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中美會談結朿 美方:我們清醒地來,清醒地離開 美國專家: 美國對華政策「不見胡蘿蔔只見大棒」

博客文章

中美會談結朿 美方:我們清醒地來,清醒地離開 美國專家: 美國對華政策「不見胡蘿蔔只見大棒」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中美會談結朿 美方:我們清醒地來,清醒地離開 美國專家: 美國對華政策「不見胡蘿蔔只見大棒」

2021年03月20日 10:39 最後更新:10:41

中美會談結束,這是拜登政府執政以來的首次和中國官員面對面高層會談。美方事先張揚會後無共同聲明,結果一開場就吵架,會後連共同記者會也沒有了。

中美沒有共同記者會,中方官員自行見記者。

中美沒有共同記者會,中方官員自行見記者。

中共政治局委員楊潔篪和外長王毅在會談結束接受了中國媒體採訪。楊潔篪表示,雙方進行了坦誠、建設性交流,這次對話是有益的,但雙方在一些問題上仍然存在重大分歧。

美方事後對會談的總結是﹕會談達到目的。

據美國之音報道,儘管這次會議無果而終,但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會後對記者表示,美方達到了舉行這次對話的兩大目的,即1. 向中方明確表明美國及其盟友與夥伴對中國的行為的嚴重關切,2. 同時清楚地表明瞭美國的政策、優先事項和世界觀。

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說,美方會前與會後都保持著清醒的認識,將基於這次會談的情況,在與盟友和夥伴磋商之後決定下一步的行動。

美國之音的相關報道。

美國之音的相關報道。

中美會談結束後,雙方沒有舉行聯合記者會。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與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與媒體短暫見面。

布林肯對媒體表示,在舉行對話之前,美方很清楚,雙方在一些領域存在根本性的分歧,包括中國在新疆的行為,對香港、西藏以及越來越多的對台灣的行為以及在網絡空間所採取的行動。

美國外交官在中方官員發言時,不斷傳紙仔。

美國外交官在中方官員發言時,不斷傳紙仔。

雖然美國外交官在中方官員發言時,不斷傳紙仔,顯然對中方敢於強硬回應美方感到意外,但美方在會後卻聲稱對中方的強硬回應不感到吃驚。

布林肯說:「毫不意外的是,當我們明確而且直接地提出這些問題時,我們得到了抵觸式的回應,但是我們也得以就一個廣泛的議程進行了很多小時的非常坦率的交談。」

這位美國最高外交官說:「在經濟、貿易、技術方面,我們對我們的對口官員說,我們正在審議這些議題,並與國會以及我們的盟友和夥伴密切磋商,我們將以充分保護和推進我們的工人和企業利益的方式向前邁進。」

雙方除了在存在根本性的分歧的議題上進行了對話以外,也討論了雙方可以合作的領域。布林肯說:「在伊朗、朝鮮、阿富汗、氣候方面,我們有利益交集。」

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說,美方將基於這次會談的情況,在與盟友和夥伴進行磋商之後決定下一步的措施。

「我們帶著清醒的認識來,並帶著清醒的認識離開。我們將返回華盛頓評判我們所處的局面。我們今後將繼續與盟友和夥伴磋商,討論今後所要採取的措施。」

他還表示,在從伊朗到阿富汗的一系列問題上,美方會通過正常的外交管道繼續與中國共事。

與此同時,美國國務院宣佈,國務卿布林肯將於3月22日至25日前往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參加北約外長會議,與歐盟領導人接觸並與比利時官員會晤。國務院表示,布林肯將與歐盟夥伴磋商如何應對美歐共同面臨的一系列挑戰,其中包括中國和俄羅斯。

中美會談落幕後,雙方在開場時的罕見交鋒令外界關注,令人關注拜登政府的對華政策。美國之音引述的分析人士認為,美國對華政策將會持續強硬,「不見胡蘿蔔只見大棒」。

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研究員、波士頓學院政治學教授陸伯彬(Robert Ross)對美國之音說,「我沒有從這屆政府看到胡蘿蔔的跡象。新一屆政府與臺灣關係更加緊密。在美中高層會晤之前,美國宣佈制裁括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在內的24名中國內地及香港高官。」

「在哪裡可能看到胡蘿蔔呢?可能是放鬆簽證和留學生來美,可是我們現在還沒看到這種跡象。我們看到的是華盛頓告訴北京,我們不準備給美中關係減壓。從很多層面上看,拜登政府的中國政策將是特朗普政府的延續。」他解釋道。

