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美關稅大刀砍向墨西哥 日系車最後的「快樂老家」危險了?

博客文章

美關稅大刀砍向墨西哥 日系車最後的「快樂老家」危險了?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美關稅大刀砍向墨西哥 日系車最後的「快樂老家」危險了?

2025年04月04日 16:24 最後更新:16:32

當白宮4月2日正式宣佈對所有進口汽車徵收25%的關稅,日本車企集體打了個寒顫。這道來自盟友的寒光閃閃的關稅大刀,正精準劈向他們多年來精心耕耘的墨西哥市場,其衝擊可能超過在中國與歐洲遭遇的競爭壓力。

特朗普簽署行政令宣佈加徵關稅。AP圖片

特朗普簽署行政令宣佈加徵關稅。AP圖片

墨西哥製造的戰略價值

由於本土市場容量有限,日本車企長期將北美視為核心戰場。日本車企推動銷售的核心競爭優勢源於經濟型汽車的高性價比,而墨西哥的低成本生產基地為此提供了關鍵支撐。

早在1966年,日產即在墨西哥設立首家海外工廠,比其1983年在美國田納西州建廠早了17年。如今,豐田、本田、馬自達等日企均已在此建立生產基地。

日產在美國的經銷商。

日產在美國的經銷商。

墨西哥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去年日本主要車企通過墨西哥向美國出口汽車88萬輛,其中日產貢獻33萬輛,在所有日本車企中所佔份額最大,超過三分之一。 另外,標普全球移動研究表明,日產在美銷售車輛的27%產自墨西哥,本田與豐田的墨產車比例分別為13%和8%。

這種生產佈局深刻改變了貿易格局。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數據,在日產開設工廠的1966年,墨西哥對美出口額僅8.24億美元,位列第六大供應國;在汽車產業驅動下,如今墨西哥對美出口額已達4760億美元,躍居首位。

成本優勢遭遇政策衝擊

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直接衝擊日本車企的商業模式。行業專家表示,車企可能不得不因關稅而提高售價,而經濟型汽車的消費者恰恰是對價格最敏感的群體。

AP圖片

AP圖片

SBI證券股票研究主管遠藤浩二表示:「車企因成本低廉而選擇在墨西哥生產汽車。並且,墨西哥產車型多為利潤空間有限的經濟型汽車,即使提價,也只能提一點點。」

麥格理移動研究主管詹姆斯·洪(James Hong)則認為,由於關稅根據車輛轉讓價格而不是零售價格計算的,若關稅成本完全轉嫁至消費者,相當於漲價20%,但對於已經在努力應對通貨膨脹的經濟型汽車買家而言,20%也是一個巨大的衝擊。

以日產為例,由於陣容老化、並缺乏混合動力車型,日產在美國已經舉步維艱。

值得一提的是,日產新任首席執行官、46歲的伊萬·埃斯皮諾薩(Ivan Espinosa)就是一位墨西哥人。對於來自美國現實的關稅威脅,他在上周稱日產已經制定了幾個預案,一旦關稅政策明確,預案便可以落實。

日產新任CEO埃斯皮諾薩。AP圖片

日產新任CEO埃斯皮諾薩。AP圖片

不過日產和豐田、本田一樣,均沒有發表明確的應對策略,僅稱考慮減少北美跨境供應,且如果美國長期保持關稅力度,可能會重組其生產網絡和供應鏈。

但詹姆斯·洪也強調,大多數車企也無法將生產從墨西哥轉移到美國,因為其目前在美國缺乏備用產能。

全球市場份額全面收縮

北美市場的動蕩,可能使日本車企失去最後一個支柱性市場。

在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中國,面對自主品牌智能電動汽車的全面進攻,日本車企的銷量面臨全面滑坡:豐田2024年在華銷量為177.6萬輛,同比下滑 6.9%;本田全年銷量85.2萬輛,同比下滑30.9%,且是2014年以來的最低記錄;日產全年銷量為69.6萬輛,同比下滑12.2%,且是2008年以來的最低水平。乘聯會數據顯示,2024年日系車在華的市場份額已跌至11%,比四年前的巔峰時期下降了13個百分點。

在東南亞,日本車企曾憑借在20世紀70年代進入的先發優勢佔據主導地位,並早早地實現本土化生產。因此,日本車企在泰國、印尼等國的市場份額長期保持在80%以上,在印尼一度達到90%。但隨著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入局,日系車在東南亞的市場份額也在逐年衰減。

據彭博社統計,2019—2024年,日本汽車製造商在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印尼的市場份額分別下降18、12、4.9和6.1個百分點,泰國、新加坡等國的日系車份額已降至35%。

在日本川崎等待出口的汽車。

在日本川崎等待出口的汽車。

在歐洲市場,日本車企早在上世紀60、70年代便遭到關稅打壓,並被迫於80年代在當地建廠生產,或是通過與歐洲車企聯盟(如雷諾-日產-三菱聯盟)進入當地市場。即便如此,在強勢的本土車企面前,日本車企在歐洲的市場份額依然處於較低水平。

