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港人上海抗疫實錄: 上海選擇了一條難走的路,既不想封城,也絕不能躺平

博客文章

港人上海抗疫實錄: 上海選擇了一條難走的路,既不想封城,也絕不能躺平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港人上海抗疫實錄: 上海選擇了一條難走的路,既不想封城,也絕不能躺平

2022年04月01日 16:24 最後更新:16:28

上海抗疫浦東原定封區4日,期間進行多輪全民檢測,至3月31日完成後解封,然後今日(4月1日)開始輪到浦西封區4日檢測。但浦東禁足4日後,今天大部份地區仍然封閉,繼續禁足。

港人林恩早前到了上海,剛好親歷了上海這場抗疫之戰,寫下上海抗疫實錄。

更多相片
3月22日,長寧區街上人跡罕至。

3月22日,長寧區街上人跡罕至。

3月22日延安西路,遠處是一群送外賣的電單車。

3月22日延安西路,遠處是一群送外賣的電單車。

劉海粟藝術館門外的家庭樂。

劉海粟藝術館門外的家庭樂。

3月27日下午復旦大學華山醫院門外排隊做核酸檢測的人龍。40元人民幣自願檢測,一般是因外遊或職業需要。(當時尚未宣佈輪流封控浦東浦西)。

3月27日下午復旦大學華山醫院門外排隊做核酸檢測的人龍。40元人民幣自願檢測,一般是因外遊或職業需要。(當時尚未宣佈輪流封控浦東浦西)。

3月27日下午(公佈封控浦東浦西前)有些商場頗熱鬧,甚至出現少許報復式消費。這是陝西南路iapm。

3月27日下午(公佈封控浦東浦西前)有些商場頗熱鬧,甚至出現少許報復式消費。這是陝西南路iapm。

上海抗疫實錄(一)

3月初入境上海時,它仍是一個沒有疫情的地方。3月21日隔離完畢之日,上海卻竟已變成一個全城戒備的雙位數字確診城市。

許多住宅小區開始不停圍封檢測。一旦有確診者或無症狀者的「密接者」(密切接觸者),小區便會被封兩至三天,待整個小區核酸檢查完畢才解封。浦西閔行區當時情況比較嚴重,許多地方皆被圍封強檢。幸好,我入住的是低風險的長寧區,可以自由出入。

3月22日,長寧區街上人跡罕至。

3月22日,長寧區街上人跡罕至。

3月22日,長寧區街上人跡罕至。附近的古北路,甚至通渠大道延安西路竟然久久未見一部汽車,一分鐘內只有十數輪電單車行駛,都是送外賣的,例如美團外賣。

3月22日延安西路,遠處是一群送外賣的電單車。

3月22日延安西路,遠處是一群送外賣的電單車。

到達劉海粟藝術館,門前貼着通告:「疫情關係,3月10日開始,藝術館關閉,直至另行通知」。館外草地上,終於有些人氣。大約六至八個家庭,爺爺嫲嫲帶着未入學的孫兒在玩耍。

劉海粟藝術館門外的家庭樂。

劉海粟藝術館門外的家庭樂。

其實,3月22日當日上海只有4宗本地確診,不過卻有高達900宗無症狀者。全城戒備,的士司機有點埋怨香港疫情嚴重,終於導致滲入國內。

當地電視新聞經常提醒,Omicron 並不可視作「大號流感」(意即重型流感)。死亡率雖然不高,但重症的實際數字仍然可以很高。有些衛生專家更分析香港的數字,提醒大家不可以掉以輕心,因為病毒傳播速度非常快,而許多長者有「基礎病」,一旦感染仍然是可以變成重症,甚至致命的。

有些國內朋友說,他們很重視祖父母的安全,萬萬不忍讓陪伴他們成長及具深厚感情的人受到感染,尤其不希望自己成為無症狀者而感染他人。公民責任也好,為自己長輩也好,做核酸檢查是保障大家。

