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報道,中國正考慮豁免部分美國進口商品的125%關稅,並要求企業列出可能符合條件的商品清單。
報道引述匿名消息人士透露,中國商務部一個工作組正在收集可能被豁免關稅的商品清單,並要求公司提交自己的要求。
報道又說,一份包含131個產品類別的豁免清單星期五(4月25日)在社交媒體、企業和貿易團體中廣泛流傳。清單上的商品包括疫苗、化學品到飛機引擎等。
內地《財經》雜誌引述消息人士說,北京準備將8種半導體相關產品納入豁免清單,但不包括記憶體晶片。
彭博亦報道,中國正在考慮暫停對部分美國進口商品徵收125%關稅,包括取消對醫療設備和乙烷等工業化學品的額外徵稅。
美國關稅戰影響全球,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出席一個電視節目時被問到,地緣政治有否影響民間學術交流時說,當局一直留意相關情況,本港高等教育高度國際化,國際發生的事自然會有一定影響,但香港教育同時多元化,不集中於某些國家或地區,暫時沒有收到關稅戰或政治問題而影響與歐美的教育學術交流。
教育局局長。 政府新聞處資料圖片
蔡若蓮提到,本港高等院校教職員比例,本地佔3成、海外佔3成,內地則佔3成多,相信隨著香港希望發展的範疇而再吸納相關人才,有關的「334成比例」會是動態過程。對於內地學者的比例會否進一步增至5成,她相信不會是現階段的事,由於國家高速發展,內地亦需要尖端學者留在國家,看不到會有很大比例讓香港搶到。
香港
另外,蔡若蓮相信,大學非本地生比例達至4成,需要幾年時間消化,因為目前未有新的教學空間或大量宿舍,強調最重要配套要齊,不希望學生有不好的體驗,不會為追求量而犧牲質。被問到是否北部都會區大學教育城建好,才可以上調非本地生的比例,蔡若蓮說,要視乎課程及香港整體人才需求及經濟發展。
另外,蔡若蓮指出,當局非常關注太空油對青少年的影響,會加強教育宣傳,做好第一防線,特別是老師的專業培訓,當求助電話多時,就要提高敏感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