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美國前國務次卿:美國國際聲望已跌至谷底 我們被拋棄了!

博客文章

美國前國務次卿:美國國際聲望已跌至谷底 我們被拋棄了!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美國前國務次卿:美國國際聲望已跌至谷底 我們被拋棄了!

2020年06月29日 17:23 最後更新:17:38

歐盟擬對10餘個外國開放外部邊界,美國因抗疫不力被排除在外。消息一出,引發美國輿論嘩然,美媒總結了歐盟此舉將對美國造成的影響,並且進一步反思,美國為何會淪落到「被拋棄」的境地。

「美國遊客被歸為不受歡迎的一類人,這是美國實力以及聲望下降最明顯的跡象。」 前美國國務次卿(Under Secretary of State)、喬治·華盛頓大學媒體與公共事務學院公共外交研究員塔拉·索南夏恩(Tara D. Sonenshine)26日在《國會山報》上發表了一篇題為《美國的國際聲望跌至谷底》的文章,她指出,「如果歐洲認定美國人不受歡迎,我們會發現自己從安全到旅遊、從貿易到國際學生交換的問題上都將面臨不知所措的局面。」

美國前國務次卿索南夏恩。

美國前國務次卿索南夏恩。

索南夏恩文章摘編如下:

國際學生赴美留學是一項既能讓美國盈利又能體現友好交流的活動。2018至2019學年,美國的國際學生人數創歷史新高,美國的國際學生人數更是連續4年超過100萬。根據美國商務部的數據,2018年國際學生為美國經濟貢獻了447億美元,較比上一年不斷增長。由於疫情在美國多州蔓延,學校尚不清楚是否開放以及何時開放。這種情況下,留學生很可能會將美國視為不安全的國家,轉而前往一些亞洲學校留學。長遠來看,這意味著外界對美國的理解將減少,並且帶來經濟損失。

如果美國的航空公司不能在柏林或巴黎降落,很大一部分學者和專家將不會前去參加會議和活動,交流學習也會受到影響。通過與海外人士對話獲得對美國外交政策支持的「二軌外交」,可能會中止。

精神因素在文化交流中也是十分重要。在依靠科技、旅遊、貿易推動市場、貨物以及人員緊密聯繫的世界中,美國人被拋棄了。這無疑會讓美國人在某種程度上感到羞愧和孤獨。病毒會消失,但全球文化隔離可能會持續,這將對多年來法官、教師、商人、藝術家和作家等各行各業的人通過交流建立起來的信心造成打擊。

美國為何會走到今天這一步?皮尤研究中心的調查顯示,特朗普政府的許多關鍵政策在全球普遍不受歡迎,使得美國在許多國家的支持率急劇下降。皮尤研究中心對37個國家進行的調查發現,其中相信特朗普正確處理國際事務的支持率比例只佔22%。國際社會對美國的認可正逐漸消失。

特朗普執政期間,美國的國際地位不斷下降,特別是在歐洲,一些國家更是對美國表示擔憂。皮尤研究中心調查顯示,法國、德國、波蘭、西班牙和英國對美國的態度轉變最為明顯。在德國,有四分之三的人認為,美國如今在解決全球問題上做得更少。皮尤研究中心針對25個國家進行的調查顯示,許多人對美國的全球作用感到失望,70%的人對特朗普政府正確應對全球事務沒有信心。

此外,特朗普政府抨擊北約、美國與許多歐洲國家領導人關係惡化、美國還威脅從德國撤軍,鑒於這一系列事件,歐洲對美國保持警惕不足為奇。美國,這個曾經備受歡迎、強大又自信的國家,已經失去了其在國際社會中的聲望。

其實除了美國前國務次卿索南夏恩對美國地位存疑之外,德國總理默克爾也公然質疑美國地位,說美國無法領導世界。

默克爾在接受包括《衛報》在內的六家歐洲報紙採訪時說,如果美國現在希望以自由意志退出「世界領袖」這一位置,我們將不得不對此進行深刻反思。

此前,美國曾因德國逾期支付北約軍費而大幅降低駐德美軍的數量。6月初,美國總統特朗普已指示國防部將9500名美軍,即將德國特遣隊的近三分之一調離德國。特朗普稱他希望從德國撤走9500名士兵,將駐德美軍的人數從3.45萬人(在德國軍事基地工作的美國平民1.7萬人,德國公民1.2萬人)降至2.5萬人。此前他還指責德國在國防開支方面的「失職」,特別是「拖欠北約的款項」,並聲稱德國欠北約數十億美元。

默克爾的回應一方面呼籲歐洲為美國今後無法勝任世界頭號強國的位置而做好準備,另一方面雙線出動,向中國和俄羅斯伸出橄欖枝。

德國總理默克爾敦促歐洲國家在談到美國的全球影響力時考慮一個新的現實。「我們從小就知道美國想成為世界強國,」默克爾說,「如果美國現在想停止發揮這個作用,我們就要對此認真考慮。」

