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赴G20峰會前 耶倫籲美中穩定關係重啟溝通

博客文章

赴G20峰會前 耶倫籲美中穩定關係重啟溝通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赴G20峰會前 耶倫籲美中穩定關係重啟溝通

2022年11月14日 10:24 最後更新:10:32

《紐約時報》12日報導,美國財政部長耶倫當天赴巴厘島參加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峰會前,呼籲美中穩定關係,並重開定期溝通渠道。

耶倫將在今天(14日)與中方官員進行非正式會面,並最有可能討論宏觀經濟問題。她希望就中美共同關心的事項進行更多的交流,從而改善雙邊關係。

耶倫赴巴厘島參加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峰會。AP圖片

耶倫赴巴厘島參加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峰會。AP圖片

耶倫同時聲稱,中美之間的緊張關係源於中方的「誤解」,又指中國應該「理解」美國「採取行動」的原因,例如禁止銷售先進半導體的政策,美方並非試圖阻礙中國的經濟發展。

她稱,「我們有國家安全方面的擔憂,如果我們的政策對中國產生了更廣泛的、意想不到的後果,那麼重要的是能夠聽到他們的擔憂,並對這些關切作出潛在回應。」她補充,「我們對他們的經濟行為也有關切。」

昨天(13日),美國總統拜登抵達峰會舉辦地巴厘島。他表示,美國將保持開放的溝通管道,將與中國激烈競爭,但同時確保競爭不會演變成衝突。 同日,美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在記者會上稱,拜登的基本方針始終如一,即拜登認為美國和中國正在進行激烈的競爭,但這種競爭不應該陷入衝突或對抗,需要負責任地進行管理。「並且我們(中美)也可以在某些領域開展合作」。

美國近期對華芯片實施新的出口管制。AP資料圖片

美國近期對華芯片實施新的出口管制。AP資料圖片

事實上,近段時間,美國不僅未收回特朗普時期制定的關稅政策,還對華芯片實施新的出口管制,並施壓日本等盟國保持步調一致。

今年10月,美國出台一系列新規,禁止將使用美國設備製造的某些芯片銷售給中國。此外,美國政府還將31家中國公司、研究機構和其他團體列入所謂「未經核實的名單」,限制它們獲得某些受監管的美國半導體技術的能力。11月初,《日經亞洲評論》更曝出美國向日本和荷蘭施壓,要求兩國和美國一道阻止先進芯片技術流向中國。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此前指出,美方出於維護科技霸權需要,濫用出口管制措施,對中國企業進行惡意封鎖和打壓,這種做法背離公平競爭原則,違反國際經貿規則,不僅損害中國企業的正當權益,也將影響美國企業的利益。美方將科技和經貿問題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阻擋不了中國發展,只會封鎖自己、反噬自身。

此外,儘管耶倫本人曾公開表示,特朗普時期制定的破壞性關稅已經「沒有戰略意義」,反而正在損害美國消費者和企業的利益,但拜登政府至今仍未將其完全取消。《華爾街日報》10月26日的社論直指,所謂的「特朗普關稅」如今已經可以改稱為「拜登-特朗普關稅」了。

對於這一問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也曾表示,中美經貿合作的本質是互利共贏,貿易戰、關稅戰沒有贏家。美方單邊加征關稅不利於中國,不利於美國,也不利於世界。他提到,自關稅生效以來,已使美國公司損失超過1.7萬億美元,每年還使美國家庭開支增加1300美元。美國政府是時候重新考慮並儘早取消這些加征的關稅了。

從戰略競爭的視角看待和定義中美關係,把中國視為最主要對手和最嚴峻的長期挑戰,是對中美關係的誤判和中國發展的誤讀,會對兩國人民和國際社會產生誤導。

在11月11日的中國外交部例行發佈會上,趙立堅強調,中方始終按照習近平主席提出的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三原則看待和發展中美關係,主張推動構建中美正確相處之道,同時堅定捍衛自身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美方應同中方相向而行,妥善管控分歧,推進互利合作,避免誤解誤判,推動中美關係重返健康穩定發展的正確軌道。

趙立堅表示,中美關係保持穩定發展符合雙方利益,也是世界各國期待,我們希望美方真正本著相互尊重精神,同中方相向而行,為維護世界穩定和發展發揮負責任作用。

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七次峰會將於11月15日至16日在印尼的巴厘島舉行,此次峰會主題為「共同復甦、強勁復甦」。

