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日前表示,工務工程會按緩急輕重排序,調整推行時間,發展局局長甯漢豪說,財政司司長本年度公布財政預算案時已表明,本年度及未來四個財政年度,每年度工務工程開支平均大約900億元,各部門會在這個指標訂出優次,好明顯重要土地開發項目例如北部都會區、涉及樓房供應及產業用地供應、重要基礎及社區設施排序會前一點,至於一些美化環境或優化現有設施的項目,排序會後一些。
交椅洲人工島
至於具體哪些項目排先,她表示,當局會在每年度開初向立法會交代,以申請工程撥款。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資料圖片
被問到交椅洲人工島填海工程會否暫停,甯漢豪說,早前向環保署提交環評報告,啟動法定環評程序,當局會繼續做好各樣研究,何時開展交椅洲填海工程,會看研究進度及整體優次排序,她認為,目前不用就交椅洲人工島填海何時開工定一個日期,當準備工作做好,可按經濟環境及財政狀況,決定何時及如何推出。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表示,香港的雨水收集不足以應付全港淡水使用需求,因此主要依賴東江水供港,現時東江水佔全港食水用量達七至八成,是穩定可靠的主要水源。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和水務署署長黃恩諾分享國家為保障香港優質供水所作的大量工作,以及相關紀念和慶祝活動。甯漢豪網誌圖片
甯漢豪在網誌說,過去60年,國家動用大量人力物力進行擴建、改造工程及生態環保措施,例如去年啟用的珠三角水資源配置工程,有助紓緩東江沿河城市對東江水需求,並為香港提供應急備用水源。
東江水供港路線圖。甯漢豪網誌圖片
對於有建議提出,香港自行開拓淡水資源以取代東江水供港,水務署署長黃恩諾在網誌解釋,興建將軍澳海水化淡廠的主要目的在於應對氣候變化所帶來的影響,以增加供水資源多樣性,屬未雨綢繆措施,並非取代東江水作為主要水源。
香港輸送東江水系統位於上水的部分設施。甯漢豪網誌圖片
黃恩諾說,海水化淡生產成本比輸入東江水高出兩至三成,作為主要水源並不合乎成本效益,加上海水化淡過程較耗能,與世界減排的大趨勢亦背道而馳。
珠三角的水資源配置工程為香港提供引入西江水作為應急備用水源,實現東西江雙水源互補。圖示橙色線為西江水引入深圳路線。甯漢豪網誌圖片
黃恩諾又指,購買東江水的價格包括輸港東江水的相關費用,例如基礎建設、系統運作及維修的費用等,以及保護輸港東江水水質措施,但不包括內地用於生態保護及其他方面的成本,例如內地限制開發東江流域沿線保護區,以及在受保護範圍內禁止採石、開礦及大規模禽畜養殖等活動,多年來拒絕數百個投資項目,涉及總投資額超過600億元。
東深供水系統全長約68公里,途經4座泵站,包括圖示位於金湖泵站部分,以專用管道輸送至深圳水庫,再輸送到香港。甯漢豪網誌圖片
黃恩諾提到,香港供水穩定,水質安全可靠,但市民所需付的水費相當實惠,現時住戶每月平均水費為44元,佔家庭月入中位數約百分之0.1,而本港大概有接近兩成用戶因用水量低,而毋須繳交水費,根據「國際水協會」調查數據顯示,香港的水費明顯低於其他大城市,市民應更珍惜用水,避免浪費公共資源。
水務署自去年九月起舉辦了連串的東江水供港60周年慶祝及紀念活動,包括本地專題導賞團、跑步比賽及巡迴展覽。甯漢豪網誌圖片
水務署自去年九月起舉辦了連串的東江水供港60周年慶祝及紀念活動,包括本地專題導賞團、跑步比賽及巡迴展覽。甯漢豪網誌圖片
發展局和水務署聯同教育局舉辦內地考察團,增進學生對東江水歷史的了解,培養愛國情懷。甯漢豪網誌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