我住在酒店,沒有受到住宅小區圍封強檢的影響。3月23日我到徐匯區一行。徐匯區解封之後,生活回復正常,車流開始恢復起來,店舖食肆也開門營業。上海實施的,叫做「網格化、切塊式圍封」,在圍封的一個一個小板塊以外,「綠碼人」是自由的。(每個人的手機都有一個健康碼,綠碼人可以自由出入場所。一旦到過中高風險地區,自然會變成黃色,許多地方也去不了。)有些朋友提醒我:「記得保住綠碼呀!」每天起床,我一定看手機上的「上海發佈」,查找政府公佈的所有確診者及無症狀患者所在地(不會公開整個地址,但會寫出哪條街道和第幾弄,等如香港的哪一座大廈或門牌),然後我就是一個遊走圍封板塊或網格以外的自由人。

我需要到中國銀行存入款項及更新手提電話號碼。存款本來可以使用銀行咭的,但因為多年沒有到國內,密碼已經忘記了,加上剛開通本地手提電話(需要人面識別,以前的電話號碼已不能使用),必須親自到銀行辦理手續。那個星期,許多銀行分行已經關門。銀行鼓勵職員在家工作,而市民則使用網上服務。空跑了一家關了門的中國銀行後,終於找到另一家仍實體營業的。該分行規模頗大,但當時只有5位職員上班。顧客?只有我一位。5位職員圍觀着,看看我到底需要什麼服務,我活像一個帶了一億存款的貴賓。其實,我只是存款5仟元!現在在國內,許多地方不接受現金,必須確保電子貨幣,例如「微信支付」內綁着的本地銀行咭有足夠款項,否則打不了車,叫不了外賣,訂不了火車票。

3月25、26日,市面十分平靜,車輛大大減少,因為不少地方的居民都受到「網格化圍封」影響而不能離開居住的小區。唯一尚有人氣的地方,就是一些大型商場,例如徐家匯的 One ITC,、南京西路的太古匯、陝西南路的iapm。

3月27日下午復旦大學華山醫院門外排隊做核酸檢測的人龍。40元人民幣自願檢測,一般是因外遊或職業需要。(當時尚未宣佈輪流封控浦東浦西)。

3月27日下午復旦大學華山醫院門外排隊做核酸檢測的人龍。40元人民幣自願檢測,一般是因外遊或職業需要。(當時尚未宣佈輪流封控浦東浦西)。

3月27日我到新天地一行。相信新天地自開業以來,從來沒有這樣冷清,只有少量店舖開門。不過,當中出現一條人龍(根據幾天以來的觀察,除了在醫院門外排隊做核酸之外,基本上是沒有地方出現人龍的)。原來是一間網紅店,賣牛角包之類的西式飽點!

新天地附近的共產黨一大會址,老遠便已被圍著,並加設保安,不許入內。我本想拍一張會址外牆照片,但因距離太遠而拍不了。

3月27日下午(公佈封控浦東浦西前)有些商場頗熱鬧,甚至出現少許報復式消費。這是陝西南路iapm。

3月27日下午(公佈封控浦東浦西前)有些商場頗熱鬧,甚至出現少許報復式消費。這是陝西南路iapm。

有一種說法:上海選擇了一條難走的路。既不想封城,也絕不能躺平,所以不斷用「網格化、切塊式圍封」的「動態清零」。不過,被圍封的板塊已經越來越多、網格越來越大了。

3月27日傍晚,政府公佈了分別在3月28日至4月1日零晨封控整過浦東, 4月1日至5日零晨封控整個浦西。正如有些網民說:這個切塊再不是「精準防控」,而是把上海以黃浦江劃江而分,像一個西瓜切開兩邊,分成兩個大板塊而已。

表面上不算是全面封城,因為浦東浦西是輪流封控;至於對外交通方面,通向外省的客運和部份鐵路在公佈浦東浦西輪流封控之前早已停駛,不過仍然也有一些鐵路路線繼續運作(浦東停擺時,我作為浦西人親自到虹橋高鐵站觀看。其實我是去辦退票)。實際上,這是不是封城?見仁見智了。

