「台版柬埔寨案」以及台南88發子彈槍擊案等惡性事件,警界高層也被爆出與黑道分子在豪宅招待所密會等一連串醜聞。有評論直指,台灣治安敗壞,民進黨難辭其咎。

台灣槍擊案頻發。

台灣槍擊案頻發。

就在11月16日深夜,宜蘭縣蘇澳火車站附近又發生一起槍擊事件,陳某因與吳某有過節,相約太平路上談判,結果陳某直接掏槍恐嚇,擦槍走火,子彈射穿民宅鐵捲門,造成屋內一人腹部中彈,一群人事發後逃離現場。17日凌晨,警方破案查扣一支非制式短槍、一個彈匣,全案依刑法殺人未遂、違反槍炮彈藥刀械管制條例等罪移送偵辦。

有評論認為,台灣治安敗壞,民進黨難辭其咎。AP

有評論認為,台灣治安敗壞,民進黨難辭其咎。AP

事實上,近年來台灣的槍擊案沒消停過,就連民進黨自己人都看不下去了。

民進黨「立委」何志偉稱,2017年到2022年,全台共查獲槍支9290支,彈藥近32萬顆,形容槍支泛濫已經成為台灣日常。此外,2021年全台槍擊案件共發生100起,創下6年來新高,平均不到4天就有一起。

國民黨台北市議員王鴻薇稱,南投滅門慘案、高雄醫院行刑式槍擊案和台南殺警案,治安案件遍及全台,「遍地開槍的窘境,內政部、警政署更是責無旁貸」。有網友嘲諷說,「以為台灣是一個治安很好的社會,結果發現只有自己沒有槍」。

如果從法律條例來看,台灣實際上在規範槍支使用方面有著嚴格的「槍炮彈藥刀械管制條例」,只有軍警、少數族裔等允許持槍。但在表面上如此嚴格的規定之下,為什麼台灣槍擊案還會頻頻發生?

主流觀點認為有三大原因:一是台灣四面環海,槍支走私難以防堵。對一些不法分子來說,只要有錢,就能獲得黑槍。二是台灣地下兵工廠可以把玩具槍改造成武器,甚至改造裝修用的釘槍,殺傷力也不小,且材料取得簡單。

另外就是網絡販售管控難。台中市議員陳文政就曾經痛批,島內不少拍賣網站上都能看到販售槍支的廣告,只要付錢,就能收到地下兵工廠分批寄出的零件及彈藥,由購槍者自行組裝成具有殺傷力的手槍。

台灣政客推行廢除死刑,也被認為是槍擊案泛濫背後的一大社會背景。雖然「廢死聯盟」引用海外資料,強調死刑和槍擊案數量之間沒有關聯,但有資深警察認為,他們忽略槍擊案中的死亡人數;早年間如果在島內殺害兩人一定判死刑,而現在殺紅眼的兇手可能有恃無恐,反正已經動手,殺幾個人都沒差別,並且幾乎不會判死刑,犯案行徑更為凶殘。

台灣打壓民間不法槍支遲遲不奏效,和黑道勢力猖狂是一脈相承的。一連串修法、打黑行動為何壓不住黑道?民進黨當局給黑道撐腰,長期政黑勾結、「黑金」泛濫,無疑是最根本原因。

國民黨「立委」李德維15日稱,曾任蔡英文台北市競選總顧問、民進黨台北市黨代表的趙介佑,涉入暴力討債及毒品等案;民進黨台北市長候選人陳時中輔選行程中,總能看到前「國策顧問」黃承國的身影,他當過民進黨台北市黨部主委,經法院認證是黑幫組織「天道盟」文山會大哥。

民進黨內,還有不少人屬於「黑道從政」,比如「立法院」黨團總召集人柯建銘被稱為台灣政壇的「鰲拜」,也是島內極少數能同時叫得動「天道盟」「竹聯幫」「四海幫」等黑幫組織的政治人物,是真正的「黑道教父」。

《中國時報》15日刊登的一篇評論稱,蔡英文反的「黑金」是有顏色的、有意識形態的,她只反對手「黑金」,卻縱容自己人與黨內腐敗,日前的台南槍擊案就被指官商利益糾結不清。

聯合新聞網稱,即使高雄、台南接連發生駭人槍擊案,當局官員仍忙著四處助選,對於警界近來爆發一連串的警官與黑道幫派、洗錢業者不尋常往來的事件,連假裝的口頭自清都省了,「或許,就因為當今拼選舉比拼治安重要,歹徒因此更加無法無天,只想安居樂業的小老百姓,只能自求多福」。

