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管局行政總裁高拔陛表示,研究將港島東及西兩個聯網合併,並非基於財政問題,而是由於人口增長及老化,出現慢性病的情況多,服務需求將會上升。
東區醫院。 巴士的報記者攝
高說,醫管局希望透過定期的組合或調動,增加協同效應,令聯網得以更易及靈活調配人手和服務,希望達至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
高拔陛表示,一個聯網如果服務人口約100萬會比較理想,而隨著科技發展,專科治療較以往複雜,現時一個團隊可能分多個亞專科,若團隊內有人離職,就要跨聯網互相配合,當此趨勢愈來愈多,就必須更靈活調配服務。
被問到東區醫院擴建計劃,增加500張病床的項目是否仍會進行。高拔陛表示,服務要視乎當區需要,需要全盤去看長遠的人口分布和估算,強調當局會適時公布有關安排。
瑪麗醫院。資料圖片
對於日後發生醫療事故,醫管局將分三階段處理,主席范鴻齡表示,每宗個案性質不同,不能夠就公布定立時間表,但承諾局方一定不會拖延,會盡快對外公布每宗事故,又指過去有些事故就是因為太快公布,反而引致有誤會出現。
醫管局。
醫務衞生局聯同醫管局推動公營醫療收費改革,局方將公立醫院公眾服務新收費表刊憲,新收費將由26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包括急症室每次診症收費為400元、急症病床住院每日收300元等。
醫院管理局。巴士的報記者攝
當新收費生效後,醫管局會同時將急症室特別退款安排恆常化。市民在急症室經分流護士作評估及初步醫學觀察後的等候期間,若選擇改往其他醫療機構就診,可申請退款350元。
威爾斯親王醫院急症室。巴士的報記者攝
醫管局發言人表示,下一步工作將聚焦於細化實施措施,確保改革順利推行,包括精簡醫療費用減免和安全網申請程序,籌備設立資訊平台,協助有需要的市民理解和使用26年開始實施的醫療保障新措施。其中醫管局會於下星期一(4月28日)在醫管局網頁及醫管局流動應用程式「HA Go」,推出經濟審查自我評估程式,市民於程式中輸入家庭收入及資產等資料,便可查閱個人是否符合費用減免以及安全網申請資格。
急症室。巴士的報資料圖片
發言人又說,醫管局會持續增加家庭醫學門診服務量,優先照顧弱勢社群包括低收入家庭和貧困長者,以及透過跨區協作彈性調配資源,重點針對有需求的地區增加夜診和假日門診服務。基層醫療署和醫管局亦會與私營醫療機構合作,彙整地區上於晚間和假期提供服務的私營醫院和基層醫療中、西醫執業處所相關資料,透過醫健通等資訊平台及於急症室向市民提供,方便市民查閱急症室以外的服務選項。
另外,醫管局亦正就非符合資格人士、公立醫院私家服務及公營醫療餘下的個別收費項目進行檢討,完成後會再作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