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九龍塘宣道小學的教師,被教育局指他在教學時有計劃宣揚港獨信息,以「嚴重專業失德」為理由,取消其教師註冊資格。事件引起教協等組織大力反駁,又說要支持該名教師進行司法覆核。
教育局周二召開記者會,詳細交代該老師被釘牌的理據。教育局副秘書長陳蕭淑芬指涉事老師的相關課程,合共用了85分鐘討論港獨,詳細介紹港獨組織「香港民族黨」的宗旨和政綱,又要求學生舉手表態是否支持港獨,並在課堂上批評特區政府「運用社團條例施加黨禁」,教育局的結論是該名教師有計劃地散播港獨信息。
來自教育界的立法會議員葉建聯反駁,指教育局的判斷主要依靠書面資料,忽視實際情況,忽略當中包括數十分鐘的播片時間,以及讓學生完成工作紙的時間。
聽完雙方的論述,關鍵還是要客觀看看相關的小學五年級課堂,究竟做了什麼事情。這節課堂總長兩小時,課程的主題本來是言論自由,但最後變成主要討論港獨。課堂上睇了香港電台《鏗鏘集》「觸不到的紅線」一集,結合當時陳浩天因鼓吹「港獨」最後入獄出的思考題。教師用了50分鐘時間透過《社團條例》帶出香港民族黨,然後討論港獨議題。在總結部分有35分鐘時間討論港獨、藏獨、疆獨、台獨等分裂國土的議題,然後由學生在堂上完成工作紙。
學生做的工作紙。
網上流傳著該校學生所做的相關工作紙,我認為這是比較客觀的證據,可一覽無遺地見到該教師的教學設計,以及對學生的思想的具體影響。工作紙的題目為《不能逾越的紅線》,題目本身已經很有導向性。當中第二條問題:「根據影片內容,提出香港獨立的原因是什麼?」在網上流傳的工作紙上,學生給出的答案有5個:1.因為有(大陸人)不文明的行為,例如:不排隊、隨地大小便等等;2. 日用品短缺,太多水費;3. 香港自由被蠶食;4. 中方無法兌現2017普選行政長官承諾,為普選設下很多限制;5. 西環操控選舉,使立法會失去應有功能。不知道學生看的影片內容,但看完這條問題和答案,可以見到影片應該是一面倒地傳播中國的負面訊息給學生,單向地傳導支持香港獨立的種種理據。
第三題:「第55屆金馬獎頒獎典禮中,獲最佳記錄片獎的《我們的青春,在台灣》(太陽花學運紀錄片)的台灣導演傅榆,說了什麼而觸動大陸誓要保持領土完整的神經?」學生答案是:「希望我們的國家可以以真正獨立的個體來看待,這是我身為一個台灣人最大的願望。」這條問題顯示課堂上不單止宣揚港獨,也宣揚台獨。
其實,不用看教育局的詳細介紹,只看這張工作紙,已經令人感到震驚。一、為何只是小五的學生,就要教港獨、台獨等思想呢?老師在課堂上教授港獨、台獨、疆獨、藏獨等內容,又詳細介紹香港民族黨的政綱,顯示老師出於個人的政見,想把深奧的政治課題介紹給小學生。但小學生有多大的能力去理解?有多大能力去判斷老師的講法是否正確呢?