在印度、中東、南美等全球南方國家地區市場,日系車的市場份額在20%—40%左右,但近年來,中國新能源車同樣集中發力中東與南美市場,同樣在削弱日系車的競爭力。

據統計,在1998年,日本汽車產量超過全球份額的20%,而中國當時的汽車產量僅佔不到2%。如今,中國汽車產量佔全球近40%的汽車,而日本汽車產量僅佔不到12%。

特朗普。AP圖片

特朗普。AP圖片

生存壓力持續加劇

而隨著美國關稅的全面來襲,日本車企的市場格局將雪上加霜。

據高盛估計,與關稅相關的價格上漲,將進一步重創日本車企本年度的銷量和營業利潤。其中馬自達可能會受到最大的打擊——利潤下降59%;日產緊隨其後,預計下降56%;豐田和本田則將分別下跌6%和8%。




深喉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美國稅務局長又再換人!由馬斯克推舉上任的加里·沙普利擔任代理局長僅三天,就被總統特朗普撤換,預計由財政部副部長邁克爾·福肯德接任,成為今年來第五位擔任該職位的人,亦是一周內第三次換人。

由馬斯克推舉上任的加里·沙普利(圖)擔任代理局長僅三天,就被總統特朗普撤換

由馬斯克推舉上任的加里·沙普利(圖)擔任代理局長僅三天,就被總統特朗普撤換

原本由特朗普所提名的國稅局局長正式人選是來自密蘇里州的前共和黨眾議員比利·朗,但他尚未在參議院獲確認聽證,在他正式獲任命之前,其工作由代理局長代為執行,而今次再次換馬,不單反映特朗普政府混亂的一面,有分析認為,背後揭示了美國財長貝森特與馬斯克之間的權力鬥爭,而貝森特青睞人選最終獲特朗普支持,也被認為是特朗普和馬斯克關係進一步降溫的信號。

預計財政部副部長邁克爾·福肯德將成為今年來第五位擔任美國稅務局長之人。

預計財政部副部長邁克爾·福肯德將成為今年來第五位擔任美國稅務局長之人。

據美國媒體報道,這場人事風波背後是貝森特向特朗普抱怨馬斯克繞過自己,推動沙普利獲得了這一職位的任命。事實上,雖然稅務機構應向貝森特匯報,但馬斯克的政府效率部(DOGE)通過白宮渠道強行推動了沙普利的任命,而沒有徵求或獲得貝森特的批准。

馬斯克和貝森特之間的不和於周四深夜公開。當時馬斯克放大了極右翼研究員勞拉·魯默(Laura Loomer)在社交媒體上發布的一篇帖子,談到貝森特與非營利組織「希望行動」(Operation HOPE)首席執行官約翰·霍普·布萊恩特(John Hope Bryant)的會面,該帖子指責貝森特與「特朗普仇恨者」勾結。馬斯克在轉發時寫道:「令人不安。」

美國財長貝森特

美國財長貝森特

本月初,在勞拉·魯默的影響下,已經有多名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的官員被清理。此前,她先是在網上攻擊了一些官員,然後前往橢圓形辦公室與特朗普會面,並向他提交了一份她認為「不忠誠」的官員名單。但此次國稅局代理局長的任免問題上,特朗普決定站在貝森特一邊。

這一決定出現在馬斯克最近幾周在特朗普身邊出現頻率降低的背景下。有白宮官員表示,與特朗普在任的頭幾周相比,「馬斯克已經沒有那麽讓人頭疼了」。

馬斯克

馬斯克

馬斯克

馬斯克

白宮新聞發言人萊維特並未直接回應爭端細節,但表示:「眾所周知,特朗普總統組建了一個充滿熱情的團隊。分歧是任何健康政策過程的正常部分,而且最終每個人都知道他們是為總統服務的。」

報道稱,雖然特朗普仍然公開對馬斯克表示友好,但他私下也承認馬斯克犯了錯誤。

報道稱,雖然特朗普仍然公開對馬斯克表示友好,但他私下也承認馬斯克犯了錯誤。

報道稱,雖然特朗普仍然公開對馬斯克表示友好,但他私下也承認馬斯克犯了錯誤,並表示他相信馬斯克不久將回到自己的私人公司。

報道稱,雖然特朗普仍然公開對馬斯克表示友好,但他私下也承認馬斯克犯了錯誤

報道稱,雖然特朗普仍然公開對馬斯克表示友好,但他私下也承認馬斯克犯了錯誤

值得注意的是,馬斯克並非首次公開攻擊特朗普的顧問。在過去兩周內,馬斯克曾在社交媒體平台X上批評特朗普的貿易顧問納瓦羅。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