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樺表示,香港免關稅,但很多經濟體及很多國家都有關稅,認為商界很「精靈」,哪裡有生意可做,一定會知道。他強調特區政府會做推廣,期望跟更多不同的經濟體簽訂自貿協定,將商業網絡一直擴展出去。
丘應樺。資料圖片
丘應樺在港台一個電視節目中表示,中小企亦要轉型,因應國際環境多走出去探索。他表示,政府的「一帶一路」辦公室會帶領部分中小企到訪「一帶一路」國家、東盟、中東或中亞尋求商機,中小企業同時也要因應國際形勢轉變經營策略。
丘應樺。資料圖片
丘應樺指出,當局支援中小企的部門包括貿發局、生產力局、科技園和工貿署,做了很多功夫,並提供協助。他指出,單是針對電商,已做了70場宣講,有9000多人參加,政府亦有很多專項基金,例如BUD專項基金。
資料圖片
丘應樺提到,投資推廣署成績非常好,去年合共引入9960間外資企業,較對上一年多一成,至於總部不在香港的企業到香港的數目不停增加,顯示商界對香港的營商環境非常有信心。他強調香港有普通法,資金自由流動,加上大灣區機遇,期望今年相關工作做得更好。
美國關稅戰影響全球,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出席一個電視節目時被問到,地緣政治有否影響民間學術交流時說,當局一直留意相關情況,本港高等教育高度國際化,國際發生的事自然會有一定影響,但香港教育同時多元化,不集中於某些國家或地區,暫時沒有收到關稅戰或政治問題而影響與歐美的教育學術交流。
教育局局長。 政府新聞處資料圖片
蔡若蓮提到,本港高等院校教職員比例,本地佔3成、海外佔3成,內地則佔3成多,相信隨著香港希望發展的範疇而再吸納相關人才,有關的「334成比例」會是動態過程。對於內地學者的比例會否進一步增至5成,她相信不會是現階段的事,由於國家高速發展,內地亦需要尖端學者留在國家,看不到會有很大比例讓香港搶到。
香港
另外,蔡若蓮相信,大學非本地生比例達至4成,需要幾年時間消化,因為目前未有新的教學空間或大量宿舍,強調最重要配套要齊,不希望學生有不好的體驗,不會為追求量而犧牲質。被問到是否北部都會區大學教育城建好,才可以上調非本地生的比例,蔡若蓮說,要視乎課程及香港整體人才需求及經濟發展。
另外,蔡若蓮指出,當局非常關注太空油對青少年的影響,會加強教育宣傳,做好第一防線,特別是老師的專業培訓,當求助電話多時,就要提高敏感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