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痘病毒正在全球擴散。據英國廣播公司當地時間報導,以色列、瑞士和奧地利近兩天也已報告猴痘確診病例,此輪報告確診病例的國家已增至15個。
現有資訊表明,與有症狀的病例發生密切身體接觸的人群中正在發生人際傳播。世衛組織預計,「隨著監測的擴大,未來有可能在已報告病例的國家和其他國家發現更多病例。」

彩色透射電子顯微捕獲的猴痘病毒顆粒。
猴痘病毒是什麼?
據聯合國網站介紹,猴痘是一種罕見的病毒性人畜共患病(從動物傳播給人的病毒),病人症狀與過去在天花病人身上所觀察到的相似,但臨床嚴重程度較輕。隨著在1980年全球消滅了天花和隨後停止接種天花疫苗,猴痘成為最嚴重的正痘病毒。在本輪疫情暴發前,猴痘病例在非洲中部和西部地區熱帶雨林散發。
猴痘病毒的歷史由來?
「猴痘」病毒早在1958年最先在猴子身上發現,是一種與天花病毒同屬痘病毒科的雙鏈DNA病毒,但其毒性比天花弱不少。這種病毒早在2003年時曾在美國引發過疫情,一批從非洲迦納運到美國伊利諾州的松鼠和甘比亞鼠攜帶了此病毒,但當時疫情「被迅速控制住了」。
「目前來看,猴痘病毒的源頭應該是在動物身上,更重要的傳播方式是通過鼠類動物感染或傳播,我們國家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相關病例報告,但是此病毒屬於人畜獸傳播甚至人際傳播的傳染病,所以需要引起高度警惕。」北京清華長庚醫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林明貴告訴記者。

北京清華長庚醫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林明貴。
猴痘病毒的傳播形式有哪些?
「現有證據表明,猴痘的傳播方式主要為密切傳播,包括密切接觸感染者的呼吸道分泌物、皮膚損傷部位或被污染物品等,此外,猴痘病毒還可經由母嬰傳播和性傳播,通常需要較長時間面對面才能發生呼吸道飛沫傳播。」林明貴提醒。

猴痘通過人體間的密切接觸或通過接觸感染者使用的衣物、毛巾或床上用品傳播。
猴痘病毒有哪些症狀?致死率如何?
林明貴指出,「人感染猴痘的初期症狀包括發燒、頭痛、肌肉酸痛、背痛、淋巴結腫大等,之後可發展為面部和身體大範圍皮疹。」儘管人感染猴痘病毒的致病性較其同類病毒天花病毒輕,但其仍可導致死亡,致死率為1%-10%,至今該病無有效治療方法。
猴痘病毒疫情目前在其他國家的傳播形式如何?
此輪猴痘病毒疫情在5月7日最先被英國發現,目前已經遍及英國、葡萄牙、西班牙、澳洲、德國、法國等多個西方國家。據聯合國最新消息,全球12個未流行猴痘病毒的國家已報告了92例確診病例和28例疑似病例。
綜合《衛報》及英國當地媒體22日報導,英國衛生安全局提出建議,任何與猴痘確診病例有過密切接觸或共同居住的人,應自我隔離21天。
猴痘病毒出現人際傳播意味著什麼?
林明貴指出,「出現人際傳播就意味著我們要對猴痘疫情提高警惕,並且一旦發現病例,就要嚴格按照傳染病學的相關隔離措施採取果斷的管控。」
目前我國並沒有猴痘疫苗,可以採取哪種預防措施?
據華盛頓郵報消息,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指出,美國已經批准了兩種預防天花的疫苗,其中一種是專門針對猴痘的。「我們也應該引起重視,雖然,我們目前還沒有專門針對猴痘的疫苗,但是我們有天花疫苗,如果想恢復天花疫苗的生產應該不難,天花疫苗對猴痘至少有80%的有效性。」林明貴指出。
據韓國《中央日報》網站報導,韓國疾病管理廳22日表示,目前在韓國還未發現猴痘病毒感染者,但已建立針對該病毒的檢查體系。韓國疾病管理廳稱,目前已儲備3500萬人份的天花疫苗,但仍需研究專家意見,再決定是否給民眾使用,「將根據今後的情況變化,確定猴痘的傳染病管理等級。」
除疫苗外,我們還能採取哪些措施來預防猴痘病毒?
「首先,專業的部門和人員都要提高警惕、加強預防,普通市民也要對此病毒有一定的知識儲備,相應的檢測手段和疫苗也要加緊研發。」林明貴表示,因為目前西方多國已經出現了病例,並且已經證實其可以人際傳播,所以可以對於入境人員、尤其是有病例出現的國家的入境人員進行相關檢測;普通市民要注意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不要生吃和接觸來源不明的動物。據瞭解,國內多家醫藥公司已開始猴痘檢測試劑盒儲備工作。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