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意大利發佈新疆問題研究報告:美國以人權之名謀取地緣政治利益

博客文章

意大利發佈新疆問題研究報告:美國以人權之名謀取地緣政治利益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意大利發佈新疆問題研究報告:美國以人權之名謀取地緣政治利益

2021年06月30日 10:29 最後更新:10:34

意大利3個研究機構,意大利政治、社會和經濟研究所,意大利國際外交研究所和意大利歐亞地中海研究中心聯合發佈了一份由多名獨立研究員撰寫的研究報告——《新疆:認識複雜性 構建和平》,通過調查研究,還原新疆問題的真相,報告批評以美國為代表的相關國家,借人權問題謀取地緣政治利益。

意大利3個研究機構發表報告,題為:《新疆:認識複雜性 構建和平》。

意大利3個研究機構發表報告,題為:《新疆:認識複雜性 構建和平》。

報告主要分為4大部分:1. 歷史地緣和經濟概述、2. 恐怖主義與分裂主義、3. 中國政府的應對以及4. 中國所受的抨擊。

這份意大利的研究報告稱,近年來,針對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高度政治化的媒體攻擊頻發,經常傳播毫無根據甚至是完全虛假的信息。而在這一問題上,真正在新疆生活過、做過研究的學者發出的沒有偏見的聲音,卻嚴重缺失,來自中國的許多觀點,僅僅由於意識形態原因就被西方先驗性地拒絕了。報告開宗明義指出,其寫作目的就是要為公眾和政策制定者提供不同的視角,與那些來自「五眼聯盟」國家和一些智庫充滿偏見且似是而非的指責,區別開來。

中國克服新疆地區不利自然條件,以現代化方式改革傳統農業。

中國克服新疆地區不利自然條件,以現代化方式改革傳統農業。

在報告有關新疆地區的概述部分,引用大量數據和資料,客觀表述了中國政府多年來對新疆地區的大力建設。報告指出,當地的傳統農業順應科技浪潮,採取現代化技術,當地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能源產業也逐漸摒棄過時的生產方式,採取更為尖端和可持續的技術。

報告稱,過去40年間,新疆進行的基礎設施工程,連通了新疆所有主要市、縣和大部分村莊。公路、鐵路、航運等基礎設施的發展,極大減少了當地惡劣的自然條件對生產活動的影響,對新疆的經濟增長發揮了決定性的作用。在第三產業方面,當地政府也積極推動文化和宗教類的旅遊景點,吸引海外遊客,促進當地旅遊業發展。

報告講到新疆曾經深受恐怖主義危害,中國政府採取治標兼治本的辦法,解決問題。中國政府以兩種方式應對:一個是建立新的國際組織協助反恐,比如上海合作組織和鄰國合作,和中亞國家更多合作反恐;其次是制定新的法律,通過法律及其他手段,來遏制恐怖主義,提供更多工具,其中包括依法開展教培工作。中國政府想到了辦法,而且是有效的辦法。

報告認為中國的反恐和去極端化行動,是建立在法制、尊重人權,以及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基礎上的。

報告指出,在2018年至2020年期間,來自100多個國家的超過1200名代表,包括聯合國官員、聯合國常駐代表、外交官、記者和宗教機構代表等得以訪問新疆,沒有發現任何涉嫌因種族或宗教偏見鎮壓當地居民的證據。報告指出,「職業教育培訓中心」幫助曾經違法的人們重返社會,這類政策也已經被哈薩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亞等國家效仿。許多學者和到訪者對中國政府採取的上述政策表示肯定,認為這可以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達到「去極端化」的目的。

對於此前有關新疆棉花採摘存在「強逼勞動」的指控,報告指農業產業鏈中數字技術極大普及,新疆棉花收割工作70%由機器承擔,而棉花採摘在當地也屬於高薪工作。

2019年,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發表聲明攻擊中國新疆人權問題。隨即,包括沙特阿拉伯、埃及、科威特等國在內的37國聯名致函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支持中國的新疆政策。發動譴責中國的國家均為西方國家,而中國對新疆的民族政策卻得到了很多伊斯蘭國家的支持。報告引述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的表態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各民族的幸福生活,得益於中國的繁榮。」

報告最後部份講到中國反恐和發展新疆的努力,如何地被西方扭曲。

報告指出,2018年,美國前國務卿鮑威爾的辦公室主任、前陸軍上校勞倫斯·威爾克森稱,中國新疆有兩千萬維吾爾族人,如果想破壞中國穩定,最好的方法就是在新疆製造動蕩,直接從內部搞垮中國。

報告總結說,不論是從能源還是物流角度,新疆都是中國基礎設施和物流系統的中樞,具有戰略性作用。新疆地區對於「一帶一路」倡議尤為重要,因此破壞新疆的穩定意味著阻止「一帶一路」建設相關項目的發展。為此,美國以及支持美國霸權的各類組織利用人權問題為自己謀求地緣政治利益,而且他們似乎並沒有為此感到良心不安。

意大利國際關係學者帕蘭迪。

意大利國際關係學者帕蘭迪。

組織撰寫這份報告的意大利國際關係學者法比奧·馬西莫·帕蘭迪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西方對於新疆問題的指控沒有任何證據。帕蘭迪說西方的一些智庫、學者和媒體炮製關於新疆的不實報告和莫須有的指控,造成了嚴重的負面影響。這是他和其他學者決定撰寫這樣一份盡量客觀、獨立的報告的初衷:「我們的目的是通過引用大部分來自國際,很小部分來自中方的數據來解釋都發生了什麼,中方都做出了哪些應對,因為沒有人談到新疆長時間遭受恐怖主義侵害。所以這是一個現實問題,中國政府必須應對的問題。很多國際頂級學者都認為我們的報告比近些年那些出於利益而反華的材料更加客觀、更獨立、更可信。」

