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港珠澳大橋半馬出席率逾93% 籌委會稱說好香港故事好機會

社會事

港珠澳大橋半馬出席率逾93% 籌委會稱說好香港故事好機會
社會事

社會事

港珠澳大橋半馬出席率逾93% 籌委會稱說好香港故事好機會

2025年01月05日 12:38 最後更新:14:26

第二屆港珠澳大橋香港段半馬拉松早上舉行。田徑總會總結時說,今屆賽事成功舉辦,男女子都分別打破場地最佳紀錄,大眾跑手的出席率理想、超過93%。

第二屆港珠澳大橋香港段半馬拉松早上舉行。義務工作發展局FB圖片

第二屆港珠澳大橋香港段半馬拉松早上舉行。義務工作發展局FB圖片

對於有跑手指太多人同時起步,影響頭段表現,賽事的籌委會主席楊世模表示,明白跑手的感受,但這條賽道有先天性局限,不可能封閉來回行車線,亦要預留一條行車線作緊急通道,導致起步位置較窄,希望跑手互相忍讓。

第二屆港珠澳大橋香港段半馬拉松早上舉行。尚海龍FB圖片

第二屆港珠澳大橋香港段半馬拉松早上舉行。尚海龍FB圖片

另外,也不少跑手說今年安排比上屆好,亦有內地跑手特意來港參賽,形容在港珠澳大橋上作賽是難得機會。楊世模說,大型賽事是向外地人「說好香港故事」的好機會,希望日後多些海外跑手參與,總會將與不同地方的跑會及相關單位聯絡,為他們預留配額,未來會研究舉辦一些特別環節,幫助海外跑手來港參賽時認識香港。

第二屆港珠澳大橋香港段半馬拉松早上舉行。義務工作發展局FB圖片

第二屆港珠澳大橋香港段半馬拉松早上舉行。義務工作發展局FB圖片

他又提到,港珠澳大橋是全世界其中一條最長的跨海大橋,希望政府相關部門配合,令道路賽事可以恆常在大橋上舉行。

截至上午11時,有19名跑手報稱受傷或不適,其中3人需要入院。

第二屆港珠澳大橋香港段半馬拉松早上舉行。尚海龍FB圖片

第二屆港珠澳大橋香港段半馬拉松早上舉行。尚海龍FB圖片

4月19日7點30分,全球首個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在北京亦莊鳴槍開跑,吸引了不少觀眾到場。

微博圖片

微博圖片

機器人引現場觀眾陣陣歡呼

比賽現場,不到8點,不少家長帶著孩子,已經早早來到大興區文博大橋附近路口等候,這也是本次比賽的標誌點位之一,也是本次比賽的9公里點位。

8時37分許,首個人形機器人天工Ultra在牽引員的引導下跑過文博大橋。這名機器人上身穿著馬拉松比賽運動上衣,腳上還穿著黑色鞋子。

微博圖片

微博圖片

遠遠出場便引得現場觀眾陣陣歡呼,不少小朋友為其加油助威,「第一個機器人來了」「機器人跑得挺快」。與此同時,不少馬拉松參賽選手與機器人隔著圍欄同跑道競技,還有選手趕緊拿出手機記錄下人機同框的珍貴一幕。

市民認爲 對比前年 技術上又一大進步

有北京市民說,特地開車50公里到場觀賽,希望了解機械人跑步的動作,跟人類是否一樣,發現體型愈小的機械人,動作愈靈活。

亦有現場觀眾形容機械人的形態各異,部分跑得比較慢,又認為大多機械人的動作較生硬,步態仍有強烈的機械感和頓挫感,不像人類的關節那麼靈活。

微博圖片

微博圖片

有家長帶同兒子到場,指目前人工智能是大趨勢,專門帶小朋友來體驗,又指前年的世界機器人大會上,要穩步行走及爬坡對機械人已是一大挑戰,但今年人形機械人已能跑步並參加馬拉松,形容是技術上的一大進步。

機械人也需補給站 提供電池和工具

每個參賽的人形機械人都會有人類領跑員,亦會有裁判隨行。現場所見,有部分人形機械人在起跑階段已跌倒,需要由工作人員即時進行調整,甚或搬離賽道。賽道中途亦設有補給站,為人形機械人提供電池和其他工具。

技術負責人指提高機器人擬人性 跑姿更自然

據「天工隊」技術負責人郭宜劼介紹,目前,天工的人形機器人峰值速度達到每小時12千米,平均速度在每小時10千米。針對馬拉松場景,「天工隊」在仿真環境中,不斷探索關節的力矩和轉速峰值提升人形機器人的運動速度;提高其在運動過程中對自身狀態和環境狀態的估計,增強穩定性。另外,在保證穩定性和速度上,提高擬人性,讓其跑姿更自然。

微博圖片

微博圖片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