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機器人和具身智慧在中國的快速發展推動著市場擴張,因為這些高科技機器繼續吸引越來越多的關注,而且似乎能夠承擔越來越多的功能。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北京舉辦全球首個人形機器人半馬
我國人形機器人產量呈現大幅成長,2024年市場規模約27.6億元人民幣(約3.7億美元)。北京近日出台最新行動計劃,計劃重點研發100項以上關鍵技術,到2027年,北京將推出不少於10項國際領先軟硬件產品,部署數萬台嵌入式智慧機器人,培育萬億元產業群聚。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北京還將於 4 月 13 日舉行亦莊半程馬拉松賽,並同期舉行全球首場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賽。屆時人形機器人將與數千名人類運動員一起沿著相同路線奔跑,這是世界上首次舉辦此類比賽。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各省份推出智慧機器人產業政策
浙江和廣東等其他省份也推出了支持實體智慧和人形機器人發展的政策。今年浙江省政府工作報告強調,要佈局打造未來產業,深化「人工智慧+」行動,加速發展人形機器人等新產業、新業態。同時,廣東也制定了發展人形智慧機器人的目標,旨在引進和培育3至5家該領域的獨角獸和龍頭科技企業。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相關政策驅動產業經濟發展
數據顯示,2024年廣東工業機器人產量突破24萬台,連續5年位居全國第一。上海、山東、重慶等十多個省市也推出了支持實體智慧及人形機器人發展的政策,將其視為經濟高品質發展和產業升級的重要驅動力。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加速進入更廣泛應用場景
根據專家介紹,人形機器人對運算能力的要求極高,而更先進的設計,實現更多的移動功能也是重點。業內人士認為,作為一個新興產業,體感智慧及人形機器人將成為建構現代工業體系的生力軍,加速進入包括家庭在內的更廣泛的應用場景。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Bill Gates)近日表示,全球長期以來面臨的「醫生與教師荒」問題有望在未來因AI技術而得到解決。他強調,AI未來將能提供醫學專業知識,進一步填補人力缺口。
比爾蓋茲:「醫生與教師荒」問題有望在未來因AI技術而得到解決
據《商業內幕》報導,比爾蓋茲近日在《People by WTF》的Podcast節目中表示,醫生和教師長期面臨的人才短缺問題可能很快會因AI技術的應用而得到解決。他說:「AI將進入這些領域,提供醫學專業知識,這將解決醫生短缺的問題。」
美國在2036年前可能會缺少多達8.6萬名專科醫生和基層醫生
比爾蓋茲指出,像印度和非洲等許多國家目前仍然面臨醫療人力不足的問題,甚至美國也面臨相似的挑戰。根據美國醫學院協會(Association of American Medical Colleges)去年的報告,預測美國在2036年前可能會缺少多達8.6萬名專科醫生和基層醫生。
報告指出,要讓偏遠地區、少數族群和無健康保險者都能獲得平等的醫療照護,美國仍需要增加數十萬名醫生。比爾蓋茲也提到,隨著老年人口增加,醫療人力縮減問題持續存在,醫療品質危機可能會加劇。
生成式人工智能將為醫療和製藥行業或帶來3700億美元的生產力提升
在AI支持下,新創公司如Suki、Zephyr AI和Tennr致力於自動處理帳務、記錄和診斷等繁瑣工作,旨在減輕醫療人員的壓力並提高準確性。麥肯錫(McKinsey)的顧問公司估計,生成式人工智能將為醫療和製藥行業帶來高達3700億美元的生產力提升。
86%的公立中小學報告在2023至2024學年期間面臨聘用教師困難
比爾蓋茲同時關注AI對教育領域的影響。根據美國聯邦政府2023年的數據,86%的公立中小學報告在2023至2024學年期間面臨聘用教師困難,約45%的學校表示人力短缺。
Bill Gates AP圖片
倫敦的一所中學去年開始嘗試使用AI工具(如ChatGPT)部分取代教師,協助學生準備考試。這項實驗計劃由大衛遊戲學院(David Game College)主導,共有20名學生參與,涵蓋英語、數學、生物學和信息學等主要科目,使用AI輔助學習長達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