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天王星及海王星內部深藏巨海?美國科學家:深達8千公里

大視野

天王星及海王星內部深藏巨海?美國科學家:深達8千公里
大視野

大視野

天王星及海王星內部深藏巨海?美國科學家:深達8千公里

2024年11月30日 19:20 最後更新:20:04

最新科學研究指出,天王星和海王星內部可能蘊藏著海洋,深度達8000公里。

研究團隊模擬天王星和海王星內部環境下的540個原子的行為

據外媒報導,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地球與行星科學教授米利策(Burkhard Militzer)帶領的研究團隊,利用先進的機器學習技術,模擬了天王星和海王星內部高溫高壓環境下,540個原子的行為。

觀看影片

或存在一個深8000公里的巨大海洋

模擬結果顯示,在厚厚的氫氦大氣層之下,可能存在一個深度達8000公里的巨大海洋,其下方是一層由碳、氮、氫組成的稠密流體,如同油水分層般涇渭分明。米利策解釋,由於行星內部的極端壓力和溫度,甲烷和氨中的氫被擠壓出來,導致水與碳氮氫化合物分離,形成明顯的層次,就像油和水難以相融。

最新科學研究指出,天王星(左)和海王星內部可能蘊藏著海洋,深度達8000公里。(取自NASA專頁)

最新科學研究指出,天王星(左)和海王星內部可能蘊藏著海洋,深度達8000公里。(取自NASA專頁)

模擬結果與NASA測量到的重力場數據相符

更重要的是,這個模擬結果與美國航太總署(NASA)航海家二號探測器在1986年和1989年飛掠天王星和海王星時所測量到的重力場數據相符。這項研究也解釋了為何這兩顆冰巨行星的磁場與地球、木星、土星截然不同,呈現出獨特的雜亂無章狀態,因為分層結構阻礙了全球偶極磁場的形成,這與地球的液態鐵外核所產生的磁場形成機制大相逕庭。

NASA考慮在2034年前發射探測器揭開天王星更多秘密

目前,NASA正考慮在2034年前發射天王星探測器,屆時海王星、天王星和木星將出現難得的行星排列,探測器可以藉助木星的引力彈弓效應,縮短航程至11年。這項任務有望證實新的理論,並揭開天王星更多秘密。

一項來自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實驗挑戰了人們對已知所有顏色的認知,研究團隊宣稱他們成功通過雷射光刺激視網膜,讓受試者「看見一種從未有人見過的顏色」。

美科學家解鎖新顏色

這項具有爭議性的實驗結果刊登於《科學進展》期刊。研究人員透過雷射脈衝精準刺激受試者視網膜中的一種名為「M錐體細胞」的感光細胞。由於自然光無法單獨刺激此類細胞,研究團隊認為,透過人工方式產生的這種視覺體驗超出了人眼的自然感知範圍。

儘管受試者將這種新色描述為「藍綠色」,但研究團隊指出,這只是接近而無法準確描繪。

柏克萊大學電機工程學者伍仁表示,他們預測這種新色彩會是前所未見的訊號,但無法預料大腦如何詮釋它,形容這種新色「令人震撼,飽和度極高」。

研究團隊將這種顏色命名為「olo」

研究團隊將這種顏色命名為「olo」,源自二進位編碼「010」,象徵在三種視網膜錐體細胞中,只有M錐體被啟動。

雖然團隊釋出了一張藍綠色方塊圖像作為示意,但強調此顏色無法準確地在螢幕或印刷品中呈現。他們的視覺科學家魯爾達指出,「螢幕上顯示的並非真正的olo」,真正的olo比螢幕顯示的版本更強烈。

olo成為自然界中難以出現的現象

專家指出,一般人之所以能分辨不同顏色,是因為視網膜上的三種錐體細胞對不同波長的光產生反應,但自然光無法只啟動M錐體,這使得olo成為自然界中難以出現的現象。

這項發現也引起了部分專家的質疑。一位視覺學者表示,olo並非真正的新顏色,對於具有正常紅綠感知系統的個體來說,這只是一種飽和度更高的綠色,並認為其實際應用價值有限。

Getty示意圖

Getty示意圖

技術被稱為「奧茲視覺」  可能應用於探索視覺認知的基本機制

研究團隊表示,這項技術被稱為「奧茲視覺」,可能應用於探索視覺認知的基本機制,以及研究色盲和視網膜疾病等。然而,他們也指出,這種新顏色難以在手機或電視螢幕上呈現。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