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疫情受控,新增本土確診病例明顯下降。
1月22日,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新增確診病例56例。其中境外輸入病例37例,本土病例19例(北京9例,其中豐台區6例、房山區2例、海澱區1例;天津5例,均在津南區;廣東3例,均在珠海市;河南1例,在安陽市;雲南1例,在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含1例由無症狀感染者轉為確診病例(在北京)。本土病例比上日下降4例。
西安維持清零狀況。在1月22日西安市疫情防控新聞發佈會上介紹,預計1月25日西安市將全部降為低風險地區,除個別封控、管控點位外,其他區域都將恢復常態化防控。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上介紹,國內發生的多起本土聚集性疫情呈現向好的態勢,但我國仍面臨較大的「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壓力。國家衛健委新聞發言人米鋒表示,春節臨近,人員開始返鄉,對於來自不同風險區域的返鄉群眾,各地要分類、分區精准落實防控措施,防止政策執行簡單化、一刀切,防止層層加碼。
北京小區人員管理外來的郵件。
北京市22日新增本土確診9例,成為日增本土確診最多的省份。北京豐台區出現聚集性疫情,面臨社區傳播風險,為有效阻斷疫情傳播,確保全區居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豐台區防控辦定於1月23日組織全區核酸檢測。
北京市22日召開發佈會稱,從21日16時至22日16時,北京市新增9例本土確診病例、3例本土無症狀感染者。1月15日以來,北京市累計報告本土病例34例,其中確診27例、無症狀感染者7例,涉及豐台(21例)、海淀和房山(各5例)、大興(2例)、朝陽(1例)五個區。因在14天內累計報告本土確診8例,豐台區玉泉營街道萬柳園小區22日被調整為高風險地區。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繼韓國人後,泰國人成了上海旅遊的新力軍,有網民笑稱,現在走在上海街頭,左耳韓語、右耳泰語。
最近一段時間,無論是迪士尼還是新天地,以及原來本地人都不太熱衷的北外灘小巨蛋、天安千樹等景點,都成了泰國遊客的「獨家私藏」。
在一個平日的下午一兩點左右,上海北外灘「小巨蛋」前已經排了十幾名遊客,其中80%左右估計是來自東南亞。相比於更大眾的豫園、外灘、陸家嘴、迪士尼,北外灘如此高密度的外籍遊客多少會讓人意外。
繼韓國人後,泰國人成了上海旅遊的新力軍
繼韓國人後,泰國人成了上海旅遊的新力軍
位於普陀區昌化路蘇州河河畔的一個山型購物中心「天安千樹」,則是另一個東南亞籍遊客們的私家心水地。有負責維持秩序的城管表示,每天下午開始,這裡就會有很多外國遊客,「看著像是泰國的,工作日還好,周末人更多。」天安千樹曾經因為設計被本地人吐槽,如今泰國人來了,商場人流都增加了不少。
北外灘「小巨蛋」、「天安千樹」等非傳統的外籍遊客旅遊目的地,甚至本地人都不感興趣的地方,為何會受到東南亞遊客的追捧?
北外灘「小巨蛋」、「天安千樹」等非傳統的外籍遊客旅遊目的地,甚至本地人都不感興趣的地方,為何會受到東南亞遊客的追捧?因為他們都是跟著社交網絡上的旅行攻略來的。
打開社交網絡,搜索泰語的上海旅遊攻略,既有讓中國遊客熟悉的地方,也有東南亞籍遊客們獨家偏愛的熱門地。南京東路上潮玩店掃貨、牛肉店吃自助,已經是很多東南亞遊客的必列清單。他們會去安福路、武康路上拍美美的照片,也會去淮海路上買國貨潮牌,會去INS新樂園、FOUND158蹦迪,也必不可少地會去迪士尼做一天公主/王子,還會去大董吃烤鴨、去洗浴中心狂炫自助餐,不禁讓人好奇泰國人深耕中國互聯網多久做出了這些攻略。
美食清單上有喝一杯喜茶,吃萊萊小籠、佳家湯包、小楊生煎,也有買吳江路的面包,打卡米其林粵菜或者本幫菜,問及理由,回答都是「我們那里沒有」。行程最後似乎都會落腳在各類甜品烘焙店,掃貨芝士蛋糕和披風卷,再要上足夠的冰袋,帶上飛機捎回家,就是最好的伴手禮分給朋友和家人。看完泰國人攻略,中國人都要重新玩一遍上海。
繼韓國人後,泰國人成了上海旅遊的新力軍
難怪有位跟拍師說:「我問他們要不要去東方明珠玩,他們都回答no tower, no tower。」
有泰國導遊表示,來上海的泰國人增多,主要是從免簽政策出台後,而近期暴增則因為正值泰國假期。「上海離得近,機票也便宜,淡季機票來回只要1000元左右,即使是旺季,機票也就是一千七八左右。」
口碑好也是一個重要原因,除了支付寶等方便使用外,更多人讚嘆上海「人很多,但交通秩序井井有條,管理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