台灣《聯合報》發表社論稱,林秉文最近被調查發現,詐騙集團通過他旗下的第三方支付管道協助洗錢,不到3年,經手金額高達27億元新台幣,而台灣詐騙集團這些年走向世界,洗錢業者扮演重要角色,在槍、毒等集團犯罪結構中都不可或缺。最近,新北破獲的「台版柬埔寨詐騙案」,被害人遭虐待、餵毒、棄屍等驚悚情節,正是地下不法組織日益猖獗的跡象,也是對台「行政院」的最大諷刺。

文章稱,「政黑合體」正一步步腐蝕台灣根基,黑幫背後總有政治人物在撐腰,總有「立委」幫忙遊說,「黑白兩道你儂我儂……這樣的政府,還能讓人期待正義和公理嗎?」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Tags:

高雄

繼韓國人後,泰國人成了上海旅遊的新力軍,有網民笑稱,現在走在上海街頭,左耳韓語、右耳泰語。

最近一段時間,無論是迪士尼還是新天地,以及原來本地人都不太熱衷的北外灘小巨蛋、天安千樹等景點,都成了泰國遊客的「獨家私藏」。

最近一段時間,無論是迪士尼還是新天地,以及原來本地人都不太熱衷的北外灘小巨蛋、天安千樹等景點,都成了泰國遊客的「獨家私藏」。

在一個平日的下午一兩點左右,上海北外灘「小巨蛋」前已經排了十幾名遊客,其中80%左右估計是來自東南亞。相比於更大眾的豫園、外灘、陸家嘴、迪士尼,北外灘如此高密度的外籍遊客多少會讓人意外。

繼韓國人後,泰國人成了上海旅遊的新力軍

繼韓國人後,泰國人成了上海旅遊的新力軍

繼韓國人後,泰國人成了上海旅遊的新力軍

繼韓國人後,泰國人成了上海旅遊的新力軍

位於普陀區昌化路蘇州河河畔的一個山型購物中心「天安千樹」,則是另一個東南亞籍遊客們的私家心水地。有負責維持秩序的城管表示,每天下午開始,這裡就會有很多外國遊客,「看著像是泰國的,工作日還好,周末人更多。」天安千樹曾經因為設計被本地人吐槽,如今泰國人來了,商場人流都增加了不少。

北外灘「小巨蛋」、「天安千樹」等非傳統的外籍遊客旅遊目的地,甚至本地人都不感興趣的地方,為何會受到東南亞遊客的追捧?

北外灘「小巨蛋」、「天安千樹」等非傳統的外籍遊客旅遊目的地,甚至本地人都不感興趣的地方,為何會受到東南亞遊客的追捧?

北外灘「小巨蛋」、「天安千樹」等非傳統的外籍遊客旅遊目的地,甚至本地人都不感興趣的地方,為何會受到東南亞遊客的追捧?因為他們都是跟著社交網絡上的旅行攻略來的。

打開社交網絡,搜索泰語的上海旅遊攻略,既有讓中國遊客熟悉的地方,也有東南亞籍遊客們獨家偏愛的熱門地。南京東路上潮玩店掃貨、牛肉店吃自助,已經是很多東南亞遊客的必列清單。他們會去安福路、武康路上拍美美的照片,也會去淮海路上買國貨潮牌,會去INS新樂園、FOUND158蹦迪,也必不可少地會去迪士尼做一天公主/王子,還會去大董吃烤鴨、去洗浴中心狂炫自助餐,不禁讓人好奇泰國人深耕中國互聯網多久做出了這些攻略。

美食清單上有喝一杯喜茶,吃萊萊小籠、佳家湯包、小楊生煎,也有買吳江路的面包,打卡米其林粵菜或者本幫菜,問及理由,回答都是「我們那里沒有」。行程最後似乎都會落腳在各類甜品烘焙店,掃貨芝士蛋糕和披風卷,再要上足夠的冰袋,帶上飛機捎回家,就是最好的伴手禮分給朋友和家人。看完泰國人攻略,中國人都要重新玩一遍上海。

繼韓國人後,泰國人成了上海旅遊的新力軍

繼韓國人後,泰國人成了上海旅遊的新力軍

難怪有位跟拍師說:「我問他們要不要去東方明珠玩,他們都回答no tower, no tower。」

有泰國導遊表示,來上海的泰國人增多,主要是從免簽政策出台後,而近期暴增則因為正值泰國假期。「上海離得近,機票也便宜,淡季機票來回只要1000元左右,即使是旺季,機票也就是一千七八左右。」

口碑好也是一個重要原因,除了支付寶等方便使用外,更多人讚嘆上海「人很多,但交通秩序井井有條,管理得很好。」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