上海市民知道快將封控時,反應有幽默的、有支持的、也有充滿怨言的。當然,不少市民立刻去超市備糧。我也是其中一份子。明天再續。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Tags:

全民檢測

繼韓國人後,泰國人成了上海旅遊的新力軍,有網民笑稱,現在走在上海街頭,左耳韓語、右耳泰語。

最近一段時間,無論是迪士尼還是新天地,以及原來本地人都不太熱衷的北外灘小巨蛋、天安千樹等景點,都成了泰國遊客的「獨家私藏」。

最近一段時間,無論是迪士尼還是新天地,以及原來本地人都不太熱衷的北外灘小巨蛋、天安千樹等景點,都成了泰國遊客的「獨家私藏」。

在一個平日的下午一兩點左右,上海北外灘「小巨蛋」前已經排了十幾名遊客,其中80%左右估計是來自東南亞。相比於更大眾的豫園、外灘、陸家嘴、迪士尼,北外灘如此高密度的外籍遊客多少會讓人意外。

繼韓國人後,泰國人成了上海旅遊的新力軍

繼韓國人後,泰國人成了上海旅遊的新力軍

繼韓國人後,泰國人成了上海旅遊的新力軍

繼韓國人後,泰國人成了上海旅遊的新力軍

位於普陀區昌化路蘇州河河畔的一個山型購物中心「天安千樹」,則是另一個東南亞籍遊客們的私家心水地。有負責維持秩序的城管表示,每天下午開始,這裡就會有很多外國遊客,「看著像是泰國的,工作日還好,周末人更多。」天安千樹曾經因為設計被本地人吐槽,如今泰國人來了,商場人流都增加了不少。

北外灘「小巨蛋」、「天安千樹」等非傳統的外籍遊客旅遊目的地,甚至本地人都不感興趣的地方,為何會受到東南亞遊客的追捧?

北外灘「小巨蛋」、「天安千樹」等非傳統的外籍遊客旅遊目的地,甚至本地人都不感興趣的地方,為何會受到東南亞遊客的追捧?

北外灘「小巨蛋」、「天安千樹」等非傳統的外籍遊客旅遊目的地,甚至本地人都不感興趣的地方,為何會受到東南亞遊客的追捧?因為他們都是跟著社交網絡上的旅行攻略來的。

打開社交網絡,搜索泰語的上海旅遊攻略,既有讓中國遊客熟悉的地方,也有東南亞籍遊客們獨家偏愛的熱門地。南京東路上潮玩店掃貨、牛肉店吃自助,已經是很多東南亞遊客的必列清單。他們會去安福路、武康路上拍美美的照片,也會去淮海路上買國貨潮牌,會去INS新樂園、FOUND158蹦迪,也必不可少地會去迪士尼做一天公主/王子,還會去大董吃烤鴨、去洗浴中心狂炫自助餐,不禁讓人好奇泰國人深耕中國互聯網多久做出了這些攻略。

美食清單上有喝一杯喜茶,吃萊萊小籠、佳家湯包、小楊生煎,也有買吳江路的面包,打卡米其林粵菜或者本幫菜,問及理由,回答都是「我們那里沒有」。行程最後似乎都會落腳在各類甜品烘焙店,掃貨芝士蛋糕和披風卷,再要上足夠的冰袋,帶上飛機捎回家,就是最好的伴手禮分給朋友和家人。看完泰國人攻略,中國人都要重新玩一遍上海。

繼韓國人後,泰國人成了上海旅遊的新力軍

繼韓國人後,泰國人成了上海旅遊的新力軍

難怪有位跟拍師說:「我問他們要不要去東方明珠玩,他們都回答no tower, no tower。」

有泰國導遊表示,來上海的泰國人增多,主要是從免簽政策出台後,而近期暴增則因為正值泰國假期。「上海離得近,機票也便宜,淡季機票來回只要1000元左右,即使是旺季,機票也就是一千七八左右。」

口碑好也是一個重要原因,除了支付寶等方便使用外,更多人讚嘆上海「人很多,但交通秩序井井有條,管理得很好。」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