二、單向教授等同洗腦。猶記得2012年,政府要推行國民教育,以黃之鋒為首的反對派大力攻擊,認為這是洗腦教育。
環顧世界各地,包括西方民主國家,都有類似國民教育或歷史教育,去強化學生的國家觀念,培養學生的愛國精神。對國家民族感情的培養,舉世皆然,但被香港反對派指為洗腦,發動大規模政治運動,逼令政府停止推行。現在倒過頭來,反對派把他們要分裂國家的政見,在學校大力鼓吹,向未必具備分辨能力的小學生灌輸,這才是真正的洗腦。
香港是一個自由社會,重視言論自由。我從來都不贊成有太多的規管。但伴隨自由而來的應該是有適當的自律。當反對派一方面限制政府進行國民教育,但另一方面卻毫不自律地在學校內大力灌輸港獨思想時,政府別無選擇,只能作出規管。濫用自由,就應該要付出代價。
盧永雄
有時看見一些街邊「反駁黨」的言論,會令人啞然失笑。
前人大常委譚耀宗講到中美貿易戰,提到「大家都記得韓戰的時候」,就有些「反駁黨」跳出來質疑,指韓戰時譚耀宗只有幾歲,那會了解韓戰。「反駁黨」執著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歪曲搞大,覺得自己很聰明,這些人的問題正正是不看歷史,不了解歷史潮流發展的大趨勢,做擋住歷史巨輪的那一隻聰明小螳螂。
中美如今展開史詩級的貿易戰,互徵天額關稅,堪比真實戰爭。判斷一國戰爭的成敗機率,可以看看歷史往績。中共在1921年建黨以來,直接參與的多場戰爭,值得銘記。
第一,抗日戰爭。抗日戰爭的槍聲在1937年打響,國共放下分歧聯手抗日。當時,日本是一個新興的軍事強國,從武器裝備到軍事現代化水平,中國都是難以企及。這場戰爭美國遲遲未有參戰,直到1941年珍珠港受日本偷襲後才決定參戰,這次美國是站在中共的同一方。有人說,太平洋戰爭是靠美國兩個原子彈,投到廣島和長崎才可以結束。但試想一下,如果中國人不是頑強抗日,使日本在中國戰場消耗大量的軍力,而是幾個月之內就全國淪陷,日本佔領整個中國,成為其大後方,相信太平洋戰爭的歷史亦都可能改寫。
第二,國共內戰。二戰結束不久,國共內戰在1947年爆發。當時國民黨政府武器精良,無論在軍力或者裝備方面,都遠超共產黨,背後還有美國支持。但是中共就從東北打起,一直南下,最後渡過長江,席捲全國,在1949年10月建立新中國。中共以少勝多,以弱勝強,取得史詩級的戰果。
第三,韓戰。韓戰的情勢更加誇張,因為當時共產黨剛剛打贏國共內戰,元氣未復,新中國成立不久,國力未興。對方是美軍直接落場參戰,支持南韓政府,反攻北韓,在1950年年中,美軍在仁川登陸,擊退朝鮮人民軍後,美國第8軍團越過三八線,迅速向中朝邊境推進,毛澤東毅然決定參戰。當時全世界恐怕都是看淡中國的多,覺得中國沒有辦法打贏美軍的鋼鐵雄師。結果韓戰3年,打得美軍灰頭土臉,最後在1953年簽下停戰協定。
第四,越戰。60年代的越戰,美國支持南越政府,中國支持北越政府。1965年6月9日,第一批中國志願部隊——中國志願工程第二支隊開入越南,中國支援部隊援越抗美軍事行動由此拉開帷幕,大批部隊參與越戰。結果美國深陷越戰的泥沼,中國援越抗美參戰部隊1973年8月全部回國。美國最後在1975年倉惶撤退,越南战争结束。
第五,自衞反擊戰。1972年尼克遜訪華,中美關係正常化。當時中蘇交惡,中國和美國有蘇聯這個共同敵人,中國屢受越南侵擾,幕後就是蘇聯在搞鬼。蘇聯和越南嘗試推動亞洲集體安全體系,越南又入侵柬埔寨,鄧小平決定開戰。這一仗戰情慘烈,中國人民解放軍在短時間內攻佔了越南北部20餘個重要城鎮,一個月之內便宣佈取得勝利,凱旋撤退。這一仗反而是中美在同一陣線,不過美方並無參與,只是精神支持。
以戰果論,中國打贏5場重大戰役,打贏慘烈的戰爭,建立強大的國家。在這5場戰役當中,有兩場美國是跟中國同一陣線,但美國並沒有直接派兵支援。有3場美國則是站在中國的對立面,其中有兩場戰爭,特別是韓戰,美軍是直接落場跟中國主力對壘。但是3場戰爭,強大的美國都敗給中國。從戰爭的歷史,看中美對壘的往績,誰勝誰負,不言而喻。
中國能打贏這5場戰爭,有3個關鍵。
一. 中國有爭取民族獨立、安全和發展的堅定意識形態。誰威脅到中華民族的生存,就是我們的敵人。二,中國人有堅強意志。中國有五千年文化,當中歷經苦難,走過飢荒戰亂,中國人有吃苦犧牲的精神,就是長期作戰最重要的韌性所在。三,中國共產黨有堅強領導。中共的高明戰略決策能力和強勁的組織力,是戰勝多場戰爭關鍵中的關鍵。
每一場戰爭,當中每一個重大決定,都像一場淘汰賽一樣,走錯一步,馬上出局。要每一步都走對,才可以從死人堆中走出來。香港有些人並不愛國,但是他們都要多讀歷史,看看中美博弈的往績,不要走在歷史錯誤的一邊,否則必定粉身碎骨。
盧永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