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從「祥雲」到「飛揚」 奧運火炬見證中國人13年追夢路

博客文章

從「祥雲」到「飛揚」 奧運火炬見證中國人13年追夢路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從「祥雲」到「飛揚」 奧運火炬見證中國人13年追夢路

2022年02月02日 17:11 最後更新:17:16

北京冬奧會一連三日的火炬傳遞活動今早(2日)展開,啟動儀式在北京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南門外廣場舉行,火炬將在北京冬奧公園、八達嶺長城、頤和園、大運河森林公園等12個區域進行傳遞,共有1200名火炬手參與。

從2008到2022,十三年之後,奧運火炬再次傳遞到北京,令北京成為奧運史上首座「雙奧之城」。

更多相片
「飛揚」的設計呼應2008年京奧。

「飛揚」的設計呼應2008年京奧。

姚明成為「雙奧」火炬手。

姚明成為「雙奧」火炬手。

負責第一棒的火炬手是中國首位冬季運動世界冠軍羅致煥。

負責第一棒的火炬手是中國首位冬季運動世界冠軍羅致煥。

中國首批航天員之一景海鵬。

中國首批航天員之一景海鵬。

嫦娥一號衛星總設計師兼總指揮葉培建。

嫦娥一號衛星總設計師兼總指揮葉培建。

李寧太空漫步點燃京奧火炬。

李寧太空漫步點燃京奧火炬。

楊利偉完成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

楊利偉完成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

祝融號火星車完成火星巡視探測。

祝融號火星車完成火星巡視探測。

「出差」三人組在外太空迎新春。

「出差」三人組在外太空迎新春。

奧運聖火在13年之後,將再一次在鳥巢熊熊燃燒。

奧運聖火在13年之後,將再一次在鳥巢熊熊燃燒。

「飛揚」的設計呼應2008年京奧。

「飛揚」的設計呼應2008年京奧。

今次北京冬奧會的火炬「飛揚」,整體外觀與北京2008年奧運會開幕式主火炬塔形態相呼應。火炬以祥雲紋樣「打底」,自下而上從祥雲紋樣逐漸過渡到剪紙風格的雪花圖案,旋轉上升,如絲帶飄舞,同京奧火炬「祥雲」在設計上體現了文化傳承。

另外,以銀色和紅色為主色調的「飛揚」,將北京的城市特色與冰雪元素巧妙融合,表達了人類對於光明、和平和卓越的不斷追逐。特殊的造型設計也使火炬接力交接時,兩只火炬的頂端可以緊密相扣,中國式浪漫,以柔和的方式展現在細節中。

北京冬奧會火炬接力另一個值得關注的亮點,就是火炬手的安排。

姚明成為「雙奧」火炬手。

姚明成為「雙奧」火炬手。

前三棒分別為中國首位世界速滑冠軍羅致煥、航天英雄景海鵬和人民科學家葉培建,最後一棒為鳥巢設計者李興鋼。此外,中國籃球協會主席姚明、抗疫英雄張伯禮院士、導演張藝謀等都是火炬手,其中姚明作為第19棒參加傳遞活動,也成為了「雙奧」火炬手。

負責第一棒的火炬手是中國首位冬季運動世界冠軍羅致煥。

負責第一棒的火炬手是中國首位冬季運動世界冠軍羅致煥。

中國首位冬季運動世界冠軍、現年81歲的羅致煥,是北京冬奧會火炬傳遞的第一棒。他曾經在1963年奪得第57屆世界速度滑冰錦標賽男子1500米冠軍,並打破世界紀錄,成為第一位獲得冬季項目世界冠軍的中國選手,為中國實現「零的突破」。

第一棒火炬手是冬奧明星,而第二、三棒就同航天工程相關,體現了過去十幾年來,中國人追逐航天夢的過程。

中國首批航天員之一景海鵬。

中國首批航天員之一景海鵬。

第二棒解放軍航天員大隊航天員景海鵬,是中國首批航天員之一,他圓滿完成了神舟七號、神舟九號、神舟十一號3次載人飛行任務,總飛行時間長達49天。

嫦娥一號衛星總設計師兼總指揮葉培建。

嫦娥一號衛星總設計師兼總指揮葉培建。

第三棒是中國科學院院士葉培建。葉培建是嫦娥一號衛星總設計師兼總指揮,現任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技術顧問,嫦娥系列及火星探測器總顧問,2019年被授予人民科學家國家榮譽稱號。

李寧太空漫步點燃京奧火炬。

李寧太空漫步點燃京奧火炬。

十三年前,2008年北京夏季奧運會開幕,當開幕式進行到聖火點燃環節,體操運動員李寧在一輪圓月背景下吊著「威也」從天而降,以空中跑步形式繞會場一周,然後點燃引線,碩大的火炬燃起火焰。

楊利偉完成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

楊利偉完成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

當時,奧運之火第一次在北京燃起,太空漫步對中國太空人來說還只是一個夢想。在京奧舉辦的5年前,楊利偉搭乘「神舟」五號飛向太空,繞地球飛行14圈後返回地球,完成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實現了中國人千年的飛天夢。但距離真正出艙,在太空漫步仍然有一段距離。

