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師指出,日常生活3個常見習慣容易導致氣血運行變慢,影響精神狀態,進而感到身體更累。
3常見習慣致身體疲憊不堪
許多人有時總會莫名感到「身體很累」,提不起精神,休息再多也無濟於事。台灣中醫師陳櫂瑔提出,這種狀況可能與3個常見的不良生活習慣有關,這些看似無害的行為實際上會減慢身體的氣血流通,進而導致精神不濟。

示意圖
1. 賴床太久
陳櫂瑔醫生指出,許多人認為透過延長睡眠時間可以彌補前一晚的晚睡,恢復精神,但中醫學指出,「睡太久」會減慢氣血流動,反而令人感到更加無精打采。因此,他建議早上醒來後,最好先起來活動10分鐘,幫助身體逐步恢復活力,避免一覺睡到中午,導致整個人昏昏沉沉、提不起勁。

示意圖
2. 飲咖啡提神
陳櫂瑔醫生表示,咖啡雖然能夠短暫提神,不過實際作用僅是刺激交感神經,並不能真正補充身體所需的氣血。一旦咖啡因消退,身體就會感到更疲憊,甚至可能形成對咖啡的依賴。因此,他建議民眾改飲枸杞紅棗茶或黃耆茶來補氣養血,比咖啡更能恢復精力。

示意圖
3. 進食生冷食物
陳櫂瑔醫生特別指出,許多女生尤為鍾愛飲冰奶茶或食涼拌沙律等冷食,這些飲食習慣會嚴重削弱脾胃功能。在中醫理論上,脾胃被稱為人體的「發電機」,一旦脾胃功能受損,氣血供應自然不足。因此,他建議平日應盡量減少進食冰食物,改飲溫熱的薑棗茶來健脾暖胃、增強體質以及提升精神狀態。

示意圖
調整生活習慣改善疲累
陳櫂瑔醫生提醒大家,民眾若想要改善持續感到疲憊的狀況,不應單靠補眠或飲咖啡,而應從日常生活習慣開始調整。透過早起活動、減少咖啡因攝取以及避免攝取生冷食物等方式,促進身體的氣血流通,這樣自然能夠恢復活力,遠離疲憊。

示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