戰略和國際關係研究所的政治經濟學專家馬修·古德曼(Matthew Goodman)同樣認為,美國出於國內政治考量和中國目前的姿態,不會放鬆對中國的強硬態度。他表示,拜登團隊並不認為美國能夠改變中國的決定,所以沒有動力來提供胡蘿蔔。「拜登的重點是與盟友合作,來加強美國首選的國際標準和體系」,他對美國之音說。

看完美國的分析,結論是中美未來相信只能在有限度領域合作,在其他範圍時有磨擦。估計中國對此早有準備了。




深喉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美國稅務局長又再換人!由馬斯克推舉上任的加里·沙普利擔任代理局長僅三天,就被總統特朗普撤換,預計由財政部副部長邁克爾·福肯德接任,成為今年來第五位擔任該職位的人,亦是一周內第三次換人。

由馬斯克推舉上任的加里·沙普利(圖)擔任代理局長僅三天,就被總統特朗普撤換

由馬斯克推舉上任的加里·沙普利(圖)擔任代理局長僅三天,就被總統特朗普撤換

原本由特朗普所提名的國稅局局長正式人選是來自密蘇里州的前共和黨眾議員比利·朗,但他尚未在參議院獲確認聽證,在他正式獲任命之前,其工作由代理局長代為執行,而今次再次換馬,不單反映特朗普政府混亂的一面,有分析認為,背後揭示了美國財長貝森特與馬斯克之間的權力鬥爭,而貝森特青睞人選最終獲特朗普支持,也被認為是特朗普和馬斯克關係進一步降溫的信號。

預計財政部副部長邁克爾·福肯德將成為今年來第五位擔任美國稅務局長之人。

預計財政部副部長邁克爾·福肯德將成為今年來第五位擔任美國稅務局長之人。

據美國媒體報道,這場人事風波背後是貝森特向特朗普抱怨馬斯克繞過自己,推動沙普利獲得了這一職位的任命。事實上,雖然稅務機構應向貝森特匯報,但馬斯克的政府效率部(DOGE)通過白宮渠道強行推動了沙普利的任命,而沒有徵求或獲得貝森特的批准。

馬斯克和貝森特之間的不和於周四深夜公開。當時馬斯克放大了極右翼研究員勞拉·魯默(Laura Loomer)在社交媒體上發布的一篇帖子,談到貝森特與非營利組織「希望行動」(Operation HOPE)首席執行官約翰·霍普·布萊恩特(John Hope Bryant)的會面,該帖子指責貝森特與「特朗普仇恨者」勾結。馬斯克在轉發時寫道:「令人不安。」

美國財長貝森特

美國財長貝森特

本月初,在勞拉·魯默的影響下,已經有多名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的官員被清理。此前,她先是在網上攻擊了一些官員,然後前往橢圓形辦公室與特朗普會面,並向他提交了一份她認為「不忠誠」的官員名單。但此次國稅局代理局長的任免問題上,特朗普決定站在貝森特一邊。

這一決定出現在馬斯克最近幾周在特朗普身邊出現頻率降低的背景下。有白宮官員表示,與特朗普在任的頭幾周相比,「馬斯克已經沒有那麽讓人頭疼了」。

馬斯克

馬斯克

馬斯克

馬斯克

白宮新聞發言人萊維特並未直接回應爭端細節,但表示:「眾所周知,特朗普總統組建了一個充滿熱情的團隊。分歧是任何健康政策過程的正常部分,而且最終每個人都知道他們是為總統服務的。」

報道稱,雖然特朗普仍然公開對馬斯克表示友好,但他私下也承認馬斯克犯了錯誤。

報道稱,雖然特朗普仍然公開對馬斯克表示友好,但他私下也承認馬斯克犯了錯誤。

報道稱,雖然特朗普仍然公開對馬斯克表示友好,但他私下也承認馬斯克犯了錯誤,並表示他相信馬斯克不久將回到自己的私人公司。

報道稱,雖然特朗普仍然公開對馬斯克表示友好,但他私下也承認馬斯克犯了錯誤

報道稱,雖然特朗普仍然公開對馬斯克表示友好,但他私下也承認馬斯克犯了錯誤

值得注意的是,馬斯克並非首次公開攻擊特朗普的顧問。在過去兩周內,馬斯克曾在社交媒體平台X上批評特朗普的貿易顧問納瓦羅。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