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粵港澳大灣區律師顧問小組加入網紅「西DorSi」 律政司冀制定措施更貼地

政事

政事

政事

粵港澳大灣區律師顧問小組加入網紅「西DorSi」 律政司冀制定措施更貼地

2025年03月28日 07:18 最後更新:11:36

律政司兩年前成立「粵港澳大灣區專責小組」,以深化大灣區便利惠民的互利合作,以及推進大灣區發展和建設,去年再在專責小組之下成立「粵港澳大灣區律師顧問小組」。政府本月初委任兩個小組合共7名新成員,包括居住在深圳的香港人、網紅「西DorSi」謝承益,亦是專責小組唯一並非來自法律界又長居內地的港人成員。

政府本月初委任兩個小組合共7名新成員,包括居住在深圳的香港人、網紅「西DorSi」謝承益(右二)。有線新聞影片截圖

政府本月初委任兩個小組合共7名新成員,包括居住在深圳的香港人、網紅「西DorSi」謝承益(右二)。有線新聞影片截圖

網紅「西DorSi」謝承益,是專責小組唯一並非來自法律界又長居內地的港人成員。西DorSi FB圖片

網紅「西DorSi」謝承益,是專責小組唯一並非來自法律界又長居內地的港人成員。西DorSi FB圖片

粵港澳大灣區專責小組主席、律政司副司長張國鈞表示,為了做好機制對接、規則銜接及人才連接,當局希望了解前線情況,希望透過熟悉內地情況的港人,在制定措施時更加「貼地」,加上謝承益的社交頻道有超過30萬訂閱,因此破格委任KOL入專責小組,亦希望將來有新政策出台,可透過謝承益向內地港人或其他人介紹,並更好掌握民意。

更多相片
政府本月初委任兩個小組合共7名新成員,包括居住在深圳的香港人、網紅「西DorSi」謝承益(右二)。有線新聞影片截圖

政府本月初委任兩個小組合共7名新成員,包括居住在深圳的香港人、網紅「西DorSi」謝承益(右二)。有線新聞影片截圖

網紅「西DorSi」謝承益,是專責小組唯一並非來自法律界又長居內地的港人成員。西DorSi FB圖片

網紅「西DorSi」謝承益,是專責小組唯一並非來自法律界又長居內地的港人成員。西DorSi FB圖片

粵港澳大灣區專責小組主席、律政司副司長張國鈞。有線新聞影片截圖

粵港澳大灣區專責小組主席、律政司副司長張國鈞。有線新聞影片截圖

謝承益表示希望透過自身經歷為專責小組提供「貼地」意見。有線新聞影片截圖

謝承益表示希望透過自身經歷為專責小組提供「貼地」意見。有線新聞影片截圖

謝承益的個人頻道已營運了約8年,自2020年底搬到深圳居住。西DorSi FB圖片

謝承益的個人頻道已營運了約8年,自2020年底搬到深圳居住。西DorSi FB圖片

謝承益的個人頻道已營運了約8年,自2020年底搬到深圳居住。西DorSi FB圖片

謝承益的個人頻道已營運了約8年,自2020年底搬到深圳居住。西DorSi FB圖片

張國鈞表示希望了解前線情況,透過熟悉內地情況的港人,在制定措施時更加「貼地」。資料圖片

張國鈞表示希望了解前線情況,透過熟悉內地情況的港人,在制定措施時更加「貼地」。資料圖片

張國鈞表示希望了解前線情況,透過熟悉內地情況的港人,在制定措施時更加「貼地」。資料圖片

張國鈞表示希望了解前線情況,透過熟悉內地情況的港人,在制定措施時更加「貼地」。資料圖片

粵港澳大灣區專責小組主席、律政司副司長張國鈞。有線新聞影片截圖

粵港澳大灣區專責小組主席、律政司副司長張國鈞。有線新聞影片截圖

去年施政報告提及政府要推動設立大灣區法律資訊平台。張國鈞說,明年將完成設立平台的工作。他相信謝承益的頻道可協助律政司了解港人需要知悉的資訊內容。

謝承益表示希望透過自身經歷為專責小組提供「貼地」意見。有線新聞影片截圖

謝承益表示希望透過自身經歷為專責小組提供「貼地」意見。有線新聞影片截圖

謝承益的個人頻道已營運了約8年,自2020年底搬到深圳居住。西DorSi FB圖片

謝承益的個人頻道已營運了約8年,自2020年底搬到深圳居住。西DorSi FB圖片

謝承益表示,已營運個人頻道約8年,自己自2020年底搬到深圳居住,發現不少港人在內地遇到各式各樣問題或困難但不懂處理,包括他早前在深圳與網約車司機發生不愉快事件,希望透過自身經歷為專責小組提供「貼地」意見。

謝承益的個人頻道已營運了約8年,自2020年底搬到深圳居住。西DorSi FB圖片

謝承益的個人頻道已營運了約8年,自2020年底搬到深圳居住。西DorSi FB圖片

另外,張國鈞說專責小組及顧問小組的新成員中,包括澳門律師,亦有來自內地法律界人士,他希望了解澳門及內地律師的視野,從而讓律政司在制訂政策時顧及三地的視覺,並充分利用大灣區「一國、兩制、三法域」的獨特優勢。

張國鈞表示希望了解前線情況,透過熟悉內地情況的港人,在制定措施時更加「貼地」。資料圖片

張國鈞表示希望了解前線情況,透過熟悉內地情況的港人,在制定措施時更加「貼地」。資料圖片

張國鈞表示希望了解前線情況,透過熟悉內地情況的港人,在制定措施時更加「貼地」。資料圖片

張國鈞表示希望了解前線情況,透過熟悉內地情況的港人,在制定措施時更加「貼地」。資料圖片

律政司副司長張國鈞表示,《基本法》第23條和《香港國安法》在港實施,兩部法律發揮相輔相成的作用,為香港提供「雙重保護盾」,與香港特區其他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緊密連接,為香港真正鎖好門窗。

​律政司副司長張國鈞出席香港島教育界「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親子嘉年華」。政府新聞處圖片

​律政司副司長張國鈞出席香港島教育界「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親子嘉年華」。政府新聞處圖片

張國鈞在「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親子嘉年華」活動致辭說,訂立好有關國家安全的法律,就是為國家鎖好門窗;自回歸到2020年,香港一直未能就國家安全立法,形容香港的門窗,猶如廣東俗語所謂的「無掩雞籠」,因此才會見到2019年黑暴的出現。

張國鈞又指,即使鎖好門窗,也不代表賊人會就此罷休,他們會不斷試探,找出門窗的弱點,甚至撬開門窗,用石頭破窗、用鐵筆破門而入,一些明目張膽的行為也可能出現,因此必須不斷檢視法律工具是否穩妥,並與時並進修訂法律,才能抵抗賊人來犯,確保國家安全。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