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國內疫情指數級上升 張文宏:香港數據顯示打針好緊要 但廣泛接種不是躺平理由

博客文章

國內疫情指數級上升 張文宏:香港數據顯示打針好緊要 但廣泛接種不是躺平理由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國內疫情指數級上升 張文宏:香港數據顯示打針好緊要 但廣泛接種不是躺平理由

2022年03月14日 12:40 最後更新:12:47

內地近日疫情急速升溫,防疫政策走向備受各界關注。

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在微博再發千字文分析疫情,形容第五波疫情是一次倒春寒,香港、新加坡和英國數據都顯示接種疫苗至關重要,惟實現廣泛接種不是躺平的理由。他指出,近期內地繼續採取社會面清零策略,將疫情壓制在完全可控的水平是非常重要。

更多相片
張文宏。

張文宏。

香港第五波疫情仍然嚴峻。

香港第五波疫情仍然嚴峻。

內地未來抗疫策略備受關注。

內地未來抗疫策略備受關注。

近期內地繼續採取社會面清零策略。

近期內地繼續採取社會面清零策略。

內地已開放抗原檢測,提高「早發現」能力。

內地已開放抗原檢測,提高「早發現」能力。

張文宏。

張文宏。

張文宏在文章中表示,農曆新年過後,香港先迅速迎來第五波疫情,從一宗病例破防到全面失控僅僅用了1個多月。在2月份,國內一直處於全國性的散發病例低水平流行中,疫情受控,但3月初以來,國內短期內出現大量病例,目前仍處於指數級上升初期,這還是在不放鬆對新冠的積極監測與防控的態勢下發生的。

他指出,上海的精準防控在這次Omicron BA.2傳播之際,由於發生突然,啟動晚,病毒快,目前仍處於與病毒的並跑階段,感到非常吃力。「我們和病毒的爭鬥將會長久地持續下去」,但防控的節奏不能亂,大家對於下階段防控的信心不能丟失。

張文宏說,當前,為了實現社會面的清零,上海雖然沒有停擺,生活都在繼續,但是生活的節奏已經開始慢下來,並且迅速對重點區域開始進行精細的管控與篩查。我們只要慢下來,病毒就快不了。

香港第五波疫情仍然嚴峻。

香港第五波疫情仍然嚴峻。

提到香港,他表示,香港第五波疫情嚴峻,但也積累了大量的與病毒鬥爭的經驗。13日下午,他與香港大學的病毒學家討論後,大家都對未來的疫情有高度一致的看法。

首先,病毒的毒力明顯降低。

香港這輪疫情死亡的病例除了年紀大是高風險因素外,絕大多數有明顯的基礎疾病。換句話說,免疫功能正常,打過疫苗的,無論是何種疫苗,只要是加強過的,基本上都沒事。

其次,打了疫苗仍有突破感染的機會,但重症率與死亡率會低於流感。

統計上海近6個月收治的2266例病例中,大多數是海外輸入性病例,94%打過疫苗。這2266個病人中,重症的只有0.1%,危重症(需要插管)和死亡的一例也沒有。有人說病人中94%的打了疫苗還感染,說明疫苗沒有用。這就不講道理了。現在國際旅行的人疫苗接種率很高,達到90%以上,其中不到5%的入境時候被篩查出來有核酸陽性。這可理解為打了疫苗仍有突破感染的機會。但是重症率與死亡率真的低於流感了。

香港、新加坡和英國數據都顯示,不打疫苗不一定有事,但有事的絕大多數都是沒有打過疫苗的。根據死亡率分析,接種一劑或未打針的整體死亡率是2.03%,相較接種兩針的0.09%,有23倍的差別。

內地未來抗疫策略備受關注。

內地未來抗疫策略備受關注。

他強調,這些都不是躺平的理由,對於未來抗疫,我們應該有很清晰的思路,而不是整天在爭論是清零抑或共存。

他表示,內地如果現在迅速開放,會引起短時間內大量人群的感染,即使再低的病死率也會造成醫療資源擠兌和社會生活的短暫休克,對社會和家庭造成不可彌補的傷害。

其次,內地現在高齡和患有基礎疾病的人群中,相當高的比例由於害怕疫苗接種的副作用,還沒有充分接種,一旦普遍感染,後果不堪設想。因此,下階段無論如何都要對這部分人群做好保護。

第三,通過最近內地各地的疫情應對情況看,無論是在心理上還是社會資源的配置上,還沒有做好應對大量病例同時出現的準備。現在全面開放一定會出現醫療資源擠兌,造成難以預計的過度死亡。