習主席曾經指出,探索浩瀚宇宙,發展航天事業,建設航天強國,是我們不懈追求的航天夢。

祝融號火星車完成火星巡視探測。

祝融號火星車完成火星巡視探測。

十幾年過去,中國航天已經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嫦娥四號探測器已經登月3年,就在2021年,天和核心艙成功發射、中國空間站拉開建造大幕、祝融號火星車完成火星巡視探測、航天發射次數再創歷史新高。最近兩次的太空人任務,出艙已不是只是體驗漫步,而是擔負著艙外工作。

「出差」三人組在外太空迎新春。

「出差」三人組在外太空迎新春。

今年春節,三名正在太空「出差」的神舟十三號航天員,更直接傳來視頻,向祖國和人民拜年,這也是中國人首次在距離地球400公里的「中國宮」里迎新春、過大年。

奧運聖火在13年之後,將再一次在鳥巢熊熊燃燒。

奧運聖火在13年之後,將再一次在鳥巢熊熊燃燒。

2月4日晚上,奧運火炬「飛揚」將再一次傳遞到鳥巢,奧運聖火在13年之後,將再一次在鳥巢熊熊燃燒。可以說,從「祥雲」到「飛揚」的奧運路,見證了十三年間,中國從和平發展到強勢崛起的征程。如果說夏季奧運會展示的是中國渴望發展、渴望和平、渴望繁榮的風采的話,那麼,今天的北京冬季奧運會,則展示了中國包容發展、和平崛起的決心。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繼韓國人後,泰國人成了上海旅遊的新力軍,有網民笑稱,現在走在上海街頭,左耳韓語、右耳泰語。

最近一段時間,無論是迪士尼還是新天地,以及原來本地人都不太熱衷的北外灘小巨蛋、天安千樹等景點,都成了泰國遊客的「獨家私藏」。

最近一段時間,無論是迪士尼還是新天地,以及原來本地人都不太熱衷的北外灘小巨蛋、天安千樹等景點,都成了泰國遊客的「獨家私藏」。

在一個平日的下午一兩點左右,上海北外灘「小巨蛋」前已經排了十幾名遊客,其中80%左右估計是來自東南亞。相比於更大眾的豫園、外灘、陸家嘴、迪士尼,北外灘如此高密度的外籍遊客多少會讓人意外。

繼韓國人後,泰國人成了上海旅遊的新力軍

繼韓國人後,泰國人成了上海旅遊的新力軍

繼韓國人後,泰國人成了上海旅遊的新力軍

繼韓國人後,泰國人成了上海旅遊的新力軍

位於普陀區昌化路蘇州河河畔的一個山型購物中心「天安千樹」,則是另一個東南亞籍遊客們的私家心水地。有負責維持秩序的城管表示,每天下午開始,這裡就會有很多外國遊客,「看著像是泰國的,工作日還好,周末人更多。」天安千樹曾經因為設計被本地人吐槽,如今泰國人來了,商場人流都增加了不少。

北外灘「小巨蛋」、「天安千樹」等非傳統的外籍遊客旅遊目的地,甚至本地人都不感興趣的地方,為何會受到東南亞遊客的追捧?

北外灘「小巨蛋」、「天安千樹」等非傳統的外籍遊客旅遊目的地,甚至本地人都不感興趣的地方,為何會受到東南亞遊客的追捧?

北外灘「小巨蛋」、「天安千樹」等非傳統的外籍遊客旅遊目的地,甚至本地人都不感興趣的地方,為何會受到東南亞遊客的追捧?因為他們都是跟著社交網絡上的旅行攻略來的。

打開社交網絡,搜索泰語的上海旅遊攻略,既有讓中國遊客熟悉的地方,也有東南亞籍遊客們獨家偏愛的熱門地。南京東路上潮玩店掃貨、牛肉店吃自助,已經是很多東南亞遊客的必列清單。他們會去安福路、武康路上拍美美的照片,也會去淮海路上買國貨潮牌,會去INS新樂園、FOUND158蹦迪,也必不可少地會去迪士尼做一天公主/王子,還會去大董吃烤鴨、去洗浴中心狂炫自助餐,不禁讓人好奇泰國人深耕中國互聯網多久做出了這些攻略。

美食清單上有喝一杯喜茶,吃萊萊小籠、佳家湯包、小楊生煎,也有買吳江路的面包,打卡米其林粵菜或者本幫菜,問及理由,回答都是「我們那里沒有」。行程最後似乎都會落腳在各類甜品烘焙店,掃貨芝士蛋糕和披風卷,再要上足夠的冰袋,帶上飛機捎回家,就是最好的伴手禮分給朋友和家人。看完泰國人攻略,中國人都要重新玩一遍上海。

繼韓國人後,泰國人成了上海旅遊的新力軍

繼韓國人後,泰國人成了上海旅遊的新力軍

難怪有位跟拍師說:「我問他們要不要去東方明珠玩,他們都回答no tower, no tower。」

有泰國導遊表示,來上海的泰國人增多,主要是從免簽政策出台後,而近期暴增則因為正值泰國假期。「上海離得近,機票也便宜,淡季機票來回只要1000元左右,即使是旺季,機票也就是一千七八左右。」

口碑好也是一個重要原因,除了支付寶等方便使用外,更多人讚嘆上海「人很多,但交通秩序井井有條,管理得很好。」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