據中國外交部消息, 應印尼總統佐科邀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於11月14日至17日赴印尼巴厘島出席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七次峰會。應泰王國總理巴育邀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於11月17日至19日赴泰國曼谷出席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九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並對泰國進行訪問。與會期間,習近平將應約同法國總統馬克龍、美國總統拜登、塞內加爾總統薩勒、阿根廷總統費爾南德斯等多國領導人舉行雙邊會見。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繼韓國人後,泰國人成了上海旅遊的新力軍,有網民笑稱,現在走在上海街頭,左耳韓語、右耳泰語。

最近一段時間,無論是迪士尼還是新天地,以及原來本地人都不太熱衷的北外灘小巨蛋、天安千樹等景點,都成了泰國遊客的「獨家私藏」。

最近一段時間,無論是迪士尼還是新天地,以及原來本地人都不太熱衷的北外灘小巨蛋、天安千樹等景點,都成了泰國遊客的「獨家私藏」。

在一個平日的下午一兩點左右,上海北外灘「小巨蛋」前已經排了十幾名遊客,其中80%左右估計是來自東南亞。相比於更大眾的豫園、外灘、陸家嘴、迪士尼,北外灘如此高密度的外籍遊客多少會讓人意外。

繼韓國人後,泰國人成了上海旅遊的新力軍

繼韓國人後,泰國人成了上海旅遊的新力軍

繼韓國人後,泰國人成了上海旅遊的新力軍

繼韓國人後,泰國人成了上海旅遊的新力軍

位於普陀區昌化路蘇州河河畔的一個山型購物中心「天安千樹」,則是另一個東南亞籍遊客們的私家心水地。有負責維持秩序的城管表示,每天下午開始,這裡就會有很多外國遊客,「看著像是泰國的,工作日還好,周末人更多。」天安千樹曾經因為設計被本地人吐槽,如今泰國人來了,商場人流都增加了不少。

北外灘「小巨蛋」、「天安千樹」等非傳統的外籍遊客旅遊目的地,甚至本地人都不感興趣的地方,為何會受到東南亞遊客的追捧?

北外灘「小巨蛋」、「天安千樹」等非傳統的外籍遊客旅遊目的地,甚至本地人都不感興趣的地方,為何會受到東南亞遊客的追捧?

北外灘「小巨蛋」、「天安千樹」等非傳統的外籍遊客旅遊目的地,甚至本地人都不感興趣的地方,為何會受到東南亞遊客的追捧?因為他們都是跟著社交網絡上的旅行攻略來的。

打開社交網絡,搜索泰語的上海旅遊攻略,既有讓中國遊客熟悉的地方,也有東南亞籍遊客們獨家偏愛的熱門地。南京東路上潮玩店掃貨、牛肉店吃自助,已經是很多東南亞遊客的必列清單。他們會去安福路、武康路上拍美美的照片,也會去淮海路上買國貨潮牌,會去INS新樂園、FOUND158蹦迪,也必不可少地會去迪士尼做一天公主/王子,還會去大董吃烤鴨、去洗浴中心狂炫自助餐,不禁讓人好奇泰國人深耕中國互聯網多久做出了這些攻略。

美食清單上有喝一杯喜茶,吃萊萊小籠、佳家湯包、小楊生煎,也有買吳江路的面包,打卡米其林粵菜或者本幫菜,問及理由,回答都是「我們那里沒有」。行程最後似乎都會落腳在各類甜品烘焙店,掃貨芝士蛋糕和披風卷,再要上足夠的冰袋,帶上飛機捎回家,就是最好的伴手禮分給朋友和家人。看完泰國人攻略,中國人都要重新玩一遍上海。

繼韓國人後,泰國人成了上海旅遊的新力軍

繼韓國人後,泰國人成了上海旅遊的新力軍

難怪有位跟拍師說:「我問他們要不要去東方明珠玩,他們都回答no tower, no tower。」

有泰國導遊表示,來上海的泰國人增多,主要是從免簽政策出台後,而近期暴增則因為正值泰國假期。「上海離得近,機票也便宜,淡季機票來回只要1000元左右,即使是旺季,機票也就是一千七八左右。」

口碑好也是一個重要原因,除了支付寶等方便使用外,更多人讚嘆上海「人很多,但交通秩序井井有條,管理得很好。」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