一段時間以來,一些西方學者、智庫和媒體不斷話新疆「種族滅絕」、「強逼勞動」等等。帕蘭迪指出,這些人士和機構都是公開的反華人士和組織。他們的報告被包裝成獨立報告,西方國家依此推出了制裁措施,其目的根本不是為了保護人權,他說:「這些措施沒有科學依據,只是建立在意識形態和地緣政治立場上的做法。這種事情之前多次發生過。至於美國和這些人權機構根本不關心新疆或者香港人的福祉,不關心推動和平共處的進程,只關心如何增加局勢的緊張。為什麼呢?為了地緣政治,爭奪國際權力。」

2019年帕蘭迪曾去過新疆烏魯木齊和喀什考察參觀,當地悠久的歷史文化、獨特的民族風情和優美的自然環境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看到的新疆是一個維吾爾族和其他少數民族的宗教信仰、民族語言文化得到有效保護和傳承,更找不到任何關於所謂的「強迫勞動」、所謂的「種族滅絕」跡象。「他們對於新疆的指控都與事實不符。沒有關於中國存在任何維吾爾族進行農業生產或者其他生產的強迫勞動。我們沒有任何證據。我們知道的是那些從教培中心出來的年輕人去了工廠,要不在新疆要不在中國其他地方,獲得一系列工作的機會。但我們沒有證據證明那些指責。這就是事實。」




深喉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美國稅務局長又再換人!由馬斯克推舉上任的加里·沙普利擔任代理局長僅三天,就被總統特朗普撤換,預計由財政部副部長邁克爾·福肯德接任,成為今年來第五位擔任該職位的人,亦是一周內第三次換人。

由馬斯克推舉上任的加里·沙普利(圖)擔任代理局長僅三天,就被總統特朗普撤換

由馬斯克推舉上任的加里·沙普利(圖)擔任代理局長僅三天,就被總統特朗普撤換

原本由特朗普所提名的國稅局局長正式人選是來自密蘇里州的前共和黨眾議員比利·朗,但他尚未在參議院獲確認聽證,在他正式獲任命之前,其工作由代理局長代為執行,而今次再次換馬,不單反映特朗普政府混亂的一面,有分析認為,背後揭示了美國財長貝森特與馬斯克之間的權力鬥爭,而貝森特青睞人選最終獲特朗普支持,也被認為是特朗普和馬斯克關係進一步降溫的信號。

預計財政部副部長邁克爾·福肯德將成為今年來第五位擔任美國稅務局長之人。

預計財政部副部長邁克爾·福肯德將成為今年來第五位擔任美國稅務局長之人。

據美國媒體報道,這場人事風波背後是貝森特向特朗普抱怨馬斯克繞過自己,推動沙普利獲得了這一職位的任命。事實上,雖然稅務機構應向貝森特匯報,但馬斯克的政府效率部(DOGE)通過白宮渠道強行推動了沙普利的任命,而沒有徵求或獲得貝森特的批准。

馬斯克和貝森特之間的不和於周四深夜公開。當時馬斯克放大了極右翼研究員勞拉·魯默(Laura Loomer)在社交媒體上發布的一篇帖子,談到貝森特與非營利組織「希望行動」(Operation HOPE)首席執行官約翰·霍普·布萊恩特(John Hope Bryant)的會面,該帖子指責貝森特與「特朗普仇恨者」勾結。馬斯克在轉發時寫道:「令人不安。」

美國財長貝森特

美國財長貝森特

本月初,在勞拉·魯默的影響下,已經有多名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的官員被清理。此前,她先是在網上攻擊了一些官員,然後前往橢圓形辦公室與特朗普會面,並向他提交了一份她認為「不忠誠」的官員名單。但此次國稅局代理局長的任免問題上,特朗普決定站在貝森特一邊。

這一決定出現在馬斯克最近幾周在特朗普身邊出現頻率降低的背景下。有白宮官員表示,與特朗普在任的頭幾周相比,「馬斯克已經沒有那麽讓人頭疼了」。

馬斯克

馬斯克

馬斯克

馬斯克

白宮新聞發言人萊維特並未直接回應爭端細節,但表示:「眾所周知,特朗普總統組建了一個充滿熱情的團隊。分歧是任何健康政策過程的正常部分,而且最終每個人都知道他們是為總統服務的。」

報道稱,雖然特朗普仍然公開對馬斯克表示友好,但他私下也承認馬斯克犯了錯誤。

報道稱,雖然特朗普仍然公開對馬斯克表示友好,但他私下也承認馬斯克犯了錯誤。

報道稱,雖然特朗普仍然公開對馬斯克表示友好,但他私下也承認馬斯克犯了錯誤,並表示他相信馬斯克不久將回到自己的私人公司。

報道稱,雖然特朗普仍然公開對馬斯克表示友好,但他私下也承認馬斯克犯了錯誤

報道稱,雖然特朗普仍然公開對馬斯克表示友好,但他私下也承認馬斯克犯了錯誤

值得注意的是,馬斯克並非首次公開攻擊特朗普的顧問。在過去兩周內,馬斯克曾在社交媒體平台X上批評特朗普的貿易顧問納瓦羅。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