近期內地繼續採取社會面清零策略。

近期內地繼續採取社會面清零策略。

第四,近期內地繼續採取社會面清零策略,將傳播極快的Omicron第五波疫情壓制在完全可控的水平是非常重要的。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會持久性地採取封城和全檢測的策略。

內地已開放抗原檢測,提高「早發現」能力。

內地已開放抗原檢測,提高「早發現」能力。

張文宏認為,要藉助此次社會面清零所帶來的難得的機遇期與窗口期,準備更為完備、智慧、可持續的應對策略,包括長者第三針接種,研發更好的疫苗與疫苗接種策略,可以廣泛供給的口服藥物,民眾都能負擔得起的居家檢測試劑,得到有效訓練和預演的分級診療策略,未來居家隔離的流程,下一次更大規模輸入與本土疫情疊加時所需的完整防控體系和充足醫療資源的準備等。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Tags:

疫苗接種

繼韓國人後,泰國人成了上海旅遊的新力軍,有網民笑稱,現在走在上海街頭,左耳韓語、右耳泰語。

最近一段時間,無論是迪士尼還是新天地,以及原來本地人都不太熱衷的北外灘小巨蛋、天安千樹等景點,都成了泰國遊客的「獨家私藏」。

最近一段時間,無論是迪士尼還是新天地,以及原來本地人都不太熱衷的北外灘小巨蛋、天安千樹等景點,都成了泰國遊客的「獨家私藏」。

在一個平日的下午一兩點左右,上海北外灘「小巨蛋」前已經排了十幾名遊客,其中80%左右估計是來自東南亞。相比於更大眾的豫園、外灘、陸家嘴、迪士尼,北外灘如此高密度的外籍遊客多少會讓人意外。

繼韓國人後,泰國人成了上海旅遊的新力軍

繼韓國人後,泰國人成了上海旅遊的新力軍

繼韓國人後,泰國人成了上海旅遊的新力軍

繼韓國人後,泰國人成了上海旅遊的新力軍

位於普陀區昌化路蘇州河河畔的一個山型購物中心「天安千樹」,則是另一個東南亞籍遊客們的私家心水地。有負責維持秩序的城管表示,每天下午開始,這裡就會有很多外國遊客,「看著像是泰國的,工作日還好,周末人更多。」天安千樹曾經因為設計被本地人吐槽,如今泰國人來了,商場人流都增加了不少。

北外灘「小巨蛋」、「天安千樹」等非傳統的外籍遊客旅遊目的地,甚至本地人都不感興趣的地方,為何會受到東南亞遊客的追捧?

北外灘「小巨蛋」、「天安千樹」等非傳統的外籍遊客旅遊目的地,甚至本地人都不感興趣的地方,為何會受到東南亞遊客的追捧?

北外灘「小巨蛋」、「天安千樹」等非傳統的外籍遊客旅遊目的地,甚至本地人都不感興趣的地方,為何會受到東南亞遊客的追捧?因為他們都是跟著社交網絡上的旅行攻略來的。

打開社交網絡,搜索泰語的上海旅遊攻略,既有讓中國遊客熟悉的地方,也有東南亞籍遊客們獨家偏愛的熱門地。南京東路上潮玩店掃貨、牛肉店吃自助,已經是很多東南亞遊客的必列清單。他們會去安福路、武康路上拍美美的照片,也會去淮海路上買國貨潮牌,會去INS新樂園、FOUND158蹦迪,也必不可少地會去迪士尼做一天公主/王子,還會去大董吃烤鴨、去洗浴中心狂炫自助餐,不禁讓人好奇泰國人深耕中國互聯網多久做出了這些攻略。

美食清單上有喝一杯喜茶,吃萊萊小籠、佳家湯包、小楊生煎,也有買吳江路的面包,打卡米其林粵菜或者本幫菜,問及理由,回答都是「我們那里沒有」。行程最後似乎都會落腳在各類甜品烘焙店,掃貨芝士蛋糕和披風卷,再要上足夠的冰袋,帶上飛機捎回家,就是最好的伴手禮分給朋友和家人。看完泰國人攻略,中國人都要重新玩一遍上海。

繼韓國人後,泰國人成了上海旅遊的新力軍

繼韓國人後,泰國人成了上海旅遊的新力軍

難怪有位跟拍師說:「我問他們要不要去東方明珠玩,他們都回答no tower, no tower。」

有泰國導遊表示,來上海的泰國人增多,主要是從免簽政策出台後,而近期暴增則因為正值泰國假期。「上海離得近,機票也便宜,淡季機票來回只要1000元左右,即使是旺季,機票也就是一千七八左右。」

口碑好也是一個重要原因,除了支付寶等方便使用外,更多人讚嘆上海「人很多,但交通秩序井井有條,管理得很好。」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