默克爾在接受《衛報》採訪時稱,歐洲國家應該認真考慮一個新的事實,即美國無法再力求成為世界的領導者了。默克爾建議歐洲設想一個沒有美國領導的世界,不能再理所當然地認定美國的領導地位。並且歐洲各國要為美國不再是世界強國的現實做好準備,並且優先調整與美國相關的事項。

默克爾還特別提到了德國的軍費開支,說「我們必須在國防上花更多的錢」,「近年來我們已經明顯增加了軍費,我們將繼續走這條道路,以增強我們的軍事能力」。

在美國的控制力減弱的情況下,針對北約的安全保護現狀,默克爾認為 「德國有充分的理由繼續追隨和依賴跨大西洋的防務共同體和共同的核保護體系」,而且「歐洲需要承擔比冷戰期間更大的軍事費用負擔」




深喉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美國稅務局長又再換人!由馬斯克推舉上任的加里·沙普利擔任代理局長僅三天,就被總統特朗普撤換,預計由財政部副部長邁克爾·福肯德接任,成為今年來第五位擔任該職位的人,亦是一周內第三次換人。

由馬斯克推舉上任的加里·沙普利(圖)擔任代理局長僅三天,就被總統特朗普撤換

由馬斯克推舉上任的加里·沙普利(圖)擔任代理局長僅三天,就被總統特朗普撤換

原本由特朗普所提名的國稅局局長正式人選是來自密蘇里州的前共和黨眾議員比利·朗,但他尚未在參議院獲確認聽證,在他正式獲任命之前,其工作由代理局長代為執行,而今次再次換馬,不單反映特朗普政府混亂的一面,有分析認為,背後揭示了美國財長貝森特與馬斯克之間的權力鬥爭,而貝森特青睞人選最終獲特朗普支持,也被認為是特朗普和馬斯克關係進一步降溫的信號。

預計財政部副部長邁克爾·福肯德將成為今年來第五位擔任美國稅務局長之人。

預計財政部副部長邁克爾·福肯德將成為今年來第五位擔任美國稅務局長之人。

據美國媒體報道,這場人事風波背後是貝森特向特朗普抱怨馬斯克繞過自己,推動沙普利獲得了這一職位的任命。事實上,雖然稅務機構應向貝森特匯報,但馬斯克的政府效率部(DOGE)通過白宮渠道強行推動了沙普利的任命,而沒有徵求或獲得貝森特的批准。

馬斯克和貝森特之間的不和於周四深夜公開。當時馬斯克放大了極右翼研究員勞拉·魯默(Laura Loomer)在社交媒體上發布的一篇帖子,談到貝森特與非營利組織「希望行動」(Operation HOPE)首席執行官約翰·霍普·布萊恩特(John Hope Bryant)的會面,該帖子指責貝森特與「特朗普仇恨者」勾結。馬斯克在轉發時寫道:「令人不安。」

美國財長貝森特

美國財長貝森特

本月初,在勞拉·魯默的影響下,已經有多名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的官員被清理。此前,她先是在網上攻擊了一些官員,然後前往橢圓形辦公室與特朗普會面,並向他提交了一份她認為「不忠誠」的官員名單。但此次國稅局代理局長的任免問題上,特朗普決定站在貝森特一邊。

這一決定出現在馬斯克最近幾周在特朗普身邊出現頻率降低的背景下。有白宮官員表示,與特朗普在任的頭幾周相比,「馬斯克已經沒有那麽讓人頭疼了」。

馬斯克

馬斯克

馬斯克

馬斯克

白宮新聞發言人萊維特並未直接回應爭端細節,但表示:「眾所周知,特朗普總統組建了一個充滿熱情的團隊。分歧是任何健康政策過程的正常部分,而且最終每個人都知道他們是為總統服務的。」

報道稱,雖然特朗普仍然公開對馬斯克表示友好,但他私下也承認馬斯克犯了錯誤。

報道稱,雖然特朗普仍然公開對馬斯克表示友好,但他私下也承認馬斯克犯了錯誤。

報道稱,雖然特朗普仍然公開對馬斯克表示友好,但他私下也承認馬斯克犯了錯誤,並表示他相信馬斯克不久將回到自己的私人公司。

報道稱,雖然特朗普仍然公開對馬斯克表示友好,但他私下也承認馬斯克犯了錯誤

報道稱,雖然特朗普仍然公開對馬斯克表示友好,但他私下也承認馬斯克犯了錯誤

值得注意的是,馬斯克並非首次公開攻擊特朗普的顧問。在過去兩周內,馬斯克曾在社交媒體平台X上批評特朗普的貿易顧問納瓦羅。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