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母乳庫明年1月初投入服務 冀每年惠及數百名極早產及患危疾初生嬰兒

社會事

母乳庫明年1月初投入服務 冀每年惠及數百名極早產及患危疾初生嬰兒
社會事

社會事

母乳庫明年1月初投入服務 冀每年惠及數百名極早產及患危疾初生嬰兒

2024年12月31日 10:53 最後更新:16:17

醫管局宣布,設於香港兒童醫院的香港母乳庫將於明年1月6日投入服務。首階段服務會先招募捐贈者及接收母乳捐贈,預計於同年3月開展第二階段服務,向有臨床需要的極早產及患有危疾的初生嬰兒派發母乳。

醫管局 (資料圖片)

醫管局 (資料圖片)

香港母乳庫總監黃明沁說,部分極早產及患有危疾的初生嬰兒母親,因不同原因未能提供母乳作餵哺,因此呼籲正在授乳的合資格母親,慷概捐出母乳給有需要的初生嬰兒,讓他們得到母乳的呵護,獲得全面充足的營養以及建立健康保護屏障。

母乳運抵母乳庫後會經嚴格處理,當中包括進行巴士德消毒、微生物檢測、營養分析及嚴格溫度控制,以確保品質和安全。

母乳運抵母乳庫後會經嚴格處理,當中包括進行巴士德消毒、微生物檢測、營養分析及嚴格溫度控制,以確保品質和安全。

母乳捐贈者必須正在授乳,而其嬰兒年齡須在1歲以下。職員收妥登記後,會聯絡有意捐贈者出席面談、填寫評估問卷及接受驗血篩查。符合資格的捐贈者在簽署同意書後,醫護人員將提供捐贈詳情及提供合適支援。香港母乳庫會安排合資格的物流承辦商上門收集母乳,並按照嚴謹程序運送到香港母乳庫進一步處理。

香港母乳庫會檢驗捐贈母乳樣本,以監測其營養成分。(政府新聞處)

香港母乳庫會檢驗捐贈母乳樣本,以監測其營養成分。(政府新聞處)

為確保安全及品質,收集到的母乳會通過嚴謹的程序。經處理的捐贈母乳將供應至全港 9間設有新生兒深切治療部的公立醫院,處方予極早產及患有危疾的初生嬰兒。香港母乳庫期望每年收集約1000公升母乳,讓450至600名極早產及患有危疾的初生嬰兒受惠。

香港母乳庫嚴格遵循國際標準,從收集、多重處理程序,直至最終醫生處方予嬰兒食用,每個環節都對捐贈母乳進行密切追蹤,以確保品質和安全。(政府新聞處)

香港母乳庫嚴格遵循國際標準,從收集、多重處理程序,直至最終醫生處方予嬰兒食用,每個環節都對捐贈母乳進行密切追蹤,以確保品質和安全。(政府新聞處)

有意成為捐贈者的母親可透過以下途徑登記,包括在香港母乳庫官方網頁提交表格;致電香港母乳庫35136688;或聯絡醫管局轄下醫院的母乳餵哺診所,只適用於在該醫院分娩人士。

醫管局就去年公立醫院管理系統檢討委員會報告建議,落實多項措施,優化事故應變及提升醫療質素,包括培育發言人團隊,成員包括總部及聯網發言人,具備資深臨床經驗醫護人員,他們需對病人安全及質素文化有深入認識,對醫院行政運作有相當經驗,接受專業發言技巧及危機應對訓練,以便有效向公眾解說醫療事故。

醫管局。資料圖片

醫管局。資料圖片

局方又會建立醫院事故應變團隊,確保醫院有效應對潛在危機,團隊內每個崗位有特定的成員和功能,避免工作重疊。另外又會優化根源分析,加開培訓班,讓更多員工能理解並掌握有關根源調查分析的專業知識,委員會組成會引入外部專家參與,包括基因工程學專家,提升根源調查質素。

公立醫院

公立醫院

以嚴重過敏反應病人為例,過往曾出現病人送院後被錯誤將腎上腺素作靜脈注射,醫管局在全港急症室引入腎上腺素預充筆,其設計不能作靜脈注射,避免出錯。另外又備有嚴重過敏反應專用包,標明只限肌肉注射,附有使用說明。

為提升藥物安全,醫管局逐步將傳統手寫處方轉化為電子記錄,降低人為錯誤風險。為改善手術室溫度較低,令病人術後出現低溫症,醫管局在24間有手術室的醫院推行「空氣主動加溫」,病人術後出現低溫情況的比率減少約50%。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