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歲的內地男子席南,1990年參加高考以為自己落榜,無奈成為河南焦作一名輔警。然而,30年後,他意外得知當年其實被焦作衛校錄取,錄取通知書卻遭人冒名頂替!
冒名者平步青雲
據《現代快報》報導,冒用席南身份的李姓同屆考生,以「李席南」之名就讀焦作衛校,畢業後進入公衛系統,獲分配公職,更曾獲「孟州好醫生」殊榮,後成為鎮衛生院副院長。
冒名頂替者成為一名醫院副院長。內媒圖片
席南的錄取通知書。內媒圖片
東窗事發無人被追究法律責任
2022年事發後,孟州市衛健委開除「李席南」,撤銷其學歷及醫生資格,但至今無人被追究法律責任。
內媒圖片
維權路漫漫 只為真相
年過半百的席南走上維權之路,雖無法改變過去,但他堅持追查真相。「我不想為難別人,但當年的頂替如何發生,必須給我一個說法。」席南表示,希望相關人員及部門承擔責任,還他公道。
示意圖
據調查,近半數應屆畢業生會因企業在面試中未提及薪資而選擇直接「已讀不回」,同時公司是否提供遠程工作、多元文化和是否符合自身價值觀,也成為他們是否考慮投遞履歷的重要因素。
44%Z世代畢業生會因企業在面試中未提及薪資而選擇直接「已讀不回」
據《紐約郵報》報導,根據求職平台Monster發布的《2025年應屆畢業生就業報告》,有44%的Z世代畢業生表示,若企業在面試中未提及薪資範圍,他們會果斷拒絕。
對於職場透明度要求極高
報告指出,這一代對於職場透明度要求極高,尤其對薪資的敏感度更高於過去。Monster的職涯專家薩勒米(Vicki Salemi)表示,「現在許多公司已習慣在職缺中標明薪資,而未主動告知薪資的企業容易被求職者視為缺乏誠意而被忽略」。
示意圖
特別重視企業的價值理念
除了薪資透明度,Z世代也特別重視企業的價值理念。報告指出,將近四分之三的2025年畢業生不願到與自身政治立場相左的公司工作,三分之一不願接受缺乏多元領導的企業;另外,有42%的人將「混合辦公模式」列為必要條件。專家指出,這一代新生代工作者正在重新定義「何時、何地工作」的標準,對工作彈性和文化契合度有更高的期待。
示意圖
許多公司開始轉變心態 期望藉此吸引並留住優秀的新世代人才
然而,並非所有雇主都能快速適應這波新風潮。報告同時揭露,有六成企業曾因Z世代新人遲到、未及時回覆郵件等行為,而選擇解雇他們,認為這些年輕人缺乏傳統職場所需的「基本職業素養」。儘管如此,已有許多公司開始轉變心態,重視這一代對成長機會、彈性制度和工作意義的渴望,期望藉此吸引並留住優秀的